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利润管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利润管理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1]。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2]。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利润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结果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指标,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理人员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

利润管理的实现手段

(1)操控应计性项目操纵经营循环中确认收人和费用的时点。如收人确认的提前和推后,费用分摊标准和分摊方法的选择.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界限的模糊等等,都有利润管理的潜力可挖。

(2)灵活运用会计政策。如稳健的会计政策选择向市场传递了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前景充满信心的信号。而业绩差的公司存在避重就轻.采取较为乐观的会计政策的倾向。财务分析师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不会只注重表内揭示.他们会根据表外披露及其他竞争性信息来源对企业已公布的会计数据进行调整,再作决策之用。

(3)利用关联交易。由于关联交易是在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这就使得关联交易可能不采取正常交易基础上的市场公允价格.而是以低于或高于市价的价格成交(有时甚至是无偿的)。这样.关联交易就导致了不同形式的利益转移,成为利润管理的重要手段。

(4)调控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调控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而实施的利润管理.比利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更有效、更隐蔽,也更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如企业想多报当期利润,可通过增加生产量来调节库存量,导致固定费用在单位产品上分摊额减少:降低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从而增加赊销:推迟处理坏账和固定资产清理业务等。

(5)购买或出售资产和业务。在需要调节利润的时候,企业可能会出售一部分资产或业务:也可能通过并购企业来实施利润管理。

利润管理存在的条件

根据企业契约理论,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市场经济中企业与管理人员签订的报酬契约及企业与债权人签订的债务契约等一系列契约的订立与实施主要是以会计信息作为依据。当各契约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时,在自利意识驱使下,契约关系人有动机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以使契约关系的实际执行出现有利于己的结果。同时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在信息不对称这一根本问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通常需要签定合约来保证处于信息弱势一方的利益,但由于代理人总是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代理人便有动机进行利润管理,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利益优势。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从各个侧面对上述理论进行了经验验证以上的假设都是建立在对人类行为的理性假设之上,即人都是理性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本身具有弹性,一定程度上要求管理当局进行会计选择。对于公认会计准则来说,由于会计实务的复杂多样性,考虑到成本一效益原则,准则不可能对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完全的限制。正是由于会计选择的存在,管理当局自然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使个人敬用及公司价值最大化。而会计的基本前提一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利润管理提供了机会。在中国特定的政策背景下,由于股市缺乏投资者有力的外部监控,财务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资本市场股价大幅波动,给盈余管理更多的空间。

企业利润管理的动因分析

企业管理当局对利润管理的动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1.需求动因。需求定律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需求引发供给。当前在对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时,绝大部分都是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利润总额上。利润之所以被绝大多数考评者选中为考核被考核者的首选指标.是因为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是由于利润的重要性.企业有关利益主体就把利润当作了关注的重中之重。根据需求引发供给的原理,社会各方面重视利润,企业的有关方面就自然会把利润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除了依靠经营从市场赚取利润外.如果有一些空间可从财务技术上或从管理行为的选择上适度扩大利润额,当然也不会放过。

2.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信息经济学充分论证了现实世界中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者总是比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更为熟悉:债权人相对于企业的所有者对信息的知晓程度往往处于弱势:大股东相对于小股东会掌握更多的信息;政府一般而言难以获取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信息不对称程度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管理能力的大小。

3.会计人员的企业立场。在法规、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对影响利润的相关会计数据进行管理控制,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人员是否站在与经营者或所有者相同的立场上,是能否实施利润管理行为的关键之一。会计人员所面临的企业工作环境,决定了会计人员的“理性选择”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同时会计人员也是“经济人”.企业管理当局有太多的方法使其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虽然为了减小其消极影响.我国曾试行和推广过会计委派制,但这种做法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会计人员的企业立场,也是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方面,需要防范和限制的只是其不符合法规制度的过度行为,而这种行为有较多的规范去约束。

4.会计准则的推动。部分学者认为,会计准则的生命力在于其灵活性。相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和经济环境,会计准则无论多么具体也只能是原则性的。即使准则规定只能用某一种会计方法,但在具体细节上,仍会给企业较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如折旧年限、残值、存货报废、坏账准备率等。就会计准则的具体和复杂而言,美国堪称世界之最。美国的会计准则给予企业较多自由选择的空间。正是会计准则的这种灵活性,给企业从事利润管理行为提供了技术处理的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