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勢如破竹(漢語成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語成語
圖片來自 小學升學早知道

勢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

勢如破竹(拼音:shì rú pò zhú)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晉書·杜預傳》。「勢如破竹」原指形勢如同劈竹子一樣,劈開上頭幾節,下面各節就順着刀口裂開了。後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該成語在句中多作謂語,也作定語、狀語;多含褒義。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勢如破竹
  • 外文名:Like a hot knife cutting through butter
  • :Like slicing cheese
  • :Sweep everything before one
  • 拼 音:shì rú pò zhú
  • 注音字母:ㄕˋ ㄖㄨˊ ㄆㄛˋ ㄓㄨˊ
  • 來源出處:《晉書·杜預傳》

成語出處

《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這段話後概括為成語「勢如破竹」。

成語故事

公元二六五年,司馬炎廢除了魏元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至此,原先鼎立的三國只剩下了東吳一家。東吳自孫權死後,內部爭權鬥爭越演越烈,政局動盪不定。到公元二六四年孫皓做了國君後,東吳的政治癒加腐敗,人民徭役繁重,困苦不堪,西蜀的滅亡,更使東吳處於「齒寒」的境地。只是由於司馬炎剛稱帝,需要一段時間來安定內部,統一認識,創造滅吳的條件;再加上北方鮮卑、匈奴人時常進兵騷擾,牽制了西晉相當一部分力量;而駐守荊州的東吳名將陸抗又足智多謀,使得西晉一時無力進伐東吳,因此雙方處於相持抗衡的局面。然而,昏庸的孫皓卻沒有利用這一良好時機鞏固內部的安定團結,奮發圖強,反而加重賦稅,對人民實行殘酷的統治和剝削,這就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短短的十來年功夫,富饒的東吳變得「國無一年之儲,家無經月之蓄」,國力虛弱到了極點。人民的反抗此起彼應,東吳政權已搖搖欲墜,早先晉吳相持抗衡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

司馬炎見時機成熟,聽取了部分大臣的意見,於公元二七九年冬發兵二十萬,分為六路同時出擊,在東西干里的邊境線上,向東吳發動了全面進攻。東吳的軍隊沒有多大抵抗能力,各路晉軍所向被靡,打到哪裡,勝到那裡,很快就攻克了江陵、夏口、武昌等東吳重鎮。沅水、湘水以南,零陵、桂陽、衡陽,直到廣州的所有東吳郡縣守令全部主動投降晉軍。僅僅二、三個月功夫,東吳的大部分國土已落到晉軍手中。

恰巧這時候,春雨連綿不絕,河水泛濫,給晉軍行軍作戰帶來了許多困難。晉軍六路兵馬總督賈充上書司馬炎,建議收兵返回,以後再找機會伐吳。自中路出擊的晉鎮南大將軍杜預(六路兵馬大部歸他調度)獲悉這個消息,急忙上表,要求司馬炎下令乘勝進軍,一舉消滅東吳,決不要半途而廢。同時,杜預又在武昌召集各軍將帥開會,商議進兵攻打建業(東吳國都,即今南京市)。會上,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說:「東吳乃是百年之寇,不可能一下子把它消滅掉。現在就快要到夏天了,水勢剛開始下降,疾病又馬上會流行,還不如收兵,到明年冬天再集中力量來消滅它。」杜預聽了以後,站起來激動地說:「從前樂毅依靠濟西一役,幾乎消滅了強大的齊國。 [5]現在我軍士氣旺盛,軍威大振,繼續進攻吳國,就好像是破竹子那樣,等到劈開幾節之後,下面的都會迎刃而解,再也不要費什麼大的氣力了。」杜預的看法,得到了大部分將領的贊同。司馬炎也同意了杜預的意見,命令各路晉軍水陸並進,直取建業。

戰爭的進展正如杜預所估計的那樣,東吳的軍隊已經毫無鬥志,晉軍所到之處,吳軍大多數不是早已逃之夭夭,就是出城投降。雖有少數部隊也曾竭力抵抗,但是不堪晉軍一擊。因而,晉軍幾乎沒有遇上什麼大的抵擋,長驅直入,迅速逼近了建業。孫皓見大勢已去,知道無力挽救,只得學劉禪的樣子,乖乖地自縛出降。晉軍一起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滅掉了東吳。

成語寓意

「勢如破竹」體現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和質變的相互滲透,不僅表現為量變過程中有部分質變,還表現在質變過程中也有量的擴張。公元二七九年,東吳政權正處於由存在轉為滅亡的根本質變之中,晉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滅掉了東吳,這個過程就可說是質變過程中的量的擴張。杜預看清了事物的這種發展趨勢,並運用劈竹子的比喻形象地說明了這種趨勢,因而堅決主張乘勝進軍,一舉滅吳。事實證明杜預的分析是正確的。這個歷史故事告訴人們:當事物的質變過程到來的時候,我們應當把新質在量上的迅速擴張看成是合乎規律的現象,大力促進它的發展,以加速質變的完成。如果按照量變的「常規」來衡量它,阻礙它的發展,就會貽誤時機。

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勢如破竹」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多用於軍事上或比賽中。也用於工作中,形容氣勢迅猛或者工作順利,進展神速。該成語在句中多作謂語,也作定語、狀語;多含褒義。

運用示例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破竹。」
  • 明·施耐庵《水滸傳》:「關勝等眾,乘勝長驅,勢如破竹,又克了大谷縣。」
  • 蔣和森《風蕭蕭》:「我本來一路勢如破竹,可恨前鋒無能,使我不能大獲全勝。」
  • 徐遲《牡丹》:「……李印光揮師南下,直薄武漢,勢如破竹。」
  • 劉波泳《秦川兒女》:「革命軍眼時正在由南往北推進,真是高屋建瓴,勢如破竹。」
  • 曲波《山呼海嘯》:「特別宋鐵錘班,一律是長柄劈柴大砍刀,馬快、刀重、柄長、力大,簡直是馬到處,勢如破竹,刀掄處,形同切瓜。」

[1]

成語辨析

勢如破竹—勢不可當(勢不可擋)—銳不可當(銳不可擋)

三者都可形容氣勢迅猛。區別在於:「勢不可當」和「銳不可當」重於「不可當」,「勢如破竹」重於「如破竹」。在強調節節勝利,毫無阻礙時,用「勢如破竹」更恰當。在強調氣勢不可抵擋時,用「勢不可當」或「銳不可當」更明確。「勢不可當」和「銳不可當」的區別在於「勢」和「銳」。強調迅猛的來勢時,宜用「勢不可當」;強調勇往直前的銳氣時,宜用「銳不可當」。「銳不可當」可與「氣勢」「勢」「來勢」一類詞配合;「勢不可當」和「勢如破竹」由於本身含有「勢」字,就不宜與之搭配。

勢如破竹—破竹之勢

這兩個成語意義相同。但語法功能不同:「破竹之勢」一般作賓語,主語;「勢如破竹」一般作定語、謂語。

勢如破竹的例句:

1、看我少棒過關斬將,勢如破竹,終於榮獲冠軍

2、你有本事就像金花姐姐一樣讓我如沐春風茅塞頓開勢如破竹啊。

3、近年公司業績成長勢如破竹,迭創紀錄。

4、這支常勝軍連戰皆捷,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5、這支軍隊乘勝追擊,長驅直入,勢如破竹。

6、偶今天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如破竹般殺到公司。

7、我打電腦玩拳王勢如破竹勝利了。

8、我軍勢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南京

9、大家寫作業的的速度勢如破竹,幾個小時就把作業消滅的煙消霧散

10、這場球賽,我隊一鼓作氣,勢如破竹,打得對手潰不成軍

11、我軍勢如破竹,銳不可當,敵人派來的幾個師也是一觸即潰

12、他們銳不可當,勢如破竹。 [2]

勢如破竹的成語接龍:

勢如破竹 > 竹頭木屑 > 屑榆為粥 > 粥少僧多 > 多多少少 > 少安勿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