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磨平了生命的棱角(吴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别磨平了生命的棱角》是中国当代作家吴瑕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别磨平了生命的棱角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我既不“智”,也不“强”,但倒有自知之明。
小时候我就有强烈的表现欲。喜欢出风头。但那时贫穷的家庭条件和孤陋寡闻抑制了我的自信力。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城里的亲戚,还有两个洋气的女孩子,论辈分还是我的侄女。但我吓坏了,紧紧地藏在锅台后面,不敢露头。当时是夏天,我憋了一身臭汗,被锅洞里的烟火熏得晕头转向,差点背了气!想想真丢人,不就是两个漂亮女娃子嘛。但因为是“城里人”,就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了——瞧自己那点出息!
但在熟悉人面前,我绝不怯场。有一次村里黄剃头的来给父亲剃头,我正在写作业。父亲就夸我爱学习。我开心的要命,于是要表现一番。我就念自己写的作文。黄剃头的听了,连连赞叹,说我写得好。我小小的心儿像满鼓着风的帆,差点飞了起来!
我喜欢看书,对文字很敏感,尤其记忆力超群。读了书,见了新词,我急于把它用上,来显示我有学问。有一次,我在两件不能同时做的事中徘徊。正好母亲责问我,我就说:“你让我又做这又做那,我正在犹豫不决呢!”登时把一个邻居说得大笑了,“你还怪会用词唻!”我窘得面红耳赤。母亲讽刺我“玩文调武”。
还有一次村里的岳姑姑结婚。我见了她,想表达祝福,就说:“姑姑,你正是新婚燕尔呢……”结果引得一圈子人大笑。又把我羞得脸火烧火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用新词受了辱,多少打击了我的表现欲。我屡次提醒自己:千万别充棍,没得成了笑柄。
但四舅姥爷的一次算命又增加了我的信心。那是我十岁左右,过年时到姥姥家拜年,舅姥爷给我看相。他说我发际高,是“灵巧相”,“长大一定是上大学当官的料”。我想没有一个孩子会对这句如此动听如此神奇的预言有免疫力。我幸福了很长时间。一遇到挫折就用这句话鼓励自己。我确信自己是个非同一般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自己将来有大出息的信念有增无减。在刚上初中时,我就一直缠着问姐姐,“大学生和工程师哪个最厉害?”姐姐很费了脑筋,她想了很长时间,以表示她的见识广博,“各有各的厉害。根本不是一码事。”但我固执的追问,非要比出个高低来。
“那就大学生厉害吧!上大学了可以当工程师,厂长……”姐姐被我缠急了,就这么回答。
这句话成了一粒种子,在心里扎了根。上初中的一次政治课上,政治老师慷慨激昂的讲“树立远大理想,将来奉献社会”。他就势问我们一个问题,“你们长大了干什么?”
如果是现在的孩子,闭着眼睛也会回答“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之类冠冕堂皇的话。但傻大无知的我居然高高举起手,理直气壮地回答:“考大学,当大学生!”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对我这个极端利己的答案不很满意,做了个模棱两可的总结:“考大学当然好,但首先应该想的是国家……”
在一次次表现受挫后,我稍微内敛了些。生活这本大书教会我低头做人。但“本性难移”。只要班里举行知识竞赛、联欢晚会、辩论会,我还是忍不住剑拔弩张唇枪舌剑一番。事后在脑海中一次次回放自己的表现,大多是锋芒太露言语过激,于是懊悔半天,并发誓不再张狂自大。
极具讽刺的是,我最终也没有成为大学生。虽然我中招考了全县第一,但并没有改变我平凡无奇的命运。不过上师范期间,在一群书生意气青春年少的同学中间,我爱出风头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为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龄,每个人都痛快淋漓的活着,生命张扬得像鼓起的风帆。在这里,一切的标新立异都可以被谅解;任何的生命棱角都可以被接受——这是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于是,我在辩论会上屡屡言语犀利慷慨陈词,说着自以为正确的偏激之语。但在一次次击败对手后,我还是为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的反应沾沾自喜。同学们赞赏的目光一次次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作者简介
吴瑕,河南商城人。喜读书,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