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则天庙 |
则天庙 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北5公里处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名胜地。
则天庙,于坐北向南,规模不大,中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30多间殿宇,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
则天庙,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以武则天的特定身份名扬中外,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则天庙 [1]
地理位置 山西省文水县城北5公里处的南徐村北面
占地面积 26000 m²
原建时代 唐代
庙宇简介
则天庙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北5公里处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名胜地。
庙于坐北向南,规模不大,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30多间殿宇,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
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以武则天的特定身份名扬中外,成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内有武则天政绩陈列,武则天家族史料陈列,中国与武则天有关的名胜古迹陈列。
游客在此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封建时代杰出女政治家的不朽业绩,还可以看到她留在中国的文化遗产。
结构原貌
则天庙正殿是庙内建筑的中心。它原建于唐代,现存结构是金皇统五年(1145年)重建的,但在殿内与顶部仍保存了一对唐代金柱与部分唐瓦唐砖。
殿内梁架建造中,采用了三角形组合与杠杆原理分散了顶部对大梁的压力,故大梁跨度很大,经800多年承受压力而未见弯曲,整座建筑被专家评为唐宋建筑中的杰作。结构规整,手法苍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它用料粗壮,外观雄伟,柱头有卷刹,斗拱作双昂,用料粗大,造型奇特,类似五台山佛光寺的构造。
在营造法式上采用减柱造,殿内只有两根柱子巧妙地用在神龛后侧,梁架,斗拱以及檐下门窗,门墩石雕等,全为金代原制。板门上部"金皇统五年"刻字尚存,是殿宇建成年代。
武则天时代,建筑技术空前前进步。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建成明堂,名曰通天宫,高294尺,方300尺,圆锥状的顶部,共分三层:底层正方形,庄严稳重;第二层12边形,雍容华美;第三层24边形,玲珑瑰丽。
在中国历史上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处如此高大壮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明堂是皇帝祭天、布政的殿堂,唐太宗、唐高宗多次要建而未建成,武则天实现了他们的遗愿。
殿内与顶部仍保存了一对唐代金柱与部分唐瓦唐砖。
大殿布局
武则天庙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北 5公里处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名胜地。
中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30多间殿宇,占地面积约 26000平方米。
圣母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明间设板门,次间置直棂窗,柱头卷刹明显,檐柱均砌入壁内。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里转双抄,耍头直承乳栿。殿内后槽二金柱,巧妙地安置在神龛两侧,使殿内空间宽敞。梁架结构简明,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三柱,乳栿后尾垫柁墩置于四椽栿上,四椽栿上置鸳鸯交首栱与金槫、平梁交构,平梁上置侏儒柱、驼峰、叉手、丁华抹颏栱共承脊槫。
殿内神龛装饰彩绘富丽,内奉则天圣母像。大殿板门上部有"金皇统五年"重建题记。大殿内梁架、斗栱、门窗、门墩等均属金代原制。
庙内碑廊现存明、清碑刻10余通。
主要景观
现存武则天庙正殿为金代皇统五年(1145)的建筑,是庙内建筑群的中心,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
它用料粗壮,外观雄伟,柱头有卷刹,斗拱作双昂。在营造法式上采用减柱造,殿内只有两根柱子巧妙地用在神龛后侧,使大殿显得宽敞舒适。顶部坡度平缓,出格较大,保存了唐代建筑的风格。正殿内神龛属宋金时代的构件。前部斗拱制作华美,神龛上方有一条悬塑走龙。它头小颈细,举步向前,回头顾后,造形生动优美,正是武则天以女人身份登基称帝的典型象征。
在古代八卦中,乾为天,坤为地。推演于家庭中,父为乾,母为坤。武则天称帝为真龙天子,但她又是个母亲,位占坤地,所以这里塑的是一条在地上行走的真龙。
与民同乐
武则天彩塑像头戴金色凤冠,身穿云纹霞帔,怀抱如意,端坐龛中。宽额广颐,面目慈祥,一副含蓄的表情,像在与民同乐。
则天庙舞台是一座卷棚顶式的明清建筑。在舞台内壁上保存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戏剧演出题记71条。他们出自演员之手,字迹潦草,章法也差,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晚清到民国初期这一地区戏剧活动的真实面貌。
从这些题记中可以知道,当时在山西省中部的汾阳、祁县、太谷、平遥、清源、文水、介休、孝义八县中,至少有34个戏剧团体,演出剧目最少有71个。这些题记是研究地方戏剧史的珍贵资料。
舞台南面正对山门的是武则天雕像。该雕像取中年女政治家的身态,不穿衮袍,不戴冕冠,凤冠与龙钗都是缩小了比例的象征性头饰,以显露其面部与体态美,总高已5米,台高4米,台基边长9.9米。雕塑台正面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题字"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已成为武则天庙的独特的新景点,倍受游人青睐。
改名事宜
武则天庙的始建在唐天宝七年( 747)之前,清朝初年,被改名为"水母庙"。为何改名?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宋代以后至明清统治者对武则天谩骂最甚,斥为"牡鸡司晨",故官方把她的庙改掉以示贬责与除灭;其二,武则天与水有关。
南徐村东南有条小河称为泌水,是从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来浇灌农田数百顷,造福一方。因此,人们把这一井泉称为神福泉 ,认为是则天圣母赐给家乡的福水 ,所以改武则天庙为水母庙 ,或称" 则天水母庙"。到宣统元年,才恢复了"则天皇后庙"的名称。
相传,则天庙原计划建于南徐村东南的泌水源头,正当人们作好地基立起梁架时,一夜大风,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里人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知县看后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时,走来一位老翁,他说:"神皇一朝天,修庙该占乾。"在场人等如梦方醒,于是决定斋戒三日,就地建庙,即则天庙现址。地处南徐村西北,正当乾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