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勐养镇

增加 25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基本概况==
'''勐养镇'''地处景洪市中北部,东经100度53分42秒,北纬22度5分30秒,距景洪市政府驻地14公里。东与基诺族乡和勐腊县象明乡毗连,南靠 [[ 景洪镇 ]] ,北壤景讷乡、大渡岗乡,西与勐海县勐宋乡隔江相望。总面积688.5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20.5摄氏度,最高气温38.9摄氏度,最低气温1.4摄氏度,平均海拔745米,全镇最高海拔1633米,最低海拔550米,年平均降雨量934.1毫米,土壤以砖红壤和茨红壤为主,厚度100厘米,有机含量1%至1.5%。勐养镇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全年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土地肥沃, 雨量充沛,交通方便,适应发展稻谷,冬季作物和茶叶、橡胶、水果等亚热带经济作物。镇政府所在地交通地理呈“Y”字型,是全国内地通往西双版纳州及泰国、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要塞。境内有一个69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AAAA”旅游景点—西双版纳野象谷,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种,森林覆盖率达70%。
2 ''' 人口分布 编辑  2010年,全镇总人口15519人(不含农场人口),总人口中有女性7762人,农村人口13646人,少数民族14374人,少数民族中有傣族8078人,彝族1293人,基诺族1902人,布朗族2474人。坝区21个村小组,半山区11个村小组,山区23个村小组,坝区人口11643人,占总人口的75%,山区人口3876人,占总人口的25%,密度每平方公里2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
3经济状况编辑  勐养镇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等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橡胶、茶叶、西瓜、东升南瓜,甜脆玉米、台湾青枣、香蕉等经济作物。积极发展养牛、蛇鸟、野猪等大牲畜。2010 2010 年,全镇 有耕地面积34706亩 总人口15519人(不含农场人口) 总人口 水田22377亩 有女性7762人 ,农 作物播种面积49149亩 村人口13646人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39353亩,总产量13038吨,农 少数 族14374 均占有粮955公斤。水果年产量4815吨 比上年增3970吨,蔬菜年产量1758吨,比上年减602吨,橡胶107447亩,其 少数民族 开割39367亩 有傣族8078人 干胶产量3214吨 彝族1293人 比上年增90吨 基诺族1902人 砂仁3896亩 布朗族2474人。坝区21个村小组 收获1990亩 半山区11个村小组 产量10吨 山区23个村小组 比上年减5吨 坝区人口11643人 茶叶4934亩 占总人口的75% 产量82吨 山区人口3876人 大牲畜存栏720头 占总人口的25% 生猪存栏13562头 密度每平方公里22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ref>[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68313_1 勐 鱼1719亩,年产量283吨。镇] </ref>
  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12957万元,(不包括农场)按当年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7255万元,增长27.1%,第二产业829万元,增长2.4%,第三产业4873万元,增长.4%,其比例为56:6:38,农村 == 经济 总收入122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96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925万元、552元;财政收入1909万元,财政支出840万元;有乡镇企业322个,从业人员1455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6863万元,比上年增加7241万元。状况==
4基础设施编辑    勐养镇充分利用 交通 设施便捷等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橡胶、茶叶、西瓜、东升南瓜,甜脆玉米、台湾青枣、香蕉等经济作物。积极发展养牛、蛇鸟、野猪等大牲畜。2010年,全镇有耕地面积34706亩,其中水田22377亩,农作物播种面积49149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39353亩,总产量13038吨,农民人均占有粮955公斤。水果年产量4815吨,比上年增3970吨,蔬菜年产量1758吨,比上年减602吨,橡胶107447亩,其中开割39367亩,干胶产量3214吨,比上年增90吨,砂仁3896亩,收获1990亩,产量10吨,比上年减5吨,茶叶4934亩,产量82吨,大牲畜存栏720头,生猪存栏13562头,养鱼1719亩,年产量283吨。
  勐养镇是思小、小磨、勐景高速公路的联接点 2010年 属于陆路交通要塞,因而 全镇 交通便捷。镇上有 生产总值12957万元,(不包括农场)按当年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4%,其中:第 个正规的、设施较为完善的车站。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产业7255万元,增长27.1% 至2007年 第二产业829万元,增长2.4% 全镇55个 第三产业4873万元,增长.4%,其比例为56:6:38,农 经济总收入12290万元,农 小组实现通路率100%。2007 人均纯收入4496元,分别比上 投入134.6 增加2925万元、552元;财政收入1909 万元, 修复纳蚌小学至江边村小组 财政支出840万元;有 村公路16公里 镇企业322个,从业人员1455人 修复农场22队至纳蚌村小组 村公路4.5公里 镇企业营业收入16863万元,比上年增加7241万元
  水利 ==基础 设施==
  至2007年,镇区有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450立方米,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全镇有小I型水库1座;曼么耐水库,小II型水库4座:曼戈龙水库、回亚麻水库、回广水库、曼乐坝水库,总蓄水量121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3227亩。全镇已有55个村小组 '''交 自来水,通自来水率为100%。2007年新建人畜饮水工程7件、小型水利工程10件,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田间道路水沟配套2条1.2公里,加强了曼么耐水库左右干渠的岁修和南养河治理。设施'''
   勐养镇是思小、小磨、勐景高速公路的联接点,属于陆路交 要塞,因而全镇交通便捷。镇上有一个正规的、 设施较为完善的车站。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至2007年,全镇55个村民小组实现通路率100%。2007年投入134.6万元,修复纳蚌小学至江边村小组乡村公路16公里,修复农场22队至纳蚌村小组乡村公路4.5公里。
  至2007年,电话装机总量2652户,移动电话机站覆盖全镇,小灵通机站覆盖镇区,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3%,农村电话覆盖率100%。拥有电话2161部,手机(含小灵通)2278部。'''水利设施'''
   至2007年,镇区有水厂一座,日 电设施水能力450立方米,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全镇有小I型水库1座;曼么耐水库,小II型水库4座:曼戈龙水库、回亚麻水库、回广水库、曼乐坝水库,总蓄水量121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3227亩。全镇已有55个村小组通自来水,通自来水率为100%。2007年新建人畜饮水工程7件、小型水利工程10件,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田间道路水沟配套2条1.2公里,加强了曼么耐水库左右干渠的岁修和南养河治理。
  至2007年,全镇有变电站1座,变压器141台,装机容量4000千伏安,2007年拥有供电户数3550户。全镇55个村小组中 ''' 电53个,通电率为96.4%。讯设施'''
   至2007年,电话装机总量2652户,移动电话机站覆盖全镇, 灵通机站覆盖 配套设施区,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3%,农村电话覆盖率100%。拥有电话2161部,手机(含小灵通)2278部。
  2007年建设进镇二级辅助线和象树路商业门面,完成了勐养垃圾场、客运站、集贸市场及商业门面、 ''' 销社商业购物市场的建设。同时重点搞好绿化工程、沿街房屋改造、道路硬化工程,并实现了“一路一色”,“一街一景”,城镇各项 设施 得到发展。'''
5文化教育编辑   勐养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截 至2007年 有1466名学生得到享受 全镇有变电站1座 兑现补助资金26万元 变压器141台 “两基”成果得到巩固。 装机容量4000千伏安,2007年拥 中学1所,在校生1291人,入学率83%,辍学率1.5%,巩固率98.5%,教职工110人 供电户数3550户 全镇55个村 学1所 组中通电53个 在校生2327人,入学率100%,辍学率0.04%,巩固率99通电率为96.964% ,教职工179人
  截至2007年,全 '''小城 有26个村小组建有文化活动场地的,农村业余文艺队32支,农村篮球场8块,群众文化生活日趋活跃。配套设施'''
6卫生医疗编辑  2007 2007 勐养 建设进 继续完善乡村卫生设施 二级辅助线 条件 象树路商业门面 有卫生院1个,床位24张,卫生技术人员29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 完成了勐养垃圾场、客运站、集贸市场及商业门 实施,全镇参合率达到了94%,发放救助资金4.35万元 、供销社商业购物市场的建设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同时重点搞好绿化工程、沿街房屋改造、道路硬化工程 认真落 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 现了“一路一色”, 奖优免补 一街一景 政策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之内 城镇各项设施得到发展
7社会保障编辑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至2007年,全镇共有农村“五保户”21户、农村“低保”56户130人,城镇低保125户277人。城镇低保户累计发放达1455户30.22万元,农村发放救济粮5000公斤,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72户5.4万元,帮助特困户建房3户建筑面积250㎡,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保障。==文化教育==
   勐养镇 曼掌村冬季玉米获丰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截至2007年底,有1466名学生得到享受,兑现补助资金26万元,“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有中学1所,在校生1291人,入学率83%,辍学率1.5%,巩固率98.5%,教职工110人。小学1所,在校生2327人,入学率100%,辍学率0.04%,巩固率99.96%,教职工179人。
  2008 截至2007 年, 勐养 国民生产总值实现9970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5266万元;第二产业761万元;第三产业3943万元;其比例为53:8:39,农 有26个 经济总收入7084万元 小组建有文化活动场地的 比上年增长29%; 民人均纯收入3459元,比2007年增加373万元;增长12%;财政收入745万元,同比增长301.62%;有乡镇企业184个,从 人员1158人 余文艺队32支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8014万元 农村篮球场8块 比2007年增加3366万元 群众文化生活日趋活跃
  2007年,全镇 '''卫 产总值8982万元,(不包括农场)按当年价格计算,比2006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5016万元,增长22.7%,第二产业743万元,增长2.6%,第三产业3223万元,增长1.8%,其比例为56:8:36,农村经济总收入54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2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986.62万元、193元;财政收入247万元,财政支出531万元。医疗'''
  全 2007年勐养 继续完善 镇企业249个 村卫生设施和条件 其中橡胶加工企业2个,茶叶加工企业2 有卫生院1 个, 木材加工企业1个 床位24张 粮食加工企业4个;第三产业企业211个,个体工商211户,从业 卫生技术 口1290 员29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施 ,全镇 个体注册 参合率达到了94%,发放救助 金超过120 金4.35 万元 。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191万元,同比增长35.4%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乡镇企 认真落实农 营业收入12657万元 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 比上年 人口自然 加3341万元,同比增长33长率控制在5.5% 8‰之内 <ref>[http://tianqi.moji.com/liveview/picture/72228258 勐养 发展中以商贸餐饮娱乐为重点的批发零售市场繁荣,发展较快。] </ref>
  镇农建情况==社会保障==
  在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至2007年 勐养 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等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橡胶、茶叶、西瓜 共有农村“五保户”21户 东升南瓜,甜脆玉米、台湾青枣、香蕉等经济作物,积极发展养牛、鸵鸟、野猪等大牲畜,建立了石斛种植基地,并尝试发展花卉、苗圃等产业。逐步形成山区以种植橡胶、茶叶为主,坝区以种植粮食和冬季农产品为主的 农村 经济产业区 “低保”56户130人 努力打造冬季农产品生产重 。2007年,全 低保125户277人。城 有耕地面积19084亩,其中水田14497亩 低保户累计发放达1455户30.22万元 ,农 作物播种面积36972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27406亩,总产量8975吨,农民人均占有粮687 村发放救济粮5000 公斤 。水果年产量1463吨 比上年增555吨,蔬菜年产量1594吨,比上年减133吨,橡胶53182亩,其中开割30172亩,干胶产量3109吨,比上年增119吨,砂仁4758亩,收获2447亩,产量13.4吨,比上年减2.9吨,茶叶4806亩,产量114.6吨,大牲畜存栏809头,同比减少20.7%,出栏539头,同比增长0.4%; 发放农村最低 猪存栏8836头,同比减少7活保障金672户5.4% 万元 出栏7829头,同比减少14%;农禽存笼73079羽,同比减少3.5%,出笼88469只,同比减少3.5%;上市肉蛋687.6吨,同比减少3.2%。全镇水产养殖 帮助特困户建房3户建筑 积1754亩 积250㎡ 产量335吨,同比增加3.1 %,城镇市场肉蛋供给充足,水产品丰富 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保障
8基础建设编辑   ''' 勐养镇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思小公路、小磨公路、景洪白塔电站建设重大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镇55个 曼掌 民小组,建有沼气池340个,已通公路55个,通电53个,通自来水55个,通电话53个(包括无线电话),拥有电话2351部,手机(含小灵通)3463部。有私家车52辆,有摩托车3292辆,拖拉机1887辆。冬季玉米获丰收'''
  1、交通设施: 2008年, 勐养镇 是思小、小磨、勐景高速公路的联接点,属于陆路交通要塞,因而全镇交通便捷 国民生产总值实现9970万元,同比增长10% 镇上有 其中:第 个正规的、设施较为完善的车站。乡 产业5266万元;第二产业761万元;第三产业3943万元;其比例为53:8:39,农 公路四通八达 经济总收入7084万元 全镇55个村 比上年增长29%;农 小组实现通路率100人均纯收入3459元,比2007年增加373万元;增长12% ;财政收入745万元 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2008年完成大河边、跳坝河、昆格村委会通达工程及村内水泥路等工程 同比增长301.62%;有乡镇企业184个 全年共完成砂石路58公里 从业人员1158人 完成村内水泥路9600米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8014万元 极大的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比2007年增加3366万元
  2、水利设施: 2007年,全 区有水厂 生产总值8982万元,(不包括农场)按当年价格计算,比2006年增长12.6%,其中:第 产业5016万元,增长22.7% 日供水能力450立方米 第二产业743万元,增长2.6% 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第三产业3223万元,增长1.8% 。全镇有小I型水库1座;曼么耐水库 ,其比例为56:8:36,农村经济总收入5457万元 小II型水库4座:曼戈龙水库、回亚麻水库、回广水库、曼乐坝水库 农民人均纯收入3062元 总蓄水量1212 分别比上年增加1986.62万元、193元;财政收入247 立方米 有效灌溉面积13227亩。全镇已有55个村小组通自来水,通自来水率为100% 财政支出531万元
  3、供电设施: 全镇有 变电站1座 乡镇企业249个 变压器141台 其中橡胶加工企业2个 装机容量4000千伏安,2008年拥有供电户数3727 茶叶加工企业2个,木材加工企业1个,粮食加工企业4个;第三产业企业211个,个体工商211 ,从业人口1290人 ,全 镇55 村小组已全部通电 体注册资金超过120万元。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191万元,同比增长35.4%,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2657万元,比上年增加3341万元 通电率为100同比增长33.5% 。城镇发展中以商贸餐饮娱乐为重点的批发零售市场繁荣,发展较快
9教育编辑  勐养 ''' 有中学1所(含高中),即景洪市三中,占地56449平方米,校舍总面 积10741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2万元。在校学生1470人,其中初、高中生480人,小学生990人。中学教职工11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2人,中级职称教师43人。中心小学1所,含13个教学点(其中有6个村完小),占地157094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9764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64.9万元,在校学生2537人,共有教职工17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70人。勐养镇分别于1996年和2006年顺利完成“普九”和“普实”工作,使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农建情况'''
   在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 勐养镇 坚持教育 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等区位 势,大力 发展 战略 橡胶、茶叶、西瓜、东升南瓜 不断加 甜脆玉米、台湾青枣、香蕉等经济作物,积极发展养牛、鸵鸟、野猪等 教育投入 牲畜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1466名学 建立了石斛种植基地,并尝试发展花卉、苗圃等产业。逐步形成山区以种植橡胶、茶叶为主,坝区以种植粮食和冬季农产品为主的农村经济产业区,努力打造冬季农产品 得到享受 产重镇。2007年 兑现补助资金26万元 全镇有耕地面积19084亩 “两基”成 其中水田14497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6972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27406亩,总产量8975吨,农民人均占有粮687公斤。水 得到巩固。有 年产量1463吨,比上年增555吨,蔬菜年产量1594吨,比上年减133吨,橡胶53182亩,其 学1所 开割30172亩,干胶产量3109吨,比上年增119吨,砂仁4758亩,收获2447亩,产量13.4吨,比上年减2.9吨 在校生1291人 茶叶4806亩,产量114.6吨,大牲畜存栏809头,同比减少20.7%,出栏539头 入学率83同比增长0.4% ;生猪存栏8836头 辍学率1同比减少7.54%,出栏7829头,同比减少14% ;农禽存笼73079羽 巩固率98同比减少3.5%, 教职工110人。小学1所 出笼88469只 在校生2327人,入学率100同比减少3.5% ;上市肉蛋687.6吨 辍学率0同比减少3.042% 。全镇水产养殖面积1754亩 巩固率99产量335吨,同比增加3.961 %, 教职工179人 城镇市场肉蛋供给充足,水产品丰富 <ref>[https://www.sohu.com/a/442898897_120054246 勐养镇] </ref>
  勐养镇芒回小学==基础建设==
   勐养镇 芒回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和全面建设 康社会,以及思小公路、小磨公路、景洪白塔电站建设重大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镇55个村民小组,建有沼气池340个,已通公路55个,通电53个,通自来水55个,通电话53个(包括无线电话),拥有电话2351部,手机(含小灵通)3463部。有私家车52辆,有摩托车3292辆,拖拉机1887辆。
  芒回村 交通设施:勐养镇是思小、小磨、勐景高速公路的联接点, 半山半坝 于陆路交通要塞 因而全镇交通便捷。镇上有 一个 多民族杂居 正规的、设施较为完善 行政 车站。乡 委会,主要民族有汉族、傣族、阿昌族等 公路四通八达 ,全 村有9 镇55 个村民小组 ,403户 实现通路率100% 总人口1830人。其中阿昌族人口768人,占全 基本实现了 总人口的42%,傣族人口约占全 总人口的38%,汉族人口约占全 通路。2008年完成大河边、跳坝河、昆格 总人口的20%。全 委会通达工程及 有总耕地面积2490亩 内水泥路等工程 人均口粮360 全年共完成砂石路58 里,完成村内水泥路9600米 人均收入1120元 极大的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芒回村现 水利设施:镇区 两所小学,芒回小学和芒坎小学。芒回小学创办于1954年 水厂一座 学校占地面积3801.18平 日供水能力450立 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951平方米,现危房472平方米(D级) 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全镇 教职工7人(临时工2人)。获大专文凭的6人,初中1人 小I型水库1座 在校学生123人 曼么耐水库 昌族学生68人 小II型水库4座:曼戈龙水库、回亚麻水库、回广水库、曼乐坝水库 傣族学生31人,汉族学生24人;7个教学班(含一个学前班在校2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芒坎小学创办于1969年,学校占地面积1720平 总蓄水量1212万立 方米, 校舍占地 有效灌溉 积502平方米,危房面积263平方米(D级) 积13227亩 有教职工3人,专科学历3人,三 全镇已有55 教学班 村小组通自来水 在校学生52人,有昌族学生13人,傣族学生10人,汉族学生29人,适龄儿童入学 通自来水 达100为100%。
10特色产业编辑   1、橡胶、茶叶供电设施:全镇有变电站1座,变压器141台,装机容量4000千伏安,2008年拥有供电户数3727户,全镇55个村小组已全部通电,通电率为100%。
  2008年,勐养镇全镇有橡胶面积60852亩,其中开割35149亩,干胶产量2611吨,比上年减少379.4吨。有茶叶面积5146亩,采摘面积3649亩,茶叶产量达90.2吨,比上年减13.1吨。橡胶和茶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现我镇有橡胶和茶叶加工企业各4个。 2、冬季作物==教育==
   勐养镇 有中学1所(含高中),即 景洪市 冬季农业开发主要乡镇之一 三中,占地56449平方米,校舍总面 积10741平方米 近年来有许多新品种不断引入 固定资产总值272万元 同时鼓励广大农户大胆走出镇门 在校学生1470人,其中初 市门和国门 高中生480人,小学生990人。中学教职工11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2人,中级职称教师43人。中心小学1所,含13个教学点(其中有6个村完小) 到外地发展冬季作物 占地157094平方米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订单农业 校舍总面积19764平方米 打好特色品牌。2008年冬季农业 固定资 值768总值464.31 9 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校学生2537人,共有教职工17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70人 。勐养镇 分别于1996年和2006年顺利完成“普九”和“普实”工作,使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 主要特色产品有甜脆玉米、小甜瓜、小西瓜、东升南瓜等 巩固
  3、热带水 勐养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1466名学生得到享受,兑现补助资金26万元,“两基”成 得到巩固。有中学1所,在校生1291人,入学率83%,辍学率1.5%,巩固率98.5%,教职工110人。小学1所,在校生2327人,入学率100%,辍学率0.04%,巩固率99.96%,教职工179人。
   ''' 勐养镇 充分利用气候和地理优势,发展热带水果产业,主要热带水果品种有:台湾青枣、香蕉、木瓜、 果、柚子等。回小学'''
  科技兴农芒回村属半山半坝,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行政村委会,主要民族有汉族、傣族、阿昌族等,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403户,总人口1830人。其中阿昌族人口76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2%,傣族人口约占全村总人口的38%,汉族人口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0%。全村有总耕地面积2490亩,人均口粮360公斤,人均收入1120元。
  2008 芒回村现有两所小学,芒回小学和芒坎小学。芒回小学创办于1954 年, 勐养镇加 学校占地面积3801.1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51平方米,现危房472平方米(D级)。现有教职工7人(临时工2人)。获 科技培训力度。全年以橡胶割胶技术培训为主 专文凭的6人 广泛开展各项科技培训工作 初中1人 培训农民胶工割胶技术以及白粉病防治技术10132 在校学生123人,昌族学生68人,傣族学生31 共使用硫磺粉84吨 汉族学生24人;7个教学班 其中政 府补助39.75吨 含一个学前班在校28人 。适龄儿童 机械703台次,出动防治 学率达100%,芒坎小学创办于1969年,学校占地面积1720平方米,校舍占地面积502平方米,危房面积263平方米(D级)。有教职工3 员3547 ,专科学历3 次,投入防治资金593940元,全镇橡胶白粉病防治达10.26万亩,橡胶增产增收培训7000 ,三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 次,茶叶管理技术培训15期1500 ,有昌族学生13 次,山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2985 ,傣族学生10 次,坝区冬季作物种植管理技术培训2400 ,汉族学生29 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适龄儿童入学 达到50达100%。<ref>[http://hld.wenming.cn/syjj/dfcz/zq/201512/t20151218_3031234.shtml 勐养镇] </ref>
11资源条件编辑  土地资源:全镇国土面积688.5平方公里,已利用的土地面积358272亩,占总面积的31%。有耕地19084亩,其中:水田14497亩,占76%;旱地4587亩,占24%。==特色产业==
  水资源 :属澜沧江水系,全境有大小河流11条,地表水量达到2亿立方米。橡胶、茶叶
  气候资源: 2008 平均气温20.5摄氏度 平均海拔745米, 勐养镇全镇有橡胶面积60852亩,其中开割35149亩,干胶产量2611吨,比上 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 减少379.4吨 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有茶叶面积5146亩 全年阳光充足 采摘面积3649亩 茶叶产 充沛 达90.2吨,比上年减13.1吨 橡胶和茶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现我镇有橡胶和茶叶加工企业各4个。 2、冬季作物
  生物资源:全 勐养镇是景洪市冬季农业开发主要乡 森林覆盖率达70% 之一 有78万亩 近年来有许多新品种不断引入。同时鼓励广大农户大胆走出镇门、市门和 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中国少有的热带、亚热带雨林 到外 带;境内有1700 发展冬季作物,积极发展 多种 动植物 经营和订单农业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打好特色品牌。2008年冬季农业产值768.31万元,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种 为农民增加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勐养镇的主要特色产品有甜脆玉米、小甜瓜、小西瓜、东升南瓜等
  旅游资源:辖区内有西双版纳野象谷、象树公园两个旅游景点。'''热带水果'''
  民族文化资源 居住着傣、彝、基诺、布朗、哈尼、汉等13 勐养镇充分利用气候和地理优势,发展热带水果产业,主要热带水果品 民族共15124人,少数民族中 傣族11187人,占总人口的73.9%。各民族的服饰 :台湾青枣 饮食 香蕉 舞蹈 木瓜 文字 芒果 节日 柚子 都独具特色
  300多年的古茶树'''科技兴农'''
2008年,勐养镇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年以橡胶割胶技术培训为主,广泛开展各项科技培训工作;培训农民胶工割胶技术以及白粉病防治技术10132人次,共使用硫磺粉84吨(其中政    府补助39.75吨)投入机械703台次,出动防治人员3547人次,投入防治资金593940元,全镇橡胶白粉病防治达10.26万亩,橡胶增产增收培训7000人次,茶叶管理技术培训15期1500人次,山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2985人次,坝区冬季作物种植管理技术培训2400人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勐养镇 新古茶树资源] </ref>
  西双版纳州有着近十万亩的野生乔木古茶树,景洪市辖区内古茶树的分布 面积较少,据统计有8500多亩,其主要分布在基诺乡、勐龙镇、允景洪街道办、勐旺乡、景讷乡等乡镇。勐养镇历史上没有古茶树的记载和统计。农业局胶茶办最近得知勐养镇昆满村骑马山有一片约7亩的古茶树林地的消息后,为考证勐养镇是否有古茶树的分布和合理保护开发这一生态 == 资源 。景洪市农业局副局长、茶胶办副主任徐忠带领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勐养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保护所技术人员等11人,对勐养镇昆满村骑马山的古茶树林地进行了实地考证调查。条件==
  经调查考证 土地资源:全镇国土面积688.5平方公里 勐养镇昆满村骑马山确存有一片约为7亩多 已利用 古茶树林 面积358272亩 树龄约300年,初步统计约有400多棵,为人工栽培型,后荒弃成野生生长状态 占总面积的31% 在古茶树林地周边 有耕地19084亩 因成熟种子向四周散落后 其中:水田14497亩 周边野生繁殖的茶树树龄约100年。据技术人员实测后,人工栽培的古茶树株高约3米,树围粗约118厘米,树冠约5米。周边野生繁殖的最大茶树高约16.5米,树围粗约82厘米 占76%;旱地4587亩 树冠约9米 占24%
12民风编辑   傣族的“泼 节”、哈尼族的“嘎汤帕”、拉祜族的“拉祜扩”、基诺族 资源 的“特懋克”等民族节日,以及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服饰和民居建筑,反映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傣族的“泼 :属澜沧江 节”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同时傣民族具 全境 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大小河流11条 而勐养镇的傣族还包括汉傣、 地表 傣、花腰傣,他们都各具特点。以热带雨林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民族风情是勐养镇突出的特色 量达到2亿立方米
  勐养镇“赶摆”仪式气候资源:年平均气温20.5摄氏度,平均海拔745米,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全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景洪市勐养 生物资源:全 举行了傣历新年节庆祝活动。赶摆场上 森林覆盖率达70% 勐养镇的各族群众与傣族同胞 有78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身着节日 是中国少有 盛装 热带、亚热带雨林地带;境内有1700多种动植物 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庆祝活动 ,村民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婀娜柔美的傣族舞蹈在赶摆场上轮番上演,明亮清脆的原生态赞哈在赶摆场上空回荡。各 小吃摊前,早已宾客满座,人们 边品尝傣 级保护动物9种,国 人的传统美味小吃,一边欣赏着精彩的节目。正午时分,一支支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的高升呼啸着冲上蓝天,人们和着镘锣声,敲着象脚鼓,跳起团结舞,赶摆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二级保护动物18种
  赶摆旅游资源:辖区内有西双版纳野象谷、象树公园两个旅游景点。
   民族文化资源 居住着 族“泼水节”的主要内容有采花 浴佛 彝、基诺、布朗 泼水 哈尼 赛龙舟和赶摆。前几项一看便知。采花就是采花 汉等13种民族共15124人 泼水就是泼水 少数民族中有傣族11187人 浴佛是什么?虽然深涩了一点,但一想,便知就是用清水淋浴佛像,至于赛龙舟,那就更不用说了 占总人口的73.9% 唯“赶摆”难懂,许多人会认为大概就如北方 各民族 赶墟 服饰、饮食、舞蹈 赶集或南方的 赶场 文字 赶街吧,傣族人不过叫做赶摆而已 节日等都独具特色
  傣族人“赶摆”的涵盖面,远比集市贸易要宽泛得 300 ,它不仅仅是集祭祀、集会、百艺、商贸于一体 庙会,因为庙会只是众多节日中的一种,而傣族的节日,尽管名目繁多,却大都叫做“摆”,如摆爽南(泼水节)、摆干朵、摆帕拉、摆拉罗、摆汗尚、摆奘、摆斋等等,而参加这些活动,则都叫做赶摆。古茶树
  傣族“摆”的时间长短,一般根据各地有影响的较大奘房(寺庙)的多少而定,很有点轮流坐庄的味道。常规是一个奘房赶一个摆。如芒市,较大的奘房在风平、尖山、广母、芒幸、奘相、奘茂、奘喊七处,故芒市的摆就得7 天,而瑞丽、盈江、陇川、梁河,则赶摆3 至5 天。勐养镇新古茶树资源
  傣族“泼水节”西双版纳州有着近十万亩的野生乔木古茶树,景洪市辖区内古茶树的分布 面积较少,据统计有8500多亩,其主要分布在基诺乡、勐龙镇、允景洪街道办、勐旺乡、景讷乡等乡镇。勐养镇历史上没有古茶树的记载和统计。农业局胶茶办最近得知勐养镇昆满村骑马山有一片约7亩的古茶树林地的消息后,为考证勐养镇是否有古茶树的分布和合理保护开发这一生态资源。景洪市农业局副局长、茶胶办副主任徐忠带领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勐养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保护所技术人员等11人,对勐养镇昆满村骑马山的古茶树林地进行了实地考证调查。
  泼水节(Songkran Festival),4月13日至4月16日 经调查考证 是傣族、德昂族 勐养镇昆满村骑马山确存有一片约为7亩多的古茶树林地,树龄约300年,初步统计约有400多棵,为人工栽培型,后荒弃成野生生长状态。在古茶树林地周边,因成熟种子向四周散落后,周边野生繁殖的茶树树龄约100年。据技术人员实测后,人工栽培的古茶树株高约3米,树围粗约118厘米,树冠约5米。周边野生繁殖的 的传统节日 茶树高约16.5米,树围粗约82厘米,树冠约9米 <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IE0E85F0514CFJG.html 勐养镇] </ref>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民风==
   傣族的“ 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拉祜族的“拉祜扩”、基诺族 的“特懋克”等民族节日,以及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服饰和民居建筑,反映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傣族的“泼水节”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同时傣民族具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勐养镇的傣族还包括汉傣、水傣、花腰傣,他们都各具特点。以热带雨林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民族风情是勐养镇突出的特色。
  泼水节,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傣语称之为 '''勐养镇 麦日 赶摆 ,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称之为“恼日(空日)”,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仪式'''
  泼水 景洪市勐养镇举行了傣历新年 另一项引人注目的 庆祝 活动 是划龙舟 。赶摆场上 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 勐养镇的各族群众与 傣族 同胞,身着节日的盛装,共同迎接 新年的 第三天 到来。在庆祝活动中 村民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婀娜柔美的 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 族舞蹈在赶摆场上轮番上演 节日 明亮清脆 气氛达到了高潮 原生态赞哈在赶摆场上空回荡 穿 各家小吃摊前,早已宾客满座,人们一边品尝傣家人的传统美味小吃,一边欣赏 精彩的 日盛装 目。正午时分,一支支祈盼来年风调雨顺 群众 高升呼啸着冲上蓝天,人们和着镘锣声,敲着象脚鼓,跳起团结舞,赶摆场成了 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赶摆'''
13设施编辑   2007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1万元,同比增长6%。其中:城镇建设投资301万元,同比增长27%, 傣族“泼水节”的 主要 完成昆洛老路城镇段 内容有采花、浴佛、泼水、赛龙舟 金税路的沥青硬化工程以及全镇街道的绿化 赶摆。前几项一看便知。采花就是采花,泼水就是泼水 完成供 销社商业购物市场工程建设;农村建设主要完成曼 浴佛是什 耐水库左右干渠配套 ?虽然深涩了一点,但一想 小型 便知就是用清 利完成21件 淋浴佛像 人畜饮水8件 至于赛龙舟 桥涵2座等共投入资金322.6万元 那就更不用说了 发放 一折通”2701户 赶摆”难懂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3万 人会认为大概就如北方的赶墟、赶集或南方的 赶场、赶街吧 综合直补资金39万元,补贴农业机械购置金23台7.2万元。发放能繁母猪补贴677户872头,并将872头母猪纳入能繁母猪保险范围 傣族人不过叫做赶摆而已
  全年各项科技培训工作广 傣族人“赶摆”的涵盖面,远比集市贸易要宽 开展 得多 培训农民胶工3658人次 它不仅仅是集祭祀、集会、百艺、商贸于一体的庙会,因为庙会只是众多节日中的一种,而傣族的节日 培训茶叶 理技术2 800人次 名目繁多,却大都叫做“摆” 山区生猪养殖技术1224人次 如摆爽南(泼水节)、摆干朵、摆帕拉、摆拉罗、摆汗尚、摆奘、摆斋等等 坝区冬季作物种植管理技术2127人次 而参加这些活动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则都叫做赶摆
  2007年勐养镇继续完善乡村卫生设施和条件 傣族“摆”的时间长短 一般根据各地 卫生院1 影响的较大奘房(寺庙)的多少而定,很有点轮流坐庄的味道。常规是一 ,床位24张,卫生技术人员29人 奘房赶一个摆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施 如芒市 全镇参合率达到了94% 较大的奘房在风平、尖山、广母、芒幸、奘相、奘茂、奘喊七处 发放救助资金4.35万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故芒市的摆就得7 天 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 而瑞丽、盈江、陇川、梁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之内 则赶摆3 至5 天
  镇领导下乡检查工作'''傣族“泼水节”'''
  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泼水节(Songkran Festival),4月13日至4月16日 科技、法制 是傣族 文化“三下乡”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德昂族最盛大 精神文化需要,同时不断加快推动文化设施建设。全镇有26个村小组建有文化活动场地的,农村业余文艺队32支,农村篮球场8块,群众文化生活 传统节 趋活跃。电视、电话覆盖率分别为90.3%和100%
  社会保障制 泼水节源于印 不断完善 全镇共有农村“五保户”21户、农村“低保”56户130人,城镇低保125户277人 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 城镇低保户累计发放达1455户30.22万元 其后 农村发放救济粮5000公斤 为佛教所吸收 发放农村最低生 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 保障金672户5.4万元 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 帮助特困户建房3户建筑面积250m2 然后互相泼水 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得 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 保障 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傣语称之为“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称之为“恼日(空日)”,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ref>[http://laojiacn.com/show-197-6216-1.html 勐养镇] </ref>  ==设施== 2007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1万元,同比增长6%。其中:城镇建设投资301万元,同比增长27%,主要完成昆洛老路城镇段和金税路的沥青硬化工程以及全镇街道的绿化,完成供 销社商业购物市场工程建设;农村建设主要完成曼么耐水库左右干渠配套,小型水利完成21件,人畜饮水8件,桥涵2座等共投入资金322.6万元。发放“一折通”2701户,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3万多元,综合直补资金39万元,补贴农业机械购置金23台7.2万元。发放能繁母猪补贴677户872头,并将872头母猪纳入能繁母猪保险范围。 全年各项科技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培训农民胶工3658人次,培训茶叶管理技术2 800人次,山区生猪养殖技术1224人次,坝区冬季作物种植管理技术2127人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2007年勐养镇继续完善乡村卫生设施和条件,有卫生院1个,床位24张,卫生技术人员29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施,全镇参合率达到了94%,发放救助资金4.35万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之内。 '''镇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法制、文化“三下乡”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不断加快推动文化设施建设。全镇有26个村小组建有文化活动场地的,农村业余文艺队32支,农村篮球场8块,群众文化生活日趋活跃。电视、电话覆盖率分别为90.3%和100%。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全镇共有农村“五保户”21户、农村“低保”56户130人,城镇低保125户277人。城镇低保户累计发放达1455户30.22万元,农村发放救济粮5000公斤,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72户5.4万元,帮助特困户建房3户建筑面积250m2,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保障。     勐养镇曼戈龙、思茅寨、曼洪、曼卡、曼掌、曼么耐等7个村小组先后被列入景洪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除上级部门的直接补助外,各村群众攻坚克难,投工投劳自筹资金,掀起了村寨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极大地改善了道路、卫生、饮水等条件。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ref>[https://m.jqw.com/baoxian/item-1822140.html 勐养镇] </ref>  ==参考文献=={{Reflist}}[[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31,0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