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北京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究中心

增加 36 位元組, 6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北京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究中心''',是 [[ 北京大学 ]] 实体研究机构(挂靠类)。
==院系简介==
北京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究中心由自然资源部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和北京大学共同建设和共同拥有的独立实体机构,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各设相应研究单位。水合物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土耳其马尔马拉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水合物中心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海洋强国战略,将通过多学科融合交叉开展创新研究,解决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中的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问题,促进 [[ 天然气 ]] 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ref>[https://www.sohu.com/na/476290872_121171757 你知道什么是影响力吗?影响力又分为那5个级别呢? ],搜狐,2021-07-08 </ref>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校园咨询==
===重大突破!中国南海可燃冰第二次试采成功:北大水合物中心卢海龙教授团队发挥重要作用===
2020年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果汇报视频会,宣告我国第二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于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试采在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开发的关键技术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完井及配套工艺上在 [[ 世界 ]] 上首先取得突破,成功实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阶段性跨越,为实现 [[ 产业 ]] 化开发迈进了关键的一大步。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具有 [[ 能量 ]] 密度高、污染小、储量大等特点,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世界各主要能源消费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产业化开发给予高度重视,已经在加拿大马利克、美国阿拉斯加、日本南海海槽和中国南海开展多次试验性开发。
在我国第一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后,北京大学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高度重视,校长郝平亲自过问,成立了北京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水合物中心),党委办公室校长 [[ 办公室 ]] 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对水合物中心进行论证及人员配置、人事部和工学院进行人员聘用手续、房地产管理部在实验空间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次试采中,北大团队在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合物中心主任卢海龙教授继续出任本次试采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指导开展水合物勘查和试采有关基础物性研究,为试采工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何涛副教授为试采工程制定了试采监测井监测方案;包括张敏副研究员,何川副研究员,古利娟助理研究员,博士后何向阁、刘飞、詹林森和王磊等在内的原位监测技术团队<ref>[https://www.xzbu.com/8/view-9035985.htm 团队意识培养的意义 ],行知部落,2020-10-08 </ref>研发的具有自主 [[ 知识产权 ]] 的光电温度压力传感装备应用于试采监测,性能优于国外同类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卢海龙、张敏等参加了试采实施现场工作,提供了 [[ 技术 ]] 支持。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
714,4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