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File: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jpeg|有框|右|<big>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讨会</big>[http://n.sinaimg.cn/translate/261/w690h371/20180526/VdXn-hcaqueu3570997.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2810373291_a782e4ab02000jqx9.html 来自 新浪新闻中心 的图片]]]
 
[[File: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jpeg|有框|右|<big>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讨会</big>[http://n.sinaimg.cn/translate/261/w690h371/20180526/VdXn-hcaqueu3570997.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2810373291_a782e4ab02000jqx9.html 来自 新浪新闻中心 的图片]]]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称“北大新传院”,是承担北京大学在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本硕博三个层次的教育与研究任务的一个直属学院。
+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简称“北大新传院”,是承担[[ 北京大学]] [[ 新闻学]] [[ 传播学]] 领域,本硕博三个层次的教育与研究任务的一个直属学院。
  
 
==历史==
 
==历史==
  
发轫
+
=== 发轫===
  
 北京大学有悠久的新闻学教育研究历史,有“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摇篮”之称。
+
 北京大学有悠久的新闻学[[ 教育]] 研究历史,有“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摇篮”之称。
  
1918年10月14日,在校长蔡元培的推动下,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由蔡元培亲任会长,徐宝璜、邵飘萍开展对新闻学的讲解。该会章程规定“校内外人均可入会为会员”,吸引了众多校内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加入,前后共有一百多位学员参加学习并获证书,其中包括毛泽东、陈公博、罗章龙、高君宇、谭平山、谭植棠。
+
1918年10月14日,在校长[[ 蔡元培]] 的推动下,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由蔡元培亲任会长,徐宝璜、邵飘萍开展对新闻学的讲解。该会章程规定“校内外人均可入会为会员”,吸引了众多校内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加入,前后共有一百多位学员参加学习并获证书,其中包括[[ 毛泽东]] [[ 陈公博]] 、罗章龙、[[ 高君宇]] 、谭平山、谭植棠。
  
1919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同年,徐宝璜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1920年1月24日,北大中国文学系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由徐宝璜讲授。然而时局动荡,加之徐宝璜英年早逝,增设新闻学系的构想未能实现。
+
1919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 中国历史]] 上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同年,徐宝璜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1920年1月24日,北大中国文学系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由徐宝璜讲授。然而时局动荡,加之[[ 徐宝璜]] 英年早逝,增设新闻学系的构想未能实现。
  
 另一方面,1924年,由美国新闻界发起,在燕京大学(后并入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系。发起委员会主席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维廉(Walter Williams),筹办基金为5万美元。由白瑞华(Roswell S. Brittan) 任系主任,纳什(Vernor Nash,又译聂士芬) 等任教授。该系于1927年一度停办,但在1929年得到恢复并发展很快。课程设有新闻学原理、编辑、采访、写作、管理、印刷、照相等,被称为" 远东方面最新式而设备最完全的新闻学校" 。埃德加·斯诺也曾在该系任教,他过世后,后人根据遗嘱,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葬于未名湖畔。
+
 另一方面,1924年,由[[ 美国]] 新闻界发起,在燕京大学(后并入北京大学)成立了[[ 新闻]] 系。发起委员会主席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维廉(Walter Williams),筹办基金为5万美元。由白瑞华 (Roswell S. Brittan 任系主任,纳什 (Vernor Nash,又译聂士芬 等任[[ 教授]] 。该系于1927年一度停办,但在1929年得到恢复并发展很快。课程设有新闻学原理、编辑、采访、写作、管理、印刷、照相等,被称为 远东方面最新式而设备最完全的新闻学校 。埃德加·斯诺也曾在该系任教,他过世后,后人根据遗嘱,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葬于未名湖畔。
  
调整
+
=== 调整===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北大中文系,改设编辑专业( 后改称新闻专业) 。1958年6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1年,人大被撤消,该校新闻系不复存在,同年9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恢复。1977年全国高校恢复招生,北大新闻专业开始正式招生。1978年人大复办,北大新闻专业再次并回人大。
+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 燕京大学]] 新闻系并入北大中文系,改设编辑专业 后改称新闻专业 。1958年6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系。1971年,人大被撤消,该校新闻系不复存在,同年9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恢复。1977年全国高校恢复招生,北大新闻专业开始正式招生。1978年人大复办,北大新闻专业再次并回人大。
  
重建
+
=== 重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学的发展,北京大学在国际政治系、中文系、艺术学系分别设立相关专业。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学的发展,北京大学在国际政治系、中文系、[[ 艺术学]] 系分别设立相关专业。
  
1983年,国际政治系设立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招收双学士学生。1986年,在国际政治学硕士点下招收国际文化传播方向研究生。
+
1983年,国际政治系设立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招收双学士学生。1986年,在国际政治学[[ 硕士]] 点下招收国际文化[[ 传播]] 方向研究生。
  
1984年,中文系开设了编辑学专业。
+
1984年,中文系开设了[[ 编辑学]] 专业。
  
1995年,艺术学系开设广告学专业。
+
1995年,艺术学系开设[[ 广告学]] 专业。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并整合了国际关系学院的传播学专业、信息管理系的编辑学专业、艺术学系的广告学专业。
+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并整合了国际关系学院的传播学[[ 专业]] 、信息管理系的编辑学专业、艺术学系的广告学专业。
  
2008年4月15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学研究会,校长许智宏任会长。
+
2008年4月15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学研究会,校长[[ 许智宏]] 任会长。
  
2013年5月28日,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新华社与北京大学签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
2013年5月28日,根据[[ 中宣部]] [[ 教育部]] 联合发出的《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 新华社]] 与北京大学签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视频==
 
==视频==
行 49: 行 49: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
[[Category:525 高等教育]]

於 2021年1月19日 (二) 05:35 的修訂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討會原圖鏈接來自 新浪新聞中心 的圖片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簡稱「北大新傳院」,是承擔北京大學新聞學傳播學領域,本碩博三個層次的教育與研究任務的一個直屬學院。

歷史

發軔

北京大學有悠久的新聞學教育研究歷史,有「中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搖籃」之稱。

1918年10月14日,在校長蔡元培的推動下,北京大學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新聞學研究團體「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由蔡元培親任會長,徐寶璜、邵飄萍開展對新聞學的講解。該會章程規定「校內外人均可入會為會員」,吸引了眾多校內師生和社會人士的加入,前後共有一百多位學員參加學習並獲證書,其中包括毛澤東陳公博、羅章龍、高君宇、譚平山、譚植棠。

1919年,北大新聞學研究會出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份新聞學期刊《新聞周刊》。同年,徐寶璜撰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新聞學著作《新聞學》。1920年1月24日,北大中國文學系開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門新聞學課程,由徐寶璜講授。然而時局動盪,加之徐寶璜英年早逝,增設新聞學系的構想未能實現。

另一方面,1924年,由美國新聞界發起,在燕京大學(後併入北京大學)成立了新聞系。發起委員會主席是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院長維廉(Walter Williams),籌辦基金為5萬美元。由白瑞華(Roswell S. Brittan)任系主任,納什(Vernor Nash,又譯聶士芬)等任教授。該繫於1927年一度停辦,但在1929年得到恢復並發展很快。課程設有新聞學原理、編輯、採訪、寫作、管理、印刷、照相等,被稱為「遠東方面最新式而設備最完全的新聞學校」。埃德加·斯諾也曾在該系任教,他過世後,後人根據遺囑,將他的一部分骨灰葬於未名湖畔。

調整

1952年,中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燕京大學新聞系併入北大中文系,改設編輯專業(後改稱新聞專業)。1958年6月,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併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71年,人大被撤消,該校新聞系不復存在,同年9月,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恢復。1977年全國高校恢復招生,北大新聞專業開始正式招生。1978年人大復辦,北大新聞專業再次並回人大。

重建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傳播學的發展,北京大學在國際政治系、中文系、藝術學系分別設立相關專業。

1983年,國際政治系設立國際文化交流專業,招收雙學士學生。1986年,在國際政治學碩士點下招收國際文化傳播方向研究生。

1984年,中文系開設了編輯學專業。

1995年,藝術學系開設廣告學專業。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學恢復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並整合了國際關係學院的傳播學專業、信息管理系的編輯學專業、藝術學系的廣告學專業。

2008年4月15日,北京大學恢復成立新聞學研究會,校長許智宏任會長。

2013年5月28日,根據中宣部教育部聯合發出的《關於地方黨委宣傳部門與高等學校共建新聞學院的意見》,新華社與北京大學簽約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

視頻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相關視頻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剛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只屬於你」新年晚會開場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