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加方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加方乡位于马山县东部大石山区,东与忻城县北更乡接壤,南与古零镇、上林县镇圩瑶族乡毗邻,西与古寨瑶族乡相连,北与里当瑶族乡、金钗镇相接。乡人民政府驻加方社区,距马山县城42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04.69平方千米。境内公路总长297千米,三级、四级公路长度分别是32千米、265千米。地理环境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石山面积17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84.6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最低气温11.40℃,最高气温27.70℃,年平均气温20.70℃。[1]

中文名称:加方乡

行政区类别:乡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电话区号:0771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东部的大石山区

面 积:204.69平方千米

人 口:30060人(2018年)

车牌代码:桂A

沿革

1958年设加方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207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辖加方、龙开、加春、加乐、民治、大陆、内金、内双、忠党、龙岗、福兰、加让、琴让、花衣、新联、局仲、龙头17个行政村。

文化旅游资源

扁担舞的发源地:扁担舞也叫“打扁担”,壮语叫“谷榔”,也叫“谷鲁榔”。是民间的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流行于广西一带,主要表现生产劳动过程及祝贺丰收的愉快心情。打扁担主要反映当地壮族人民从种到收的主要劳动过程,打时,每人手执一根扁担,模拟劳动动作,上下左右,站立下蹲,转身跳跃,原地前进等互相敲击,有时配合叫喊“咳咳”呼声,场面紧凑,气氛热烈,具有强身健体和娱乐作用。

马山县加方乡壮族打扁担传承基地成立于2008年5月,其前身为成立于,是扁担舞的发源地。基地成立有马山县金花扁担舞队,基地位于加方乡府所在地的加方村。基地成立以来,着力培训了当地和附近村屯的农民在校学生,现有500多人已熟练掌握壮族打扁担技艺,其中多人已成为基地展演队骨干。通过基地带动和辐射,壮族打扁担得到较好的传承发展,成为当地特色文化品牌。

加方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月亮山将军山、椿草地、竹海、五女隧洞、飞天大草坪等。

脱贫攻坚

基本情况

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加方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促脱贫,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脱贫效果显著。2015年精准识别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425户8598人,贫困发生率为28.6%,2016至2018年,全乡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1791户6525人脱贫。截止目前,尚有贫困村10个(其中深度贫困村5个),未脱贫634户2073人,贫困发生率为6.9%;2019年“一微调”之后,全乡计划脱贫553户1835人,8个贫困村摘帽,届时贫困发生率将降为0.8%,85户241人待脱贫。

产业发展

引进的龙头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养殖、种植技术的研发、咨询及推广服务;家畜的养殖及销售;水果、蔬菜种植及销售;不再分包装种子销售;商品种苗培育及销售;食品加工及销售;网上销售:水果、蔬菜、农副产品、肉制品、蔬菜制品、罐头食品、速冻食品,于2019年7月24日将一批山区农产品首次运往欧洲,实现了三个突破(县内农副加工产品出口零的突破、农副产品出口创汇零的突破、该公司产品已进入南宁机场和西安机场走向世界,突破马山航空食品零的突破)。

加方乡龙岗村“三扶”综合中心。坚持以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将“扶贫、扶志、扶智”相融合,探索创建“扶贫车间、扶志超市、扶智课堂”于一体的“三扶”综合中心。首创集就业增收、奖励先进、宣传引导、技能培训及电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扶贫工作模式,以“扶贫靠产业,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为目的,引进广东兴兰电子厂创办“扶贫车间”,提供近100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拓宽增收渠道,今年以来车间员工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脱贫致富有力引擎。建设“三扶”中心,真正将“扶贫、扶智、扶志”三者相结合,受到村民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学习强国、新华社、广西日报、马山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多元化的产业扶贫举措极大的促进了加方乡脱贫攻坚的步伐,为加方乡脱贫攻坚注入持久动力。 琴让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龙头企业,打造旱藕全产业链模式,通过村企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既充分利用村里的坡地、空闲地块,又大幅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呈现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琴让村旱藕粉年产能超500吨,实现产值超200万元,2019年3月加方乡琴让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被写进由鹿心社书记亲自审定的《大石山区产业发展实例》及《各市2018年产业扶贫工作亮点清单》中,脱贫成效显著,形成“种植—回购—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加快全乡脱贫步伐。

龙开村开启电商扶贫新模式。整合加方乡17个村的农副产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行业渗透融合,打造电商扶贫基地与农特产品集散中心,与中国邮政达成合作,通过线上平台线下渠道,将大山里的黑豆、黄豆、红豆、金银花、旱藕粉、香菇、木耳等各村特色产业、特色农副产品统筹包装后进行销售,使得冗长的农产品供应链条逐渐缩短,有效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打开产品销路,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解决了“规模小、产业小,销路小”的瓶颈难题,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自今年8月以来,已销售初生蛋、生鲜土鸡近10万元。

局仲村靠绿水青山走最美生态脱贫致富路。局仲村作为非贫困村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成立集产业、养殖、旅游于一体的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开辟一条新的致富路,有效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基地以养殖小龙虾为主,套养莲花,注重环保生态养殖为一体,以荷花景观发展农旅结合产业,打造“水里有虾,水面荷花,水上人家”的立体经济模式。

视频

马山县加方乡有个飞天牧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