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化龙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化龙镇位于番禺区东北部,全镇土地总面积53.73平方千米(2017年),78137人(2017年),辖区内有13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

乡镇简介

行政区位

化龙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北部,与广州黄埔新港、广州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有13公里长的珠江岸线。镇以驻地名。传说宋末黄氏迁此开村,其子黄龙于村南建龙山寺,乡人称祖化龙归天,自此村名为化龙。1956年设化龙乡。1958年成立化龙公社,1986年置镇。化龙镇面积53.73平方千米(2017年),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及2个居委会,人口78137人(2017年),是广州南拓发展的重点镇。

化龙镇是广州南拓发展的重点镇,东邻石楼镇,南邻石基镇,北靠广州市区,倚珠江航道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埔新港隔江相望,西邻新造、南村镇,与广州大学城紧紧相邻,地理位置优越。京珠高速、北二环高速等主要交通要道贯穿全镇,黄埔大桥将化龙镇与黄埔开发区紧密连接,交通便利。[1]

经济发展

全镇工业以电动工具、包装材料、电子、家电、服装、手袋为主。广汽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基地、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生物医药园、数字家庭产业等大型项目已相继落户化龙镇。

农业以花卉、四大家鱼养殖为主。荫生观叶植物已形成品牌,成为闻名的荫生观叶植物生产基地。“绿萝”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名优农产品、番禺区特色旅游农产品;“白雪公主”、金钻蔓绿绒和“芭提雅”分别夺得第二、三、四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金花奖”。“广天力水门猪”被评为“番禺区十大名特农产品”。

化龙文化底蕴深厚,龙门桥、沙路炮台、各类宗祠古建筑等文物古迹遍布全镇;飘色、乞巧、龙舟、龙狮、曲艺等民间文化艺术历久不衰,曾荣获“中国民间文艺(飘色)山花奖金奖”“中国飘色文化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传承基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南宋末,黄粤南由新会来化龙镇定居,其子黄龙在村南建龙山寺,自任住持。死后,乡人传说他化龙归天,故村名为化龙。后逐渐发展为圩市,但规模小于西邻的新造圩,故又名细圩。

清代,镇境分属茭塘都的化龙堡和明经堡。民国时分属深水社乡和岗尾社乡。建国初期属禺南东区。1957年3月为化龙、明经两大乡。

化龙镇

1958年1月,明经并入化龙大乡。同年10月,属石楼团。1959年4月,从石楼析出为化龙公社。1962年1月至1963年1月,曾一度析出明经以南地区为明经公社。1984年为化龙区。1987年为化龙镇,辖13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2个居民委员会。

自然环境

化龙镇在县境东北部。北隔珠江水道与黄埔新港隔江相望,西邻新造、南村,东临狮子洋,东南为石楼。东南经石楼、石?到县城市桥为19公里,由市桥北往东经南村、新造、至化龙,亦为19公里。水陆交通四通八达。镇境面积52.94平方公里,有水田26363亩,旱(基)地10236亩,鱼塘1575亩。镇境属半丘陵半沙田地带,西高东低。冲积平原占60%,其余为低丘台地。

人口数据

化龙镇本地人口约3.3万人,外来人口近4.5万人,辖区内有沙亭村、柏堂村、莘汀村、东南村、塘头村、水门村、草堂村、复甦村、明经村、潭山村、山门村、西山村、眉山村共13个行政村,化龙社区和盛龙社区2个社区居委,1驻地部队,1个轿车生产研发基地。

78137人(2017年)。

经济状况

农业发展

化龙镇农业以花卉、四大家鱼养殖为主。荫生观叶植物已形成品牌,成为闻名的荫生观叶植物生产基地。“绿萝”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名优农产品、番禺区特色旅游农产品;“白雪公主”、金钻蔓绿绒和“芭提雅”分别夺得第二、三、四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金花奖”。

工业发展

第二产业是全镇经济发展支柱,主要以汽车、汽配产业、电动工具、包装材料、电子、家电、服装、手袋为主,规模以上企业52家。

广汽、国际商品展贸城、中粮制罐项目列入区“三个重大突破”发展战略的主导产业。广汽作为该镇的重点龙头产业,在经济总量和产业聚集效应上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广汽于2008年7月21日进驻化龙,目前包括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广州工厂(整车工厂)、广州汽车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化龙基地(研发中心)以及18个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总占地面积1400亩,共有员工9千多人。累计总投资金额达193亿元,其中广汽乘用车公司(传祺)106亿元,广菲克47亿元,新能源40亿元。

第三产业

化龙镇第三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围绕国际商品展贸城这一商贸区,化龙镇先后引进了投资额达300亿元的中国国际酒类商品交易中心、30万人次驾考场和京东广州分公司。

城市建设

几年来该镇整合资源完成政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消防大楼以及化龙公园健身广场改造等工程。化龙医院住院楼改扩建工程项目施工进展顺利,努力向二甲医院迈进,做好扩建敬老院等公共服务基础配套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场所承载能力。

文教卫

化龙文化底蕴深厚,“屈氏大宗祠”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飘色、乞巧、龙舟、龙狮、曲艺等民间文化艺术历久不衰,曾荣获“中国民间文艺(飘色)山花奖金奖”“中国飘色文化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传承基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2017年番禺区第十六届“莲花中国体育彩票杯”“禺山中国体育彩票杯”龙舟赛暨彩龙竞艳活动上,潭山村2条彩龙均荣获一等奖,沙亭村龙舟队在区第十六届“莲花杯”龙舟赛中荣获银奖第二名。

社会综合治理

近几年来该镇社会综合治理稳定有序,化龙镇消防工作获评广东省先进,成功创建区“平安镇街”,草堂村、山门村成功创建区“平安村(居)”,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被确定为该镇平安商场创建示范单位。

社会保障

积极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扩面工作。2017年,该镇共有4663人参加了城乡养老保险,3294人已享受退休待遇;5052人参加了农转居养老保险,1861人已享受退休待遇。有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日间托老服务。全镇整合资源建成了“一队伍三中心”格局,自2012年建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至今,共投入500多万元购买服务,提供家庭(妇女儿童)服务、社区老人服务、青少年服务、残障人士服务及社区文化建设五大服务。

乡镇建设

镇区建设

建国后,中共化龙镇委、镇政府办事机构设于中心小学旁边的适庐。1979年迁往今银龙餐厅,1984年迁到龙源路今址。镇内街道,多铺花岗岩条石,有石街之称,现大部分改铺混凝土。

1984年化龙市场迁往码头附近,总面积5500平方米,投资85万元。1986年始,镇政府按照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在镇内划分工业区、工商贸易区、生活住宅区。水门桥以北的东南村新围为工商贸易区,开发水西住宅区(用地400亩),以水门桥以南至化龙中学沿公路两旁为工业区。

除港澳同胞捐资外,镇政府投资500多万元办公益事业,主要兴建项目有化龙中学、化龙中心小学、化龙卫生院等。

交通邮电

化龙镇有13公里的河岸线,上溯广州市,下达狮子洋。沙亭村有横水渡口,可通鱼珠、黄埔。民国26年(1937年),建市(桥)化(龙)石(楼)公路,长19公里,1978年改铺柏油路面。80年代后期,镇村都重视改善投资环境,注重道路建设,各村修路扩路的费用,由镇政府补贴30%。1990-991年镇村共投入380万元,铺设混凝土路面4.2公里,扩建沙土路面15.2公里。

民国23年(1934年)化龙始有人工磁石电话机,1987年开通纵横制自动电话,1991年开通程控电话。1991年共装电话498户(其中机关单位245户,住宅211户,个体专业户42户),电报去报2074份,报刊发行357478份,收寄信函99662件,收寄包裹674件,开汇票7360张。

饮用水及绿化工程

民田区饮用水向以井水为主,沙田区以河水为主。1982年兴建自来水厂(地下水),只解决镇街区附近及部分沙田区的饮用水。1991年镇投资1400万元在沙亭兴建自来水厂,日供水量达6万吨,首期2万吨。计划在1993年8月份可供化龙镇用水。绿化造林1762亩(其中1991年荒山造林900亩),完成农田林网化种植64公里。[2]

文化卫生

文化

民国时,春节期间各村有舞狮队互访,端午节期间盛行龙舟竞渡,乞巧节妇女展出各有特色的手工艺品,成为传统的民间活动。节日或农闲,化龙、潭山等乡邀请广州一些粤剧班来演戏。

建国后,文化机构逐步建立。1958年建立文化站和有线广播站。1952年各乡组织业余粤剧组,1967年组织文艺宣传组,并建有文化室、篮球场。粤剧组、篮球队常互访表演,每月镇电影队下乡放电影。

1979年以来,化龙镇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变化,赛龙、舞狮又重新兴起,化龙镇新制造龙舟18艘。端午节,镇举办的龙舟赛事,邀请港澳、海外同胞回乡助庆,成为联络乡谊的纽带。柏堂村在龙舟竞赛中获1987年度番禺县第二届莲花杯季军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生活有新的内容,普通家庭都添置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1991年化龙镇有电视机5200台,按户计,普及率达60%。1991年化龙镇闭路电视实现化龙镇联网,主干线长28公里,每周两晚播放《番禺新闻》,《化龙新闻》则不定期播出,其内容多以报道县镇新闻或政策宣传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等,深受群众欢迎。镇内有影剧院4间,平时放电影,节日有镇举办的歌曲、粤曲、象棋等比赛,也有外地歌舞团前来演出。

教育

2006年10月顺利通过广东省专家组的创省教育强镇的验收。投入近1000多万元完善化龙中学、中心小学。增建化龙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及配备,化龙二小、东沙小学的教学设备设施;投入近200万元配备教师办公电脑;复苏村投入250万元新建复苏小学综合楼、配备教学设备设施以及修善校园环境;潭山村将投入1200万元新建潭山小学。

市、区、镇投资400万元对屈氏大宗祠维修已启动,投资200多万元的化龙文化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投资300多万元的楠山画居,即将投入使用,潭山村参加中国飘色大赛,勇夺山花奖。2006年12月24日,承办中国民族学会在该镇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考察研讨会,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学者40多人云集化龙,考察镇村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包括屈氏大宗祠、龙门桥、炮楼、金面盆、石街等。

卫生

医疗卫生部门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病人满意度达95%以上;爱卫部门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水门、塘头的水改申请水改费100万元。增加环卫硬件设施,扩大保洁队伍,环境卫生面貌有新改善,居住质量有新提高,东南、柏堂塘头、莘汀、水门村等被评为广州市卫生村。

所获荣誉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21位)

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17位)

2019年11月29日,入选广东省森林小镇认定名单。

相关视频

番---化龙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