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判断力」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判断力'''<b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
 
(added Category:150 邏輯總論 using HotCat
行 14: 行 14:
 
 康德认为判断力,特别是审美判断力能成为联结知识与道德、必然性和自由之间的桥梁。首先,康德将判断力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普遍规律和范畴用于个别事物的决定判断力,第二种是反省判断力。决定判断力具有构成性,而反省判断力则具有调节性功能,即调节人类心灵的诸种能力。它不提供概念,也不追求道德的完善,而只与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连。它是情感判断,即康德所说的[[审美判断]]。当对象的形式引起了主体[[想象力]]与知性自由运动,并达到互相契合时,主体这时将体验到审美的愉快。由于判断力遵循的是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理,判断力的这种机能,实质上是把人的理性中的某种东西赋予了自然,即自由的概念要将通过它的法则而设立的目的在感性世界里实现出来,这意味着将目的概念应用于自然。所以,审美判断中由于对象形式的合目的而引起[[审美主体]]的一种自由愉悦的心意状态,这本身就达到了[[沟通理性]]的目的。而审美判断又离不开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运动,所以审美就像一个杠杆,一头连着认识领域的知性,一头连着道德领域的合目的性概念,在审美中既可以见出自然中的必然,又见出精神的自由。于是判断力成功地联结了知性和理性之间的各种立法。
 
 康德认为判断力,特别是审美判断力能成为联结知识与道德、必然性和自由之间的桥梁。首先,康德将判断力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普遍规律和范畴用于个别事物的决定判断力,第二种是反省判断力。决定判断力具有构成性,而反省判断力则具有调节性功能,即调节人类心灵的诸种能力。它不提供概念,也不追求道德的完善,而只与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连。它是情感判断,即康德所说的[[审美判断]]。当对象的形式引起了主体[[想象力]]与知性自由运动,并达到互相契合时,主体这时将体验到审美的愉快。由于判断力遵循的是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理,判断力的这种机能,实质上是把人的理性中的某种东西赋予了自然,即自由的概念要将通过它的法则而设立的目的在感性世界里实现出来,这意味着将目的概念应用于自然。所以,审美判断中由于对象形式的合目的而引起[[审美主体]]的一种自由愉悦的心意状态,这本身就达到了[[沟通理性]]的目的。而审美判断又离不开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运动,所以审美就像一个杠杆,一头连着认识领域的知性,一头连着道德领域的合目的性概念,在审美中既可以见出自然中的必然,又见出精神的自由。于是判断力成功地联结了知性和理性之间的各种立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
[[Category:150 邏輯總論]]

於 2022年10月4日 (二) 06:47 的修訂

判斷力
圖片來自知乎

判斷力,是人對現實做出什麼樣的態度,和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方式的決定因素。判斷力是通過選擇和抉擇的形式將其價值觀付諸在事件上的性格體現能力。

拼音

pàn duàn lì

英文釋義

[understanding;judgment] 人們分析決斷的能力。

康德的判斷力

康德的哲學體系里,知性是人類認識過程中把個別的、零碎的感性直觀印象和經驗進行綜合整理,構成科學知識的能力。知性的這種判斷過程是運用其自身產生的先驗範疇作用於直觀經驗而產生普遍性和必然性知識的過程。知性頒布「自然的必然性」原理。

如果說知性是以有限的和有條件的事物為對象,那麼理性則以無限的和無條件的事物為對象。康德認為人的知性的認識作用是有限度的,它只能作用於從現象界所獲得的直觀經驗,而無法企及彼岸世界,去認識和把握世界的本體——物自體。當人們企圖以理性超越感性世界去認識本體世界時,將不可避免地陷入二律背反的境地。所以對於彼岸的物自體是無法從認識上加以證明的,只能作為一種信念,使他們進入道德領域。理性的一個根本標誌就是自由,理性本身是一種不受外在因素約束的能力,但人卻同時屬於感性的世界和理性的世界,既屬於現象界,本身又是一個本體,所以人在這裡認識和道德、必然性和自由就分裂成兩個不同的領域,它們之間缺乏聯繫和溝通。

康德認為判斷力,特別是審美判斷力能成為聯結知識與道德、必然性和自由之間的橋樑。首先,康德將判斷力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普遍規律和範疇用於個別事物的決定判斷力,第二種是反省判斷力。決定判斷力具有構成性,而反省判斷力則具有調節性功能,即調節人類心靈的諸種能力。它不提供概念,也不追求道德的完善,而只與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連。它是情感判斷,即康德所說的審美判斷。當對象的形式引起了主體想象力與知性自由運動,並達到互相契合時,主體這時將體驗到審美的愉快。由於判斷力遵循的是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理,判斷力的這種機能,實質上是把人的理性中的某種東西賦予了自然,即自由的概念要將通過它的法則而設立的目的在感性世界裡實現出來,這意味着將目的概念應用於自然。所以,審美判斷中由於對象形式的合目的而引起審美主體的一種自由愉悅的心意狀態,這本身就達到了溝通理性的目的。而審美判斷又離不開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諧運動,所以審美就像一個槓桿,一頭連着認識領域的知性,一頭連着道德領域的合目的性概念,在審美中既可以見出自然中的必然,又見出精神的自由。於是判斷力成功地聯結了知性和理性之間的各種立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