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启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启祥
出生 1910年2月3日
台南厅柳营区
逝世 1998年4月24日(1998-04-24)(88岁)
国籍 台湾
教育程度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
职业 画家

刘启祥,1910 年出生于台南县柳营乡的第一世家中,父亲为声望卓著的仕绅。十三岁时父亲即过世。刘启祥上公学校时受到美术老师陈庚金的赏识,引发他学习绘画的兴趣。毕业后赴日就学,期间利用课馀勤力学画,1928 年考入东京文化学院美术部洋画科。

自日本文化学院毕业后,返台曾在日日新报社举行首次个展。随后与杨三郎同船赴欧。欧洲的艺术气氛与大师作品都让刘启祥沈醉,更激发出他的雄心,孜孜不息于绘事,绘画更融成他生命的一部分。

1935 年左右,刘启祥重返东京,并在日本结婚。台湾光复后携眷回到台南故乡定居。刘启祥由于看到当时台湾南部的文化气氛过于冷清,于是组成“高雄美术研究会”,并对台湾的美术教育、美术风气推动给予热诚的关心与赞助,使沈寂的南台湾画坛有一块丰美的水草地,而刘启祥也逐渐成为南台湾画坛的灵魂人物。

刘启祥温和善解人意的个性都表现在画面上对周遭人物、环境浓郁的感情中。从早年对爱妻细腻的赞美、乡里农妇的劳动歌颂,到战后遍访群山,探索台湾山脉的精神与艳阳的风采,处处皆可见其以台湾为立足点,拓展出深入而开阔的视野。  

代表作品

刘启祥 作品

图片来自台湾艺术家
肉店 1938 年
油彩‧画布
117 x 91 公分
作品说明:戴小圆帽穿黄衫的少妇,提著盛肉的篮子,站在肉贩与一位观者之间,三人连成波浪状关系,直立的方柱分隔肉摊与人,以及肉摊的内外界限。摊上的肉块好像跳动的音符,也呼应三人的波浪状组合。壁面抹出致密、厚实而富光泽的质感,少妇的黄色则均匀明亮,表现其可亲性。

相关书籍

  • 《抒情,韵律.刘启祥》。林育淳著。雄狮美术。ISBN 957-8980-24-8。
  • 《刘启祥:成熟》曾媚珍著
  • 《台湾美术全集11·刘启祥》颜娟英著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