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勐佑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勐佑镇位于凤庆县城西部,距凤庆县城39公里。东与凤山镇相靠,南与三岔河、营盘镇相连,西与昌宁县勐统、温泉两乡镇毗邻,北与大寺乡交界。国土面积381.804平方公里。2002年6月28日撤乡设镇,2005年10月20日撤乡并镇。勐佑是凤庆北上昌宁、保山、西出永德、南下云县、临沧的交通枢纽中心,是连接凤庆县城与昌宁县城的桥梁和纽带。

勐佑镇位于凤庆县城西部,是临沧地区通往保山地区的西大门。全镇辖13个村民委员会,235个村民小组,8089户农户,36602人,其中农业人口35105人,非农业人口1497人,少数民族人口9371人,人口密度为138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4‰。

现有耕地面积36111亩,其中旱地22047亩,水田14064亩。有茶园面积27740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4621亩。有蔗园面积8688.24亩,其中高优蔗园5661.6亩。森林面积111629亩,森林覆盖率达26%。[1]

地理气候

全镇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海拔为北部的大干塘山2581米,最低海拔为木瓜树小河口1208米,相对高差1373米。镇政府驻地在勐佑街,海拔1496米。年平均气温16.2C0,年均降雨量1307毫米,属季风温和温润气候。顺甸河由西北向东南穿境而过,云保公路横贯其间,扁乌线、习营线贯通全镇。

资源环境

勐佑镇国土总面积381.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781亩,其中水田17942亩,旱地30839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勐佑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冬季晴朗上午,多雾笼罩;年均气温16.2℃左右,年均降雨量1307毫米,属季风性湿润气候。

境内河流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顺甸河(勐佑大河),过境河长28公里,主要支流有乌马河立达河鸡蛋寨河王家河光山河小白河等。

经济状况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豆类、荞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甘蔗、泡核桃、油菜籽、洋芋、蔬菜等。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粮、茶、畜、蔗、劳务输出、交通运输等。2002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065万元,粮食总产量1577.02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850.6元,人均占有粮食361公斤。实现财政收入229万元,支出722万元。

农村经济

勐佑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冬季晴朗上午,多雾笼罩;霜日虽少,但平均气温偏低。冬季回暖偏迟,农事节令比同海拔地区推迟15—20天。夏季雨量集中,约占年降雨量的58%。冬季雨量少,仅占年降雨量的4.3%。有利的气候条件是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水利条件较好,基本无低温冷害发生。

90年代以后,在深化农村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人民生活稳步提高。2004年,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全镇共减免农业税290多万元。2006年,农民人均总收入2075元,人均纯收入1417元,人均占有粮食442公斤。2006年末,全镇金融存款余额4074万元,其中储蓄余额3887万元,贷款余额2053万元。2007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158053172元,增6245.9万元,增长6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66元,人均增808元。全镇各项存款余额达7851万元,贷款余额达2676万元,人均储蓄存款达1615元。

特色产业

粮食产业:2007年全镇共组织调入农药30吨,化肥700吨,农膜30吨,调入水稻良种5500公斤,玉米良种11480公斤,完成水稻育秧750亩,其中旱育秧350亩。完成大小春粮豆播种面积104361亩,预计实现粮食总产2033万公斤,其中大春粮食播种面积64522亩,预计总产1545万公斤,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9809亩,实现粮食总产488万公斤,人均生产粮食443公斤,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建成高稳产农田48781亩。

茶叶产业:2007年全镇完成茶叶种植面积4330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面积870亩,累计建成高优生态茶园11643.71亩,茶园总面积达52053.98亩。完成1300亩低产茶园改造。继续抓好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管理工作,加大茶叶农残治理打假力度,确保茶叶增产、农民增收。全镇预计茶叶总产量238.97万公斤,产值8184万元,与上年相比增5634.6万元,增长221.3%。

畜牧业发展情况: 2007年全镇预计肉类总产达3080吨,实现畜牧业产值4928万元,增2626.3万元,增长114%。生猪存栏51000头,出栏23000头;大牲畜存栏18800头,出栏1800头;山绵羊存栏15400只,出栏3500只;猪瘟免疫4万头,新城疫免疫2.1万只,培育养牛重点户12户,养猪重点户50户。完成肉牛冻精改良55头,种植人工草山120亩,配合饲料推广650吨。

核桃产业:按照县政府的发展思路,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做好县政府下达我镇3万亩核桃种植任务的规划落实工作。核桃种植任务已落实到各村,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严格制定管护措施,加强现有核桃园和新建核桃基地的管理。全镇核桃面积达70940亩,其中:挂果面积2861亩,预计产量350吨,产值770万元。[2]

名胜古迹

资源有大尖山瀑布、大殿山军事基地、习谦石壁呤诗歌遗址,大落坑溶洞、勐佑大花桥等。勐佑人民勤劳善良,手艺精巧,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用白泥制成的土陶制口颇受城乡居民喜爱,手工编制的“草鼓墩”、“草鞋”,适用美观,畅销全县乃至临沧地区。据统计,勐佑现有农村实用人才1027人,其中乡镇企业人才325人,村办组成人员40人,专业大户166户,回乡知青496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丰富,行业类型齐全,有较好的开发基础。勐佑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相对较高的劳动者素质,成为凤庆县西部的经济、文化、交通重镇。

大花桥 古迹

古驿寒梅:为顺宁(凤庆)十景之一,《旧志》记载:“驿置锡铅,距城西北80里,旧有古梅数株,寒香欲透,能逢使者前来,月魄初浮,可赠客怀东去。”江西赣州府的张伟铣职居千户,随邓子龙将军平滇,以军功叙议授“驿承”之职,分守锡勐(锡铅、勐佑)二里,世萌永袭。驿承设官邸于锡铅村红梅社。现为习谦村红梅小组李国柱、李国梁、徐家兴三户宅院。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顺宁知府李文渊(满洲国监生)赋七律一首:石蹬寒莎古道斜,梅花点点映皇华。隔村临水偏疏落,卧雪挡风独聱栎。岂为题诗逢醉尉,漫因折寄失牛车。幽香触动平生癖,尽日淹留卖酒家。以赞古驿寒梅。时隔近300年,古梅仅剩数根枯节于石缝中,驿堂早已换新装。

观音寺: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在今勐佑村大寨,分前后两院,面积约三亩。据七八十岁老人口述,前院有月池、垂柳,两株柏树还有石虎守护着山门,月池里有莲花,岸边有一棵拐枣,景色很是清幽。进入二门,有“达观学识此起步,知音琴调待时弹”的大对联,雕梁画栋,宏伟壮观,观音塑像端坐莲台之上,大小佛像立在两旁,院内有万年青、金桂花、香橼、黄果……景色怡人,叫人流连忘返,当年,香火甚旺。如今,这里的地名仍叫观音寺,只是景观不再。

大殿山:四百年前顺宁府拟移府城于勐佑村大寨,并择定今大殿山作为修建玉皇大殿的地方,当时建大殿所需木材均已备齐,后因府址停迁,故留此遗址,并以此为名,沿用至今。

城门洞:传说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顺宁府将迁往今勐佑村大寨,故在大寨南约一里的山麓间修筑城门,工程即将竣工时,冬季来临,清早浓雾阻碍视线,对城防极其不利,故府址停迁。当时所筑城门土洞之处,今仍沿用其名。

柏木桥沟:在勐佑村大寨山脚。传说清初吴三桂入滇受封平西王,他居心叵测,妄想称帝,于是不顾万民的休养生息,广搜柏木准备筹建金龙宝殿,我们勐佑人民同心策定,群力将此沟两侧参天柏木砍尽并埋于沟中,以抗拒吴三桂。如今,山坍土塌之时还会有当年埋藏的柏木出现,故此沟称之为“柏木桥沟”。

岩子脚题诗石壁:习谦村岩子脚两丈多高的石岩壁上有文人诗联,据考证,是村民徐自正老人的先祖徐从圣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所书,所书七首诗联,如今有五首还很清晰。

文物

勐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能够保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已经屈指可数,比如济川桥(俗称大花桥)、习谦小花桥、勐佑汇川桥(俗称魁阁山桥)词碑。其中济川桥(俗称大花桥)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该桥建于清光绪18年(1896年),1945年被一场大水冲毁,于1948年重建,至今已走过了58年的风风雨雨,该桥过去是缅甸、镇康、永德与内地往来经商的必经之路,是地地道道的茶马古道。如今是我镇棕园、岔路、习谦、立果、翁乐、高山、勐佑几个村的人民生产生活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凤庆县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更是我镇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习谦小花桥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1948年5月改建,全长14米,宽2米,供行人、马帮往来。

地方习俗

勐佑镇少数民族中,彝族居多,有芦笙、三弦、竹笛等民乐器。特有的舞蹈有打歌,如今还盛行于讨亲嫁娶中,夜幕降临,打歌人家就摆起两张桌子,打歌人围成圈,芦笙、三弦、竹笛艺人吹起打歌调,就是村人最快乐的时候了,其中“翻身歌”、“攒两攒”等舞曲为老百姓们所喜爱。

基础设施

水利设施

库塘建设:全镇共有水利设施1045件,其中,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5座,坝塘10件,总蓄水量380万m3。投资250万元的立果绿阴塘水库,现正在建设,力争2007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沟渠建设:勐佑镇注重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全镇累计建成灌溉沟渠1623件,2975公里,灌溉面积13589亩。

五通情况

通路:全镇现有县乡油路40公里,弹石路35公里,有镇村公路285公里,村组公路421公里,镇村公路通路率达100%,村组公路通路率达85%。

通电视:全镇有线电视用户达2414户,有卫星地面接收机1934个,广播站一个,电视覆盖率达98%。

通电:勐佑镇20个村中,全部通电。有14个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改善用电户8300多户,改善率75.05%。

通电话:全镇共有程控电话机1520部,移动用户5471户。

通水:勐佑镇的饮水工程,2003年以前,解决了1000多户农户的饮水困难;2004年国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中,投资239.8万元,解决了德思里片区、勐佑片区18个村民委员会46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困难,同时解决了勐佑镇级机关饮水问题。

沼气建设使用

勐佑镇截至目前,累计建成沼气池2843口,涉及勐佑、安街、鱼塘、白岩、习谦、河东、新寨、新田、高山、立果共10个村,2007年全镇预计完成沼气池建设1210口,投资61万元,已完成1064口。

乡镇街道

勐佑街道历史悠久,境内原有三条街,即勐佑街、习谦街、岔路街。1993年,又新开茶寨街。2005年10月20日,德思里乡与勐佑镇合并之后又增加两条街,即德思里大桥街和立达街。

社会事业

人口卫生

医疗卫生设施:全镇有一个中心卫生院(勐佑中心卫生院),一个分院(德思里分院),20个村卫生室,86家私人医疗点,有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从事医疗的技术人员有179人,其中:专技人员14人,农村赤脚医生165人。有病床140张,同时,配置了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基本可解决农民就医难问题。2007年,全镇共有4343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15%。

计生服务:1989年开始,全乡6550对育龄妇女,有15对领取独生子女证。至2005年底,在全镇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办证769对,兑现资金46.3万元,计划生育政策深入民心。2006年,计划生育完成“三术”559例,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办证152对,奖励资金30.4万元。

2006年,该镇计划生育工作通过市人民政府的检查验收,达到“市级优质服务先进镇”标准。2007年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在保持“市级优质服务先进镇”称号的基础上,强化镇村两级宣传员的教育管理,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计生宣传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县级计生职能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持之以恒的抓好农村人口奖、优、免、补政策的落实,年内争取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文化教育

镇共有65所学校,其中:1所中学(勐佑初级中学);2所九年制中心校(习谦九年制中心校和德思里九年制中心学校);1所九年制中心学校(勐佑六年制中心学校);62所小学(含26所完小、9所村小、27个校点)。有教学班236个,其中:小学教学班199个,中学教学班37个。有在校生6623人,其中:学前班579人,小学生4022人,初中生2022人。有教职工410人,其中:小学教师286人,初中教师124人。全镇中小学占地面积18.36万平方米。其中:小学占地13.69万平方米,中学占地4.6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9895平方米,其中:小学25971平方米,中学13924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58.89万元,其中:初中555.55万元,小学903.34万元。我镇在中小学建筑面积中砖混结构以上有21875平方米,占建筑面积的54.83%。全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97.89万元,新建、扩建校舍2115.06平方米,修缮改造校舍2800.9平方米。配备各类教育教学设备56套,其中:远程教育设备模式一28套、模式二16套、模式三2套。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相关视频

凤庆县红十字会联合多部门到勐佑镇慰问考取北京大学贫困学子王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