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劍閣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18日 (五) 18:34 由 Xiangqxz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剑阁县1.jpg|250px|缩略图|右| [http://img0.imgtn.bdimg.com/it/u=1819592837,2566398143&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 图片来自…”)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劍閣縣

劍閣縣隸屬四川省廣元市。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始置劍閣縣。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設劍州,民國二年改州為縣,因境內有「劍閣道」而稱「劍閣」。

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緣,地處川、陝、甘三省結合部,守劍門天險,「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之美譽。全縣幅員面積3204平方公里。劍閣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照比較適宜,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明顯。

劍閣縣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商品生豬調運大縣、國家生豬良種補貼項目實施重點縣,1996年文化部授予劍閣「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0.15億元。

歷史演變

夏商時,今劍閣縣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葭萌、德陽、閬中四縣管轄。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梓潼、白水、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①,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當德縣為蜀漢領地。蜀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②,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為「成漢」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南齊建元初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境內僑置南安郡、縣,領桓道、中陶2僑置縣。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縣(治今武連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縣。

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白水、華陽及樂安、桓道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郡,領武功(武都、下辨縣更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略陽、安定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南新巴郡。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③、南安名普安,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南安郡縣更名)、永歸縣(白水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武功更名)④;潼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鄉群英村)。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始州領普安、永歸、黃安、安壽、武連、胡原(開皇七年更名臨津)、陰平(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縣小溪壩陰平村)7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還名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東川節度。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為劍州⑥,「取劍閣為名也」。至此,劍州之名始見於世。天寶元年(742年)改劍州為普安郡。乾元元年復名劍州,領普安、黃安(唐末更名普成)、武連、梓潼、陰平、臨津(遷治今白龍鎮),永歸、劍門8縣。

隋唐時,於劍門關設軍事建置,立關令並置大劍鎮(治地劍門場),小劍戍(今下寺大倉壩)。

五代時,前蜀、後唐、後蜀,劍州為其領地,轄縣未變,屬昭武軍節度。

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劍州普安軍,屬西川路,仍領原縣。乾德五年,省永歸縣隸屬劍門縣。開寶六年(973年)屬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川峽路,咸平四年(1001年)後,屬利州路。景德二年(1005年),劍門縣隸屬於劍門關都監。景德三年,劍門關直隸京師,以東京兵出戍。劍州只領6縣。熙寧五年(1072年),關、縣析而為二,皆還隸劍州,並省臨津縣為鎮入普安縣。元符中,劍門關下隸於劍門縣,「敕縣令通管關事」。宋紹興四年(1134年)後,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幾經分合,劍州均屬利州東路。隆興二年(1164年),因「藩邸」升劍州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1190年)再升為隆慶府。寶祐三年(1255年)蒙軍攻蜀,隆慶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劍門鎮朱家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慶府為劍州,普成、劍門2縣併入普安,陰平縣因戰亂荒廢。泰定中(1324年至1328年),省武連縣入梓潼縣,劍州領普安、梓潼2縣,屬四川行中書省廣元路。元末,劍州為明玉珍夏國轄地,領縣未變。

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普安縣入劍州。九年省州。十三年(1380年)復置劍州,領梓潼、江油(治今江油縣武都鎮)2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今閬中)。洪武三十一年,廢劍門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立劍門關,置百戶戍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縣劃屬龍州。明末,劍州為張獻忠大西政權領地。

清順治三年(1646年),劍州領梓潼1縣,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縣劃屬棉州,劍州始無領縣,遂成「單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劍州直隸四川省軍政府,下轄劍門、武連2分州。民國2年始將劍州改為劍閣縣,下置劍門、武連2分縣;民國三年,廢劍門、武連分縣,劍閣縣劃屬四川省嘉陵道。民國七年至二十三年,四川「防區」時期,劍閣縣先後為靖國軍呂超、靖川軍劉存厚、川北邊防軍王鴻恩、第二十九軍川西北屯殖軍田頌堯的防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4月(民國24年4月),劍閣屬中國工農紅軍川陝革命根據地,建有普安(治縣城)、赤化(治今鶴齡鎮)、金仙(治今金仙場)3個縣蘇維埃政權。

民國二十四年夏,國民政府統一「川政」後,劍閣為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暨保安司令部治地。轄劍閣、昭化、廣元、蒼溪、閬中、江油、彰明、平武、北川9縣。民國三十一年,增轄青川、旺蒼共11縣,至民國38年(1949年)為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49年12月18日劍閣解放,仍為縣建置。1950年屬川北行政公署劍閣專員公署。1953年,改屬綿陽專員公署。1985年5月,劍閣縣劃屬廣元市。

劍閣置縣及縣名考略

「劍閣縣」之名,始見於《晉書》。何時置劍閣縣,歷來有三種說法:一說「桓溫入蜀置」。《晉書·地理志》載:「桓溫入蜀後,┅┅又於晉壽置劍閣縣,屬梁州,後孝武帝分梓潼北界立晉壽郡,┅┅罷劍閣縣」。《輿地廣記》、《輿地紀勝》、《劍閣縣續志》等書引用此說。二說「三國蜀漢置」。其說最早見於宋末祝穆所撰的《方輿勝覽》引顧野王《輿地誌》(已失傳),明代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沿引,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沿用此說。三說「晉置,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清乾隆《大清一統志》、嘉慶《四川通志》、光緒《皇朝輿地通考》、民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持此說。

據查史籍考證,第一種說法較為正確,第二三種說法依據不足。首先,從史籍記載看,宋以前成書較早的《華陽國志》、《太康地誌》、《晉書·地理志》、《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書,均明確記載東晉置劍閣縣,而沒有蜀漢置劍閣縣的說法。《華陽國志》作者常璩是東晉蜀郡江原縣(今四川崇慶縣)人,其活動年代距三國蜀漢時期七十餘年,該書所載的四川地方史實「肇自開闢,終於永和三年」,若劍閣為蜀漢置縣,《華陽國志》必定載入,但查遍此書,無置劍閣縣的記載。西晉有蜀十九年,在這期中的太康年間(280年至289年)成書的《太康地誌》中,也無置劍閣縣的記載。又《三國郡縣表補正》一書中,宜都楊守敬考證:「今考《晉志》有劍閣縣,《常志》(即《華陽國志》)無。《方輿紀要》引《輿地誌》雲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置劍閣縣,《通鑑》胡注蜀分廣漢置梓潼郡劍閣屬焉。疑劍閣縣為蜀立,《常志》豈得不載?《沈志》(即沈約《宋書》)云:漢壽改曰晉壽,《輿地廣記》雲,晉桓溫平蜀,分晉壽置劍閣縣,殆為近實。」

對《方輿勝覽》稱劍閣縣為「三國蜀漢置」,清人早有異議。乾隆四十七年成書的《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在評介《方輿勝覽》時云:「該書詳於名勝古蹟、詩賦序記,略於建置沿革、疆域道里,唯考訂較差」。考訂較差之作難免有誤。

其次,從歷史事實看,西晉太康元年司馬炎滅吳之後,到東晉永和三年司馬聃派桓溫入蜀滅「成漢」,這六十七年間,有四十八年是李氏「成漢」政權統有蜀地,晉不可能在蜀行使權力。可見,「晉置(劍閣縣),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之說,亦難成立。

再是,從有着資料看,《水經注·漾水》、《華陽國志校注》、《太平寰宇記》等書所載史料均稱,諸葛亮相蜀時,以大劍至小劍戍三十里,連山絕險,有隘束之路,便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以閣道三十里尤險,置尉守之。故《華陽國志》稱「漢德縣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有閣尉」。《輿地紀勝》記述這件事時卻稱:「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是時有劍門縣,縣有閣道至險,乃有閣尉」。《三國郡縣表補正》眉批說:「諸葛武侯相蜀於此立劍門,以大劍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劍門,然則武侯但立劍門耳,未嘗置劍閣縣,《輿地誌》說,果不足據」,當時更未置「劍門縣」。幾相對照,可知《華陽國志》、《太平寰宇記》記載的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閣尉一事,被後人訛傳為立「劍門縣」或「劍閣縣」了。

據此,以《晉書·地理志》的記載接近史實,較為確切。

對於東晉劍閣縣治地,據考,不是在劍門關,而是在「小劍故城」。其城在今下寺鎮大倉壩,古代於此曾設小劍戍,此縣僅置四十八年,後廢,不復置。其後,劍閣境內郡、州、府治地多在普安鎮等地,直至民國2年(1913年)才將劍州改名為劍閣縣,沿用至今。

「劍閣」作為地名,最早見於《三國志·蜀書》:「(姜維)還保劍閣以拒(鍾)會」。為何稱劍閣?《華陽國志》、《輿地廣記》等書說,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尉戍守的棧、閣道,稱為「劍閣道」。《水經注》云:「小劍戍北,西去大劍三十里,連山絕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劍閣也」。晉張載《劍閣銘》稱:「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何謂劍?指大劍山七十二峰如利劍排列。唐劉儀鳳《劍門關記》說:「其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嶔,如門斯辟,如劍斯植」。皆言其山勢如劍鋒,其隘口如「城門」。何謂閣?《蜀水經》云:「飛梁架屋謂之閣」。閣道,就是在「橫樑鋪板謂之棧」的棧道上加修了屋的棧道,又叫棧閣道。諸葛亮與其兄諸葛瑾的書信中說:「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諸葛亮文集》卷一)」。古時由秦入蜀,必經小劍至大劍關口這條懸崖夾峙、深澗飛瀑的險道。諸葛武侯依山勢地形將原有棧道擴建成「劍閣道」後,古人常把「劍閣道」簡稱為「劍閣」。不僅「劍閣縣」由此得名,即使「劍州」之名也源於此。《元和郡縣圖志》「劍州」條云:「唐先天二年改始州為劍州,取劍閣為名也」。

自隋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越牛頭山,經達摩戍(民間稱大木樹),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因此,自唐至清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之名均指劍門關一地。民國2年改劍州為縣後,「劍閣」才專指縣名,沿用至今。[1]


行政區劃

2000年,劍閣縣轄23個鎮、34個鄉、11個督導室、1個開發區管委會。

2003年1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川府民政〔2003〕34號)同意劍閣縣將原城北鎮的一、二、三居委會劃歸普安鎮管轄。

2018年8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川府民政〔2018〕5號)同意劍閣縣撒銷張王鄉、店子鄉、高觀鄉、塗山鄉,設立張王鎮、店子鎮、高觀鎮、塗山鎮。

調整後,劍閣縣轄27個鎮(下寺、普安、龍源、開封、鶴齡、東寶、江口、公興、城北、鹽店、元山、漢陽、柳溝、王河、演聖、金仙、香沉、羊嶺、白龍、武連、楊村、劍門關、木馬、張王、店子、高觀、塗山),30個鄉(田家、聞溪、姚家、義興、涼山、北廟、禾豐、搖鈴、碑埡、吼獅、上寺、秀鍾、碗泉、迎水、高池、毛壩、垂泉、西廟、正興、圈龍、長嶺、錦屏、柘壩、廣坪、國光、公店、江石、樵店、柏埡、馬燈)。[2]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劍閣縣是全省重點林業大縣,林業用地16.7萬公頃,占幅員面積32萬公頃的52.2%,森林覆蓋率49.6%。有林地15.3萬公頃,占林業用地91.6%,其中用材林5.9萬公頃,蓄積150萬立方米;防護林8.6萬公頃,蓄積330萬立方米;薪炭林0.5萬公頃,蓄積10萬立方米;特用林0.1萬公頃,蓄積11萬立方米;經濟林0.1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627.6萬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積590萬立方米,占總蓄積95.5%。全縣有古樹名木2萬餘株,其中驛道古樹8007株。

劍閣縣森林植被為亞熱帶森林植被類型,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森林植物資源共173種,其中裸子植物8科21種,被子植物59科142種,單子葉植物2科10種。主要森林樹種為柏木、馬尾松、榿木、麻櫟等,其餘樹種多為林下植物、「四旁」綠化樹種和經濟林木。

劍閣縣以「柏木之鄉」著稱,柏木林面積、蓄積均居全省首位。境內有柏木5屬10種,以柏木為組成樹種的林木覆蓋縣境的80%以上。現存8000餘株的驛道千年古柏以縣城為中心向西、南、北延伸,巍峨屹立,似三條綠色長龍橫亘劍閣大地,是世界古行道樹之最和我國秦漢文化積澱最多、保留最完整的一段;位於其中的松柏長青樹——劍閣柏為世界僅有。劍閣縣森林面積遼闊,林下生態環境優越,是開展林下種植、養殖的優良場所;有較豐富的青槓和松樹資源,盛產優質天然木耳、川貝。除此之外,林下植被豐富,可開發利用的森林植物品種較多,具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前景。

動物資源

劍閣縣大部份區域內的支物群屬次生林灌,農田動物群,經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專業科技人員統計,全縣現有各類野生動物146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4種,2級保護的29種,屬省重點保護的21種。兩棲類最普遍的有澤蛙、黑斑蛙、中華大蟾蜍,數量皆在10萬隻以上,有少量大鯢分布;蛇類中分布和數量較廣的是黑眉錦蛇和烏梢蛇、王錦蛇,種群數量分別在3—6萬左右,有少量玉斑錦蛇、赤鏈蛇、翠青蛇、日本腹蛇、烙鐵頭、竹葉青分布;鳥類中經濟價值較大的有綠頭鴨、綠翅鴨,種群數量都在500隻左右;灰胸竹雞、雉雞、紅腹錦雞分布較廣,種群數量分別在8千到3千隻左右,其餘以隼形自鳥類和旅鳥、小型雜食性、食蟲性鳥占多數;典型林棲獸類,只保存在少數面積不大的森林中,分布較廣的有豹貓、黃麂、草兔等。

劍閣縣建立了「野生動物保護領導小組」,實行行政首長任期目標責任制。1992年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現有會員76人。1994年設立了區、鄉鎮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野生動物保護領導小組,野保協會等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和進行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培訓。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一是利用每年四月「愛鳥周」作為野生動物宣傳月,廣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等。二是發公告、布告、緊急通知傳喻群眾,形成全社會保護野生動物的濃厚氛圍。三是組織執法隊伍,林業、工商等協同作戰,對市場、餐飲、旅店、車站等巡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

風景名勝

劍門關風景名勝區

劍門蜀道

劍門蜀道,主要是指廣元經劍門關、劍閣到綿陽這一線的風景名勝。劍門蜀道沿線古蹟眾多,可以觀賞到三星堆遺址、德陽文廟、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廟等。古道雄偉驚險,山頂的玻璃棧道很是刺激,值得體驗。

劍門蜀道因詩仙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得以名揚天下,而如今遊客可以相對較輕鬆地遊玩蜀道:坐索道或是步行皆可。一路上樹木蒼翠,旁邊是懸崖峭壁,可以體會到「猿揉欲度愁攀岩」的感覺。到達山頂後可以在玻璃觀景台欣賞劍門關的壯美風景。

梁山寺

梁山寺在劍門關大劍山絕頂,位於海拔1180米的劍門七十二峰的桃花峰與逍遙峰之間的「捨身崖」上,曾是梁武帝蕭衍於公元551年出家修行的地方。寺院主要景點有大門對聯、觀音殿、八角井等。

劍閣古城

劍閣古城是劍閣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劍閣古城自南北朝宋大明中(公元457棗464年)置南安郡,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相繼有:南齊、梁置安州;北魏、北周置始州普安郡,隋置普安郡;唐、五代置劍州,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改劍閣縣,1935年又置劍閣專署。

四山環繞的劍閣縣城,北有涓涓傍城東門過聞溪河,東南有秀麗的鶴鳴山,川陝公路傍城東門過聞溪河,終日車如流,人如潮。那橫跨聞溪河上的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原是平板石橋,名武侯橋,是諸葛亮率兵北伐時所造。佇立橋上,扶欄眺望,便可見面城東門殘存的古城牆。明正德年間(1515年後)劍州知州李璧主持修築的城牆,呈桃形狀環繞古城,周長1582米,現只存528米。那青石壘砌,中心夯土,高5米。厚3米的城牆,仍能看出當年城牆的雄壯。

古城東門,便是東西走向橫穿城池的主街道。古城東門,便是東西走向橫穿城池的主街道。從鍾古樓東街數百米便可進入著名的二賢祠。從鍾古樓東街數百米便可進入著名的二賢祠。從鐘鼓樓往西出西門裡許,便可見到翠竹環繞的龍泉井,為橢圓形石坑,直徑2米,泉水清洌,冬暖夏涼,其味甘美。劍閣城西門外,漢陽山麓宋代始建的南禪寺,城南門外煙街上的聖壽寺,殿宇昂然,古貌尚存,是古城普安鎮的又一大特色。

明代的城牆,幽深的古寺,典雅的鐘鼓樓,鱗次櫛比的瓦舍高樓,古樸的十字街,步履街頭,宛若置身明代的古市之中。

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

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於2009年12月22日落成,包括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將帥雕塑和石刻標語。1935年4月2日,紅四方面軍經過激戰,一舉攻克川北軍事要塞劍門關,紅軍血戰劍門關創下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是紅四方面軍的著名戰列之一。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1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之一。

劍門關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關隘位於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公里,大、小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峰巒似劍,兩壁對峙如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之美譽。

劍門關景區位於劍閣縣城南10公里處,原稱劍閣,為蜀北屏障、兩川咽喉,是古劍門蜀道上的一處重要關隘,也是劍門蜀道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和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部分。

劍門關地處數百里大劍山中段的一個缺口,七十二峰形若利劍,儼然一道天然屏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這裡曾發生過一百餘次戰爭、十多位帝王蒞臨並有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近四千幅作品。當年蜀將姜維憑藉天險,曾拒魏軍十萬之師於關外。現存諸葛亮建關的遺址,古老的寺廟,珍貴的碑刻以及著名的劍門四景(劍門細雨、梁山松濤、夕照絕壁、雪染翠雲)和劍門四奇(姜維石像、千年紫荊、松柏長青、劍山石筍)。

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