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勞損(strain),因超負荷使用而引起的肌肉或韌帶的慢性、機械性損傷。
損則調,勞則休。腱鞘病症多起於勞損,故而,療治須以調休結合。調,則需以相應的藥膏按揉於腱鞘不適部位,使藥力綿延滲透皮膚,調和氣血循環,舒緩疼痛不適。休,則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莫過度活動患部,利於受損組織的康復。
目錄
病症簡介
實質是一種無菌性炎症,主要表現為患處疼痛、壓痛和功能障礙。勞損好發於支配多動或負重關節的肌肉或維繫這些關節的韌帶,尤其是肌肉或韌帶在骨質上的附着點。長期、經常地重複某一特定的動作是造成超負荷使用的常見原因。
治療原則
①限制或停止致傷動作,使局部得到休息。
②局部注射醋酸氫化潑尼松或其同類藥物,可促使炎症消退。
③止痛。用理療、止痛藥等。
④手術治療。僅適用某些特定的勞損,如狹窄性腱鞘炎。
⑤合理的肌肉功能鍛煉。[1]
如腰背部勞損時,通過腰、背部肌肉的鍛煉以主動增強肌力,這比以上幾項治療更為重要。
詞語解釋
勞損:病證名。指虛勞、虛損之屬陰虛者。《景岳全書·雜病謨》:「勞損之病,本屬陰虛。」因恣飲縱酒、色慾無度、勞倦過極,致精血受損引起。《不居集》卷十九:「精極則陰虛,陰虛則無氣,以致為勞為損。」
詳細分析
超負荷使用引起的肌肉或韌帶的慢性、機械性損傷,主要表現是患處疼痛。這種損傷好發於支配多動或負重關節的肌肉(包括肌腱、腱鞘、筋膜)或維繫這些關節的韌帶,尤其是肌肉或韌帶在骨質上的附着點。因為職業或日常生活的需要而長期、經常地重複某一特定的動作是造成超負荷使用的常見原因。如廚師、瓦工、木工、網球或乒乓球運動員,經常洗滌的家庭主婦都需要長期、經常地重複旋轉前臂和伸屈手腕的動作。久之,便引起主管這種動作的肌肉群的慢性機械性損傷。表現為肘關節外側疼痛,該處的骨突起(肱骨外上髁)明顯壓痛。不僅工作時痛,而且在做擰毛巾、拖地等日常生活動作時也疼痛,稱為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即一種勞損。又如長期站立向前探身工作的人員如車工、工程製圖人員以及長期搬運重物的工人,其腰、背部的肌肉或韌帶常因超負荷使用而勞損。不正確的讀、寫姿勢,可加重腰、背肌的負擔而引起腰背部勞損。勞損的疼痛給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不會發展成為癱瘓,更不致危及生命。熱敷、其他理療和一般的止痛藥物等都可使疼痛減輕。若停止引起勞損的特定動作或姿勢,還可望完全消除症狀,但這點常因職業和生活的緣故很難做到,因此徹底治癒也很不容易。
主要病因
勞損的病因是超負荷使用引起的慢性機械性損傷,以此區別於扭傷、挫傷等外力作用引起的慢性或急性機械性損傷。但是易發生勞損的部位受到急性或慢性外傷又未完全康復,即開始使用該患處進行工作,則該處就比未受傷者更容易因超負荷使用而發生勞損。若患處有骨刺等老年性變化,或因全身衰弱使患部肌力也隨之減弱,這些都可使一般應力超過了在特定情況下的耐受能力,變成使用過度的傷力。因此,沒有完全治癒的急、慢性外傷,骨刺形成,全身衰弱,長期臥床等常構成勞損的前置誘因。
臨床表現
牽拉、摩擦等在一般情況下不致成為引起損傷的機械刺激,若長期、持續或反覆地作用於一個恆定部位的肌肉、肌腱、腱鞘、筋膜、關節囊、滑囊等軟組織,機體的反應先是受力組織的肥大和增生。經歷較長時間(數月或數年)後,可引起受力組織的部分斷裂、變性、甚至微小的局灶性壞死。繼而出現充血、水腫,同時有纖維組織增生以為修復。上述變化符合炎症過程的3大特徵,即:變質、滲出和增殖。因此,勞損的實質是一種炎症。不過,它是由慢性機械性損傷所引起的無菌性炎症,而不是由細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炎症的變質和滲出過程使局部的鉀離子、氫離子濃度增高,肽類濃度增高。這些物質都有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疼痛的作用。炎症的增殖過程導致結締組織增生,可使行經炎症區域的神經血管束受到卡壓,這是引起疼痛的另一個原因,也是用手術松解這種卡壓以解除疼痛的病理解剖基礎。
基於上述,各種勞損都有患處的疼痛、壓痛和功能障礙。此外,特定部位的勞損還可出現一些特殊的表現。如膝關節勞損時滑膜的損傷性炎症可使滲出物積聚在關節腔內,出現關節積液。又如手指屈肌腱在腱鞘內長期、反覆的滑動和摩擦引起勞損後,過度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使肌腱局部膨大,而腱鞘則局部增厚、變窄。於是肌腱在腱鞘內的活動受阻,強行通過時出現彈撥感,並使疼痛加重。這就是狹窄性腱鞘炎俗稱「彈響指」。
預防後發
經上述治療後症狀多可減輕或消失。但若因職業、工作或生活的緣故不能完全擺脫引起勞損的動作或姿勢則難痊癒。但除局部疼痛妨礙工作和生活外,無其他嚴重後果。
工作和生活中,無論是彎腰搬運重物,站立操縱車床,還是伏案讀書寫字,頭部和脊柱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向前彎曲或傾斜。此時,人體依靠骶棘肌收縮的主動做功和棘上、棘間韌帶被前彎的脊柱拉緊後所被動產生的張力來對抗重力的作用,保持這種姿勢。否則,重力的作用將使脊柱不斷向前彎曲和傾斜,直至雙手扶地為止。人每天都要直立工作,因此,這種與重力的對抗是長期的、反覆的。其中負擔最重的是腰部後面的肌肉、筋膜和韌帶;其次是背部。這就是腰、背部的肌肉和棘上、棘間韌帶容易發生勞損的原因。若腰背部肌肉受過外傷(如扭傷)未愈,其主動收縮的力量減弱,於是對抗重力以維持姿勢的工作勢必會更多地轉嫁到韌帶的身上,使韌帶因超負荷使用,導致勞損的機會增加。全身衰弱者或長期臥床後,全身的肌肉,包括腰、背部肌肉的力量減弱,也容易發生腰背部肌肉和韌帶的勞損。相反,合理的體育鍛煉使腰、背部的肌力增強後,不僅肌肉本身的抗傷能力增強,還可使韌帶承受的張力減小。因此,合理的體育鍛煉,特別是增強腰、背肌肉力量的訓練,能夠預防和治療腰背部的勞損。其病理生理基礎即在於此。[2]
分類介紹
腰部勞損
腰部勞損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導致腰肌勞損的原因很多,但腰肌勞損的病理過程都是肌肉筋膜發生水腫,滲出等無菌性炎症,久則發生黏連及纖維性變,若再遭受風寒濕邪侵襲會使局部炎症加重。
腰肌勞損是一種常見的腰部疾病,腰肌勞損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發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又可作為獨立的疾病,主要症狀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覆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該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起嚴重併發症。因此,腰肌勞損要引起高度重視。
肱骨外上髁炎、狹窄性腱鞘炎、創傷性滑膜炎等本質都是勞損,腰背部肌肉和筋膜的勞損(腰肌勞損、背肌勞損),棘上韌帶勞損(又稱棘上韌帶炎)和棘間韌帶勞損病因相同,臨床表現相似,且常同時存在,故統稱為腰背部勞損。是最常見的勞損。
腰部勞損的症狀
①疼痛症狀時輕時重,並產生腰椎畸形,嚴重者須拄着拐杖行走,甚至臥床不起;
②肌痙攣常表現在一側骶棘肌、臀肌或兩側;
③壓痛點廣泛,以棘突兩側、腰椎橫突及髂後上嵴最為多見;
④痛與麻通常放射至膝部,很少到小腿與足部;
⑤X線片、肌電圖及脊髓造影對本病無診斷意義;
⑥個別患者同時伴有自主神經紊亂的症狀。
腰部勞損按摩
一、按摩的治療原則:
舒筋通絡,溫經活血,解痙止痛。
二、取穴及部位:
腎俞、腰陽關、八髎、秩邊、委中、大腸俞、承山及腰臀部。
三、主要手法:
按揉、點壓、彈撥、拍擊、扳法等。
四、按摩手法:
1、坐在椅子上,雙目平視前方微微閉合。雙腳張開與肩部同寬,適當放鬆全身。
2、搓擦腰骶部,將雙手掌放置腰部兩側,適當的從腰骶部搓擦30-50次左右,使腰部略感高熱感。
3、拳揉腰骶兩側,雙手握拳,將拳頭的掌指關節分別放置腰部聯測,適當的從腰部往腰骶部按揉40次左右。
4、按摩腰部兩側,雙手叉腰,拇指分別放置腰部兩側,其餘四指放置腰部外側,適當的從腰部向腹部進行按摩。
五、結束手法
將以上的掌擦法直擦腰背部兩側膀胱經,橫着擦腰骶部,感覺到熱為度。並用桑枝棒排擠腰骶部,大約3分鐘即可結束按摩治療。
背部勞損
脊柱支撐着直立的人體,由24塊椎骨和骶骨、尾骨組成。椎骨之間有關節連接,因此人的軀幹可以向前、後、左、右各個方向彎曲和旋轉。骶棘肌在脊柱的後面,縱列於棘突的兩側,起自骶骨背面和髂骨的後部,向上跨越腰、胸、頸各段脊柱,以一系列的肌束止於椎骨、肋骨和枕骨。兩側同時收縮則起挺伸脊柱和仰頭的作用,是使人體保持直立姿勢的主要肌肉。棘上韌帶附於各棘突的後方;棘間韌帶在各棘突之間將它們拉緊,與棘上韌帶共同限制脊柱的過度前彎。
腰、背部勞損所引起的疼痛,位於腰背部,一般不劇烈。工作、勞累後加重,充分休息後減輕。彎腰勞動或伏案讀寫後加重,甚至不能彎腰工作,而脊柱後伸的姿勢,如伸懶腰,坐位時上身後仰倚在椅背上等動作可使疼痛減輕。檢查時可在一側或兩側的肌肉中,椎骨的橫突或髂骨嵴的後部等肌肉附於骨質處找到壓痛點。棘上或棘間韌帶勞損者,可在棘突或棘突之間(均在後背正中線上)找到壓痛點。有時還可觸到有壓痛的小硬結。既往的外傷史或骨質增生(骨刺)是勞損可能的誘因。確診前,應注意與脊柱骨折、結核、腎結石、慢性盆腔炎(女性)、慢性前列腺炎(男性)等疾病引起的腰背部疼痛相鑑別。
前述勞損的一般治療原則均適用於腰背部肌肉和韌帶的勞損。鍛煉腰背部肌肉以增強其肌力,對腰、背部勞損的治療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增強全身體質,對腰背部的急性外傷要及時治療。對青少年應從小注意糾正不正確的姿勢,以避免不良姿勢給肌肉、韌帶帶來的超額負擔。
心肌勞損
心肌勞損就是指心肌長期在高負荷下過度工作,比如過度肥胖,高血壓,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等因素,導致心肌受損,此時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如確診心肌缺血,長期發展可能導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擴張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況。
參考文獻
- ↑ 關於勞損你知道些什麼!?好大夫在線
- ↑ 勞損醫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