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地鐵八通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地鐵八通線北京地鐵1號線的東段延長線,連接北京中心城區及東部的通州新城,於2003年12月27日全線通車運營。線路全長23.4千米,設15座車站(已開通14個,環球度假區站暫緩開通),線路西起朝陽區東四環四惠站,向東經過通州新城,目前終點為花莊站。八通線標識顏色與1號線一致,為紅色。八通線沿用一號線中「復八線」(復興門至八王墳,復興門站至四惠東站)的命名方式,雖然起點實際上在「八王墳」以東,但仍取起點「八」王墳和終點「通」州的首字命名。

路線

八通線起點設於東四環與京通快速路相交的四惠橋東側,與1號線並行設置四惠站和四惠東站後,高架跨入京通快速路路中預留的隔離帶,並沿京通快速路向東至八里橋進入通州區後,沿京津公路南側敷設,向東南穿過通州新城,到達東六環內的土橋站,並設置土橋車輛段。線路全長18.964千米,其中地面線7.911千米,高架線11.053千米。共設有13座車站,其中4座為地面站,9座為高架站。八通線南延線路全長4.5千米[1],其中地面線約420米,U型槽約600米,其餘約3.73千米為地下線,設2座車站。

歷史

八通線的規劃方案於1990年代初的北京地鐵規劃方案中確定了朝陽段的路由,故1990年代建設的京通快速路在雙向中間的隔離帶預留了地鐵線路及車站的位置,為八通線的建設創造了條件。但線路在通州區境內的路由曾有多種方案:最初的方案到達北苑環島後繼續向東,沿着老城區的主要道路新華大街布置,但是新華大街紅線較窄,地下管線密布,不論高架還是地下線路均存在建設困難;90年代初提出第二種方案,在北苑環島沿京津公路向東南,到果園環島附近沿運河西大街向東高架,直至運河邊,這一方案照顧了當時正在開發的居民區,施工難度也較小,但由於資金問題八通線並未在當時建設;到1990年代中期,當時新推出的北京市總體規劃中,通州新城的中心向南轉移,此時八通線的線路再次向南改動,從北苑環島一直沿京津公路向東南布置,即現在的線路。

2000年12月啟動準備工程,2001年12月28日全線開工,至2003年12月27日竣工通車。線路開通之後,從通州可以實現「半小時進城」,相較當時已十分擁堵的京通快速路的車速來說快得多[2]

最初的一段時間,八通線採用了曾在13號線運營的3節編組的過渡列車,後來隨着列車到位,2005年5月按照設計啟用了4節編組列車;而由於八通線沿線以住宅為主,很快就遇到了擁擠的問題;而八通線通車本身同時也加劇了通州新城的房產開發,沿線逐漸變成了「睡城」;再加上北京市推行公交優先政策,在2007年將地鐵票價改成了2元一票制,八通線客流越發增大,即使間隔縮短,也仍然顯得非常擁擠。因而在2007年啟動了八通線列車擴編工作,將車輛擴編為6節編組,至2008年8月奧運會開幕前完成。雖然如此,八通線客流仍然很快增長到運能極限。在京通快速路辟公交車道,以及與1號線、八通線平行的6號線開通後,八通線客流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北京地鐵最為擁擠的線路之一。

2010年,通州區謀劃八通線繼續向東延伸,由土橋站東延三站至六環外的張家灣鎮通州經濟開發區,這段延長線全長2.5千米,敷設於在通州經濟開發區北側,設有3座車站,終點位於梁各莊村;同時由土橋站增設支線前往規劃中的環球影城,線路全長1.6千米。但最終實施時,僅保留了通往環球影城的支線。這一段工程稱作「八通線南延」或「八通線二期」,從土橋站出發後繼續向東南方向入地,至東六環內側轉向西,與7號線東延並行至環球度假區站為止。線路全長4.5千米,其中地面線約420米,U型槽約600米,其餘約3.73千米為地下線,設花莊站和環球度假區站2座車站,均可與7號線換乘。

2019年12月28日,花莊站隨八通線南延線開通,環球度假區站則因北京環球度假區未完工,暫緩開通。

視頻

北京地鐵八通線 相關視頻

北京地鐵八通線:SFM01型TQ418號車上行方向進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