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前锯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前锯肌

前锯肌(Musculusserratusanterior)系胸上肢肌之一。贴附在胸廓侧壁表面,以肌齿起自第1~9肋骨,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前锯肌
  • 外文名:Musculus serratus anterior
  • 起始位置:身体侧边的前8~9根肋骨之间
  • 附着:沿肋骨内侧边缘的肩胛骨
  • 作用:帮助手臂向上及旋转等
  • 对抗肌:菱形肌, 小菱形肌, 斜方肌

辅助结构

各个肌束呈多指状排列,根据肌束走形及所附着的肋骨位置,可以把前锯肌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起自第1~2肋和肋间,由1~2个肌齿构成;中部起自3~5肋,由2~3个肌齿构成,上部和中部肌束近于横行走向后内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下部起自6~9肋或10肋,由4~5个肌齿构成,止于肩胛下角。从上至下肌束逐渐变大变长,下部肌束相对较厚。 此肌引肩胛骨向前,如作推送动作,下部纤维使肩胛骨下角外旋;肩胛骨固定时,可以上提肋骨助深吸气。 支配前锯肌的神经来自胸长神经,胸长神经从前锯肌的上端入肌,入肌后沿肌前面中间向肌下部走行,肌内神经整体呈树枝样分布。胸长神经在前锯肌上部和中部分别发出4~6和7~9支分支,在下部发出分支较少,仅2~3支。当支配前锯肌的胸长神经损伤时,出现肩胛骨脊柱缘和下角向后外翘起,形成“翼状肩胛”。

一般情况下,神经与血管伴行从肌门处入肌。前锯肌的血管神经束主干恒定无变异,前锯肌的上中部主要由胸外侧动脉供应,中下部主要由胸背动脉的前锯肌支供应。根据肌内神经染色可以看出该肌的中部是神经主要分布的区域,据此推测此肌的发力点从肌的中部开始,而下部肌内神经仅有2~3个分支,因此,切取前锯肌下部对肌内神经损伤较小,对整肌功能影响小。

运动方式

前锯肌的范动方式前锯肌是使肩胛骨旋转,推肩胛骨向前的强有力之肌,强度收缩时,肩钾骨脊柱缘与棘突线之间的空隙几乎增大一倍。与菱形肌和斜方肌协同作用下,在肩胛骨向前推进过程中,能使其紧贴胸壁。前锯肌上部纤维与肩脚提肌和斜方肌上部纤维协同作用,可上提肩胛骨。前锯肌上部和中部纤维收缩时,能使肩胛骨向前移动,其下部纤维收缩时,使肩胛骨下角向外下方移动,其移动范围则以肩锁关节为轴心而旋转。前锯肌的下部与斜方肌的上部纤维作为肩胛骨的旋转力偶可使肩胛骨上旋,而上旋动作是使肩关节获得充分外展,使上臂抬高至头顶以上。当手持重物重力落于体前时,前锯肌的收缩使肩胛骨防止向后方退缩。

相关疾病

胸长神经损伤与砚状肩脚发生的关系当胸长神经损伤时前锯肌瘫痪,使肩胛骨的固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肩胛骨之脊柱缘与下角不再与胸壁紧贴,而向后张开,肩向前下垂,上臂不能推物,肩胛骨不能旋转,上臂外展超过90°有困难。临床把肩胛骨脊柱缘向外翘起的体征称之为“翼状肩脚”。当臂丛神经颈根性损伤时,虽然胸长神经已大部或全部断伤,临床上往往又见不到这种典型的“翼状肩肿”。这可能是由于颈5、6、7损伤时,不但损伤了胸长神经,也包括损伤了发自臂丛上千颈5、6的胸外侧神经,使胸上肢肌发生瘫痪,特别是胸大肌和胸小肌的瘫痪,导致肩胛骨外侧角失去向前、向内和向下的拉力,减轻了肩胛骨脊柱缘向后翘起的力量。此时支配棘上肢肌的副神经和颈丛神经往往不被损伤。斜方肌、提肩脚肌、大小菱形肌使肩胛骨向上向内的肌张力牵肩胛骨的脊柱缘向脊柱靠扰。肩胛骨外侧角虽然失去胸上肢肌向前内的拉力,但保持了棘上肢肌向后上的拉力。所以“翼状肩脚”典型体征仅在单纯胸长神经损伤时明显,而在臂丛根性损伤,同时伴有其他胸上肢肌瘫痪时,就不易出现“翼状肩胛”。[1]

视频

参考文献

  1. 教你如何加强前锯肌”,李明威运动康复,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