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大名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大名府

中文名称;北京大名府

解释;为宋代四京之一

省份;北京

北京大名府为宋代四京之一(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宋仁宗采纳吕夷简的意见,建大名府为陪都,设置北京留守,称北京大名府,以控扼河朔,防备契丹南下。[1]

宋仁宗

北宋时期的北京大名府"南滨大河,北际幽朔,东濒海岱,西压上党",乃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号称"陪都"的北京大名府既是首都开封联系燕赵之地的咽喉,也是河北通向开封的门户,河北的商品需要到京城去贸易,京师在河北征敛的大批财物需要运到京城,大名府就成了北宋政府在河北的供应站和商业发展的货运站。

北宋三朝名相、魏国公韩琦晚年曾镇守大名府长达五年,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留下美名千古传颂。

北京大名府故城位于今大名县城东6公里大街乡一带,大街村就是大名府故城的中心,故城遗址内的南门口、东门口、北门口、铁窗口四个村庄是当时府城的四个大门,城址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

大名府沿革

除作过三次国都外,自曹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一千七百多年里,先后还是郡、州、府、路、道、专区的所在地。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阳平郡,北周为魏州;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田悦僭称魏王,改魏州为大名府。为京大名府,元为大名路,明、清为大名府,民国3年(1914年)建大名道,辖冀南47县。1928年改道为大名专区,辖13个县。1945年大名解放,一度将县城及郊区建市,不久废市并入县。

为都历史

大名府城始建于唐僖宗中和(881年-884年)年间,为魏博节度使乐彦桢就西城外旧堤筑罗城,周长80里。

至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对大名城廊进行了增修,改名为北京。当时主要是增修了内城和外城,修内城为宫城,周长1.83公里,修筑的外城周长为24.3公里。宫城南有三门:中为"顺预门"、东为"省风门"、西为"展义门";东有东安门;西有西安门。作为都城:第一次是五代唐(后唐)的时候,在这里当政的第一个皇帝是李存勖。他是和后梁(亦称朱梁)长期战争中,于公元923年(即后梁末帝龙德二年)4月在魏州(即大名)登上皇帝位的,国号大唐(即后唐),年号同光,建都魏州,都名东京。他以魏州府舍为宫殿取名"兴圣宫"。同时,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把县衙在魏州城里的元城县改名为兴唐县,贵乡县改为广晋县(元城、贵乡两县都是现在的大名县)。那时后唐已有十三个节度、五十个州。当年灭朱梁,从东京(大名)移都洛阳。同光三年(925年)改东京名为邺都。

第二次是北宋宋仁宗时期。公元1042年即宋朝仁宗庆历二年的时候,在宋朝的北方有个强国辽--契丹。他集结重兵于幽、蓟一带,即现在的北京以东蓟县、通县、唐山之处,声言南下攻宋。这个消息,使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惊慌异常。宋朝廷召集东京的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有三派不同的意见:一是逃跑派,他们主张避开契丹的锋芒,把京城从汴梁往西迁到洛阳;一是主和派,他们主张派员去契丹求和,无非是割点地、赠点金,讨个和平局面;另一派是吕夷简,他主张迎敌北上,建大名为北京,敌如南犯,就御驾北京亲自指挥抗战,打他个头破血流。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遂于庆历二年五月把大名建为陪都--北京。第三次是叛宋降金的被金朝封为藩国大齐皇帝的刘豫。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从北方强大起来,于公元1125年灭掉了辽国,臣服了西夏。接着又进兵中原,南下攻宋,于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冬,攻破了宋的京城--汴梁。第二年九月俘去宋徽宗与宋钦宗,把宋朝的统治者赶到了长江以南,北宋亡。从此,在我国北方广大土地上建起了一个金朝。

为便于统治,金朝于1130年(金天会八年)在中原(冀、鲁、豫)地区建立了一个藩国(傀儡政权),国号大齐,金立叛宋降金的济南知府刘豫为大齐子皇帝,建国都于大名府,都名仍为北京,年号称阜昌,以南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为阜昌元年。公元1131年(金天会九年,阜昌二年)刘豫从大名迁都于汴梁,改北京(大名)为北都。公元1137年(金天会十五年,阜昌八年),金废齐国,降刘豫为蜀王,当年徙刘豫家属于临潢(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林东镇)。刘豫当子皇帝共八年,其中以大名作国都二年,作副都六年。大名东西两城,是自隋唐中经宋元明清直至20世纪30年代前的冀南及更广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相关视频

北京大名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