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剑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剑歌


作品名称:剑歌

创作年代:清朝

文学体裁:诗词

作者:秋瑾

剑歌,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写的一首诗。

作者介绍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1]

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她从小崇拜岳飞、文天祥、花木兰、秦良玉等民族英雄和女中豪杰,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留下了许多充满强烈爱国思想和饱满革命热情的诗篇。[2]

正文

剑歌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

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 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3]

作者生平

1904年夏,秋瑾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创作的《鹧鸪天》抒发了她立志为国牺牲的心声——“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905年,秋瑾回国加入光复会。同年7月再赴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07年1月她创办我国第一份宣传民主革命的妇女报刊——《中国女报》,号召妇女为争取解放而斗争。1907年2月回浙江,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

为有效组织武装起义的力量,秋瑾整顿光复会组织,联络会党势力,组织“光复军”。她将光复会会员分成16级,以“黄祸源溯浙江潮,为我中原汉族豪,不使满胡留片甲,轩辕依旧是天骄”这首七绝诗中的前16字分别作为16级的表记。她还秘密编制《光复军军制》,将光复军全军分为8军,以“光复汉族,大振国权”8字分别作为各军的表记。

她与徐锡麟联系,制定了皖浙起义计划,“以安庆为重点,以绍兴为中枢”。大通学堂成为当时浙江革命的大本营。1907年7月6日,安庆起义失败,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她坚贞不屈,怅恨自己壮志未酬,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命诗,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辛亥革命后,在她就义处建立起了秋瑾烈士纪念碑,烈士灵柩定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20世纪50年代迁葬杭州鸡笼山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现西泠桥畔立有秋瑾烈士全身塑像,接受世人缅怀。1912年12月孙中山莅临杭州亲往秋社致祭,题赠挽幛“巾帼英雄”。1939年周恩来巡视浙江,在绍兴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号召世人向秋瑾学习[4]

参考资料

  1. 秋瑾,诗词网
  2. “巾帼英雄”——秋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 《剑歌》诗词详情,诗词网
  4. “巾帼英雄”——秋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