刘长卿的五言山水名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与《送灵澈上人》(梁卫山)
作品欣赏
刘长卿的五言山水名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与《送灵澈上人》
唐代诗人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被誉为“五言诗长城”。他最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而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五言诗作,更是有一种从容的大气之美,是他山的水诗写作上乘之作。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 “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 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此诗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之中,是五绝作品,看题目“送灵澈上人”分明是一首送别诗,却写得清丽自然,成为了唐诗中的山水诗中的名篇,诗作中的每一句古诗,其实又都是环境描写,尤其是后两句,“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意味悠长,境界高远。这灵澈上人啊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与刘长卿交好。两人一个是宦途失意客,一个是方外归山僧,在世间都不太得意。然而两人的相遇又分别,却给唐代诗坛留下了经典诗作。
《送灵澈上人》开篇两句,写灵澈上人的归处,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也紧扣题目,表达出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意。“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这两句字字对仗,写出了诗人与灵澈上人的分别。重在写景,但是真诚的情感却蕴含在其中。诗人这两句诗,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很有意境之美。后两句依然写离别之后的场景。夕阳西下,一位僧人头戴斗笠,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一句虽然很短,但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这两句只写友人的慢慢远去,没写诗人。其实诗中蕴含着诗人伫立遥望的背影,目送友人离开。
《送灵澈上人》诗中写离别,却没有太多伤感,更多的体现出一种闲淡的意境。刘长卿与灵澈上人乃是君子之交,情谊犹在,不必以泪饯别,所以君子之交的诗人送别,就用简短20字勾勒出了如此精美的如画,刘长卿的“五言长城”真是名不虚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