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遐思(閔正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初冬遐思》是中國當代作家閔正威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初冬遐思
初冬,天空沒有飄雪,只是偶爾刮暴烈的風。氣溫猶如過山車一般,一會兒寒氣逼人,一會兒溫暖如秋。落日熔金,照得人如火嫣紅。
山野間一片寧靜,紅彤彤的山楂掛滿枝頭,如同一串串紅寶石點綴其間,裝點着浪漫。林邊凋零的樹葉,好似鋪滿了一地的憂傷。磚縫間的野草開始黃枯。梅花開在古寺,便有了禪意。
今年的冬天,來得有些遲了。
在寒冷的清晨,柳月湖面上升騰着白色的煙霧,湖水四周結出一圈光潔易碎的薄冰。
可是,待到暴烈的風一吹,湖水頓時活躍起來,湖面便翻起深色的波浪。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湖水又會像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那樣,變得蔚藍蔚藍的。
我坐在暖烘烘的書齋里,讀一些無關緊要的書,寫一些感性的文字,懷着一顆悲憫之心。
我眺望着遠處的山嵐霧靄,山如黛,林如海,霧如煙。群山聳立,河川奔流,花開花落。山有巍峨,然而山嵐無語。水有別意,但是流水無形。
在那裡,所有動植物都因為人類的出現而充滿生機,知更的啼唱,紫羅蘭的芳馥,繁密的草葉,在愛撫間變得碧綠和溫柔起來。
人與自然比鄰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風景。風景是人類閒居或靜處時,對自然的一種選擇。
古人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他們看風景時看到了自己。
人類所創造的文化產品反映了我們生活的時代。大眾的文化作品反映了自然占據「集體意識」的程度。
如果小說家、詞曲作者和電影導演刻意與自然保持一定的距離,或者他們不期待觀眾對自然作出反應,其作品中「自然元素」占據的地位將會越來越低,出現的頻率也會越來越少。
研究者列舉了186個與自然相關的詞彙,這些詞彙被分成四類。與自然有關的一般性詞彙,如雲朵或日出,花的名字,樹的名字,鳥的名字。
然後,他們分析這些詞彙在大眾文化輸出中的頻率。他們查閱同一時段的小說、流行歌曲和電影情節,每一種自然元素呈現了數千次。在書里、歌曲和電影中的研究結果都是一致的。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集體主義想象和文化對話中,自然占據的空間一直在減少。與20世紀上半葉相對比,當代大眾文化中自然元素明顯地減少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有專家認為,城市的增長促成了這種改變。城鎮化進程,造成了資源的過度開發;資源枯竭,則加劇了生態系統的退化和失衡,切斷了人類與他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繫。
在20世紀早期,城市增長率呈現循序漸進的態勢,但是數據顯示自50年代以後,城市發展呈現顯著的變化。事實上,選擇在農村地區居住的人越來越少,這一點很好地解釋了自然元素減少的原因了。
更準確地說,我們正在經歷技術革新的影響,衍生了更多的室內休閒活動。的確,電視、電子遊戲和網絡難辭其咎。這些技術代替了自然,成為一種開心、休閒和娛樂的來源。
書籍、歌曲和電影塑造了我們的文化,也反映了我們的文化。
對自然的文化關注不斷減少,意味着對大自然的信息緘口不談,儘管自然值得人類關注和談論。對自然的文化關注不斷減少,也意味着喪失了許多的機會,如對自然的好奇、感恩和敬畏之心等。
誰能領會大自然的深邃和恩惠呢?
每一棵樹都閃爍着生命的芳華,茁壯的異彩。春有柳輕薄,夏有荷淨染,秋有荻如絮,冬有梅綻妍。
所有的樹木都堅信自己有立於眾樹之林的能力,它們從來也沒有片刻放棄對光和熱執著的追求。不論歲月多麼漫長,它們憑藉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綿綿不絕。
在風景那裡,我們人類純然是一個陌生客,始終無法變作其中的一株樹、一隻鳥,跟隨它們一起搖曳鳴唱。
正如這一片片飄落的樹葉,它們曾經在枝頭綻放過最絢爛的色彩,也終將化作春泥,滋潤着大地。
人生亦是如此,人總是突然的,突然地想要一些結果,為了快樂然後又不快樂。
人生也總是會在熱鬧喧囂中漸漸歸於平凡。風景,使人在靜止和優雅中隱遁和沉迷,唯有靈魂催人奮起。生命優雅,靈魂染香,時光里便有了深情。
在燈火闌珊處,在朦朧的誘惑和渴望中,在這寒冷與寂靜中,希望、記憶、猜想、信念,一切一切,都燃燒着深切的眷戀。
世俗的憂煩,身外的浮囂,都沉睡了。繁星與朗月從書頁里一點點升起……
深夜,緊緊關上門窗,截斷窗外的喧譁,萬籟無聲。屋內祥和,只有女兒夢中的微笑。[1]
作者簡介
閔正威,信陽人,碩士研究生,河南省西華縣第一高級中學英語教師,中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