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大学大陆动力学与资源工程研究所」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n.sinaimg.cn/tech/crawl/105/w550h355/20190719/0833-hzxsvnp7123664.jpg width="310"></center>
 +
<small>[https://tech.sina.com.cn/csj/2019-07-19/doc-ihytcitm3046236.s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small>
 +
|}
  
 
'''北京大学大陆动力学与资源工程研究所'''在继承原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逐渐新增了一些研究方向,现拥有构造地质学、灾害与环境地质学、资源工程地质学、岩石物理学、信息地质学和构造磁学等学科方向;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研究所在造山带与盆地构造、前寒武纪地质学与古大陆重建、构造变形机制与运动学、构造年代学、信息地质学、构造磁学与构造模拟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具有国际影响。
 
'''北京大学大陆动力学与资源工程研究所'''在继承原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逐渐新增了一些研究方向,现拥有构造地质学、灾害与环境地质学、资源工程地质学、岩石物理学、信息地质学和构造磁学等学科方向;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研究所在造山带与盆地构造、前寒武纪地质学与古大陆重建、构造变形机制与运动学、构造年代学、信息地质学、构造磁学与构造模拟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具有国际影响。

於 2023年11月15日 (三) 21:58 的修訂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北京大學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在繼承原有學科優勢的基礎上,根據科學發展逐漸新增了一些研究方向,現擁有構造地質學、災害與環境地質學、資源工程地質學、岩石物理學、信息地質學和構造磁學等學科方向;通過多年的探索研究,研究所在造山帶與盆地構造、前寒武紀地質學與古大陸重建、構造變形機制與運動學、構造年代學、信息地質學、構造磁學與構造模擬等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具有國際影響。

研究方向

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

北京大學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發展歷史

北京大學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是在2001年建院前的構造地質學和地震地質學教研室基礎上發展而來。是國家理科培養基地,其中構造地質學專業為全國重點學科,也是本研究所的核心研究方向。

北京大學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科研條件

教學方面,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主導,遵循以科研促教育、教學科研相結合的方針,共開設本科及研究生課程40餘門;研究所設有構造地質學博士、碩士[1]學位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每年在讀研究生90餘人,每年畢業博士10餘人,並已培養出優秀博士論文[2]獲獎者和中國優秀青年科學家等高水平人才。

北京大學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科研成就

承擔過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973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青年及群體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重大專項項目、地質調查項目、橫向項目及其他項目等,年均研究經費2000萬元以上;在SCIENCE、GEOLOGY、JGR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百餘篇,國內核心期刊論文和專著數百篇(部),獲得省部級獎勵數十項,多次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北京大學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人才培養

形成了以國內外著名科學家為學術帶頭人、以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為骨幹的教學科研隊伍。研究所教學科研隊伍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0人,副教授4人,青年學者1人,新體制助理教授1人。

北京大學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教育成果

教學方面,本研究所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主導,遵循以科研促教育、教學科研相結合的方針,共開設本科及研究生課程40餘門;研究所設有構造地質學博士、碩士學位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每年在讀研究生90餘人,每年畢業博士10餘人,並已培養出優秀博士論文獲獎者和中國優秀青年科學家等高水平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