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化钠胶囊

Mjlk讨论 | 贡献2023年9月2日 (六) 20:02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化钠胶囊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本品种为自2005年以来首个在国内获批的仿制国外已上市药品的放射性药物新制剂(首仿)品种,是原子高科在新药品注册法规颁布后申报成功的首个产品,也是作为口服固体制剂视同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首个品种。

目录

研发背景、研发设计、研发历程及亮点事件

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品种于2006年12月按照原注册分类化药5类提出申报生产申请,于2008年8月29日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CFDA,现NMPA)下发的临床批件,完成临床后于2016年11月底按照新的化学药品[1]注册分类要求进行化药3类生产申报。在提交生产申请后,按照新的药品审评审批管理规定,分别通过了生产现场检查、两次临床核查,并完成了两次补充资料提交,于2021年4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

该药物作用机制、作用靶点、毒副反应等药理作用分析

药理作用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因而碘[131I]化钠能被甲状腺滤泡上皮摄取和浓聚,摄取量及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速度与甲状腺功能有关,用甲功仪体外测量口服本品 2、4、24 小`时甲状腺摄131I 率,判断甲状腺功能。口服本品 24 小时后,大部分131I 已经尿排出体外,存留体内部分几乎全部浓集在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中,所以本品是具有很高特异性的有功能甲状腺组织的显像剂。

较大剂量的131I 能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素的形成,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更大剂量的131I 适用于甲状腺癌[2]切除后,特别是乳头状癌转移病灶的治疗。碘[131I]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内,正常情况下 10%-25% 被甲状腺摄取。甲状腺内碘化物与血液内碘化物能自由交换,甲状腺内的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 25-500 倍。促甲状腺激素(TSH)及异常甲状腺刺激物等刺激时可使摄取量增加。大部分碘在甲状腺内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甲状腺每天大约需要用 70-100 μg 碘合成甲状腺激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