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勍香镇新安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勍香镇新安村位于山西省汾西县勍香镇,现有人口1070人,243户,耕地1500余亩,退耕还林830亩,核桃经济林320亩,优质高产玉米种植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我村的支柱产业。全村秩序井然,群众生活安康,村风文明健康。[1]

中文名称: 新安村

所属地区: 山西省汾西县勍香镇

邮政区码: 031500

地理位置: 华北

面 积: 2650亩

人 口: 1070人

耕 地: 1500余亩

户 数: 243户

主要产业: 优质高产玉米种植业和交通运输业

工作打算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争取多方投资,大力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争取在2010年完成村口牌楼改造工程。继续加大力度,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提高产业经济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村级社会治安体系网络,实行群防群治,确保一方平安,保障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受干扰。关爱弱势群体,带动广大党员、村组干部想办法添措施,为贫困户、特困户、贫困党员干部找准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实行村组干部一对一帮扶;对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对考入大学的给予资助,鼓励他们早日完成学业,报效社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以新安村级活动中心、图书室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引导群众。

主要工作及成效

联系本村实际,抓住突破口,因地制宜,周密安排,分步实施,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基础设施得到长足发展。投资50万元,硬化了全村街巷主干线,硬化面积8000余平米,彻底改变了过去“睛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落后卫生状况。投资35万元,修建V型混凝土石砌排洪渠500米,彻底解决了村南山坡雨季淤泥污染村内环境的问题。这两项工程的实施为有效改变村容村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投资5万元新建街心公园1座,占地3000m。公园中心新建一座凉亭,栽植合欢、垂柳、山楂等景观树300余株,新建草坪、花坛1000m,并配备了优质的健身器材,新建了标准灯光篮球场。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为有效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投资3万元维修了新安小学。建造垃圾池4处,确定专人每天对街道进行清扫,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根除了乱倒乱扔现象。对沿街各农户的院墙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修建,使我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庄绿化再上新台阶。新安村居民依山建房,村庄周围累计发展刺槐生态林830余亩,发展核桃经济林320亩。多年来,一直坚持“山顶绿色生态‘盖帽’,山坡核桃园林‘环腰’,沟谷优质玉米‘填仓’的发展思路。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0%。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按照“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绿化要求,科学规划,见缝插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投资2万元,栽植国槐、塔柏500余株,对街道及村委会周围进行了绿化;街心公园绿化树种选择当地品种,合理搭配,既减少了投资、管理成本,又取得了理想的景致。投资6万元,在村庄四周沿等高线整成条带,栽植侧柏、塔柏等常绿树种2500株,使绿化不留任何空档,实现了乔、灌搭配,落叶常青结合,打造出了高效绿色屏障。公益设施基本配套。全村自来水、闭路、电话入户率达100%,自来水源充足,配套有800米深井一眼;投资15万元于2008年新建了村级办公场所,彻底改善了村务办公室条件;投资2万元扩建了村级卫生所,切实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投资2万元扩建了村级卫生所,切实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完成自然村东庄村实施了1.5公路沙粒路的修缮,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完成了农村农村危房4户,残疾人危房改造1户,改厨改厕21户。教育村民依法办事。全村谋求科学发展的和谐氛围蔚然成风,五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2008年度我村被汾西县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2009年被县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度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主要措施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在新农村创建过程中,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自的任务,村两委班子也有了详细的分工,使得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头有压力,正是有了大家的团结努力,才使得新农村建设有序顺利开展。

整合资源,统筹安排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的支柱产业。在今后的五年,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2个,重点对新安玉米、新安金银花、新安核桃等进行深加工,形成规模生产。创建千亩核桃经济林园,金银花种植园300亩。新安村目前村庄发展核桃经济林320亩,栽植核桃户受益最少受益2000元。五年后将发展到千亩核桃林,目标是人均一亩、户均受益。发展金银花种植300亩。改变村民传统的种植观念,发展新型种植产业。变靠天吃饭为问土地要效益。帮扶引导新安村民种植金银花,力争五年发展到300亩。相信不久,新安村将会郁郁葱葱。知识与土地合二为一,怎能不茁壮绿色的希冀,插一双科技的翅膀,怎能不描绘出摇曳多姿的奇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群众增产增收,因地制宜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富民强村的步伐。使人均收入达到1920元。

广泛参与,共建家园

村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我们新农村建设有了不歇动力,群众参与率达达100%,我村多次召开座谈会,在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之后,积极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使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广大村民引导到建设家园的人潮中。

视频

李云峰在包联村汾西县勍香镇堡落村调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