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亚稠李(变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亚稠李(变种)

中文名称:北亚稠李(变种)

界:植物界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北亚稠李(变种),本变种的主要特点为小枝和总状花序、花梗和总花梗均被短柔毛。 花期4-6月,果期6-10月。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

信息

种中文名:北亚稠李(变种)

种拉丁名:Padus racemosa

系中文名:稠李系

系拉丁名:Ser.Padus

组中文名:脱萼组

组拉丁名:Sect.Padus

亚属中文名:矮生樱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Microcerasus

属中文名:稠李属

属拉丁名:Padus Mill.

亚科中文名:李亚科

亚科拉丁名:PRUNOIDEAE FOCKE [1]

形态特征

本变种的主要特点为小枝和总状花序、花梗和总花梗均被短柔毛。 花期4—6月,果期6—10月。[2]

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生于山坡、林缘或阔叶林中以及丘陵或河岸等处,海拔800—2700米。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稠李属介绍

稠李为蔷薇科李亚科落叶乔木,花朵小,总状花序,果实不被蜡粉,枝有顶芽。多数种自然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北至西南山区。全属植物中国产14种和几个变种,是值得开发的园林绿化树种。

稠李(Padus racemosa)又称臭李子,高15米,树皮粗糙褐色。4 至5月开花,8至9月果熟,果红褐色至黑色。我国“三北地区”、山东、河南有野生。欧洲、北亚长期栽培,选出有垂枝、花叶、大花、小花、紫花、垂瓣、黄果、红果等变种,供园林观赏。此外,稠李还是紫叶稠李的优良砧木。

斑叶稠李(Padus maackii)又称山桃稠李,落叶小乔木,高4至1 0米。树皮光滑,铜红色,似西北山桃。总状花序多花密集,核果球形,紫褐色。花期4至5月,果期6至10月。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阳坡疏林中,耐低温。用作紫叶稠李砧木,嫁接苗生长势强。

星毛稠李(Padus buergeriana)落叶乔木,高6至9米,老枝黑褐。叶背主脉和脉腋被棕色星状毛。总状花序,白色多花。核果小,黑色。产于陕西、甘肃南部和湖北、四川、江西等省,疏生林地边缘。

宿鳞稠李(Padus perulata)落叶乔木,高6至12米。总状花序,冬芽鳞片宿存。花期4至5月,果期6至10月。产于四川和云南。

灰叶稠李(Padus grayana)落叶乔木,高8至10米。老枝黑褐色,叶片灰绿色。总状花序,长8厘米,多花。核果黑褐色。产于云南以东、长江以南各省山地疏林中。

褐毛稠李(Padus brunnescens)落叶小乔木,高7至12米,老枝黑褐色,小枝、叶背被红褐色毛。总状花序长17至22厘米,多花。核果红褐至紫褐色,果期6月。产于四川西部、海拔2000 米以上林缘。

短梗稠李(Padus brachypoda)落叶乔木,高8至10米。树皮黑褐色,总状花序,花梗长5至7毫米。核果黑褐色。花期4至5月,果期6至 10月。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海拔1500米以上山地疏林中。

除以上种类外,还有产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各省的绢毛稠李(Padus wilsonii)、粗梗稠李(Padus napaulensis)、细齿稠李(Padus abtusata)和产于西藏的全缘叶稠李(Padus integrifolia)、光萼稠李(Paduscornuta)等。 [3]

参考来源

  1. 北亚稠李(变种)Padus racemosa,植物通,2003-12-26
  2. 北亚稠李(变种)Padus racemosa,植物通,2003-12-26
  3. 中国稠李属植物简介,植物通,200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