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编辑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是北京电影学院著名学系。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高等院校,是北京市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 [1]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原来叫做表演艺术研究所。 [2] 中文名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成立时间 1950年9月14日 创办人员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舞台剧 《乐观的悲剧》 目录 1 发展沿革 2 历届名单 发展沿革编辑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1950年9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创办了表演艺术研究所。这是由已故人民电影艺术家、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奠基人陈波儿同志倡议并筹办的,得到了当时周恩来总理及中央领导同志和文化部的支持和批准。陈波儿任所长,王逸任副所长。教师有谢铁骊、石联星、肖龙、唐远之、巴鸿、陈怀恺、李露玲等。他们分别是来自解放区延安鲁艺、解放军文工团和国民党统治区内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革命文艺、艺术教育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2] 。 1950年9月,表演艺术研究所创建后招收的大专三年制演员一班和1951年9月招收的演员二班,是电影表演学院的前身。演员一班和二班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有志于从事电影表演专业学习的高中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历的厂矿青年工人;文艺团体的青年演员及少数的在校大学生。演员一班的学生有:马中行、张圆、王执芳、黄萍、石毓钧、刘世龙、李孟尧、庞学勤、林汝为、张辉、叶琳琅、印质明、郦子伯、陈文静、梁琛等30多人。演员二班的学生有:马世达、于文仲、石美芬、孙羽、孙敖、安琪、刘绍荃、完宸、李大德、贺小书、赵联等32人。他们现大都已成为电影表演艺术家和有关专家。 1951年7月,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建立了演员系。演员一班为演员系二年级,演员二班 为演员系一年级。演员系主任:王逸,演员一班主任教员为谢铁骊,演员二班主任教员为:陈怀恺。教师有:唐远之、巴鸿,业务干事有:李露玲、董克娜、海音、金励等。 1953年9月,演员一班 学生毕业。全部分配到新组建的北京电影演员剧团,从事演员专业工作,演员二班 的学生,调任该团为见习演员。 1955年,当时的北京电影学校,准备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并为改制后建立电影演员本科学系培训师资,特聘请了苏联表演艺术家鲍?玛?卡赞斯基来校授课,并举办了演员专修班。学员都是来自各电影制片厂有艺术经历的中青年演员,如:胡朋、陈强、于洋、沙莉、凌之浩、张莹、杨静、张桂兰、孙?、车毅等33人。由布加里任班主任。同时,学校又调配了部分教师,如:肖龙、邸力、张昕、欧阳儒秋、史宽等协助苏联专家参与教学工作。 电影表演教育的初创阶段,一方面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培养了一批演员,提高了一批演员的素质;另一方面也为电影表演教育的发展培训了一批师资。 1956年6月,随着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建立了电影演员系,首届系主任为张客(兼)。 电影演员系为本科四年制。生源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厂矿青年工人和社会青年。招生对象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另加专业考试(初试与复试)。 演员1956班,招生33人,主任教员由肖龙担任,参加该班表演艺术课教学的有:欧阳儒秋、史宽、张昕、张岱宗、海音、于文仲、李慧颖等,语言技巧教师是吴青,舞蹈与艺术体操教师有:陈德龄、侯寄南及陆文监(外请)。第三学年后,由邸力任主任教员,张昕任班主任。该班教学实行淘汰制,第一学期后,劝退与转学的有六人,后又有因病、因故退学的,到1960年毕业时只有18名毕业生。 演员1957班,招收21名学生,初期由唐远之任主任教员,欧阳儒秋任班主任,后唐远之因病,欧阳儒秋任主任教员,参与该班教学的有"黎莉莉、江韵辉、黄钟、李慧颖等。 1959班,招生20名,由史宽任主任教员,于文仲任班主任,参加该班教学的有:江韵辉、文炜等。 1960年,除本科班演员1960班招生26人外,并试招了初中毕业生班51名学生,实行六年一贯制。演员60本科班,由张昕任主任教员。60班第三学年由唐远之任主任教员,教员有:海音、李慧颖。演员60六年一贯制班(当时也称60预科班)由邸力任主任教员,1961年9月后,由欧阳儒秋任主任教员。60预科班于1962年后转为本科班分62甲班与62乙班两个班。该班教师除黎莉莉、李慧颖、张岱宗、文炜等外,1960届毕业生留校师资钱学格、马精武、林洪桐、巴音孟和、俞立文等均参与了教学工作,基础课教师有:吴青、刘绍荃、陈珂、王树钰、陈德龄、侯寄南、董鸿铁等。 从1956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十年来,共招收本科生5个教学班,一个预科班。 1957年演员专修班结业时,公演了莎士比亚的名著《第十二夜》与高尔基的名著《仇敌》,敬爱的周思来总理与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剧场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为演员专修班授课的苏联表演专家鲍玛·卡赞斯基,学院负责人和剧组的演职员,并合影留念。给全院师生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1959年9月,在59级新生入学后,经过系里全体教师对56级、57级两个教学班毕业考试安排讨论,决定从59级开始,毕业考试除考核毕业生的表演作品(舞台演出,影片作业)外,增加毕业论文及答辩。 1959年秋,学院为进一步培养师资,聘请了苏联表演教师尼娜,彼得洛夫·潘柯娃来院,由演员系主持举办了表演师资进修班,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创作方法与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员除电影学院的表演,导演教师外,另有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及部分艺术团体的教学干部共48人。进修班原定为一学年课程,因中苏两国关系紧张,苏联决定于1960年夏季撤走全部在华工作的专家,潘柯娃也因此离院回国。在潘柯娃教学期间排演了教学剧目,苏联著名舞台剧《乐观的悲剧》。 1960年9月,学院任命申伸为表演系主任,邸力为副系主任。 1960年夏,首届演员系本科生(56)班毕业期间,排演了舞台剧《雷雨》、《普拉东克列契特》,并向社会公演。56班的学生还参加了故事片《风从东方来》、《青云曲》、《草原晨曲》、《突破乌江》的演员工作。在1960年学院首届毕业作业指导委员会统筹组织下,演员系的毕业生担任了《穿山巨龙》、《父子俩》、《大木匠》、《目标向前》等六部短故事片的演员工作。 演56班毕业时,马精武、林洪桐、钱学格、巴音孟和、俞立文等留校任教。 在教学改革 中,演员系的教师们提出:培养演员应该从更年青的学生开始,可塑性强。为了教学效果的比较试验,学院决定从1960年开始,除继续招收表60本科班(表60甲班)外,试招了初中毕业生,实行六年一贯制,在学习表演基础课的同时,学习高中文化课,该班称60乙班(即演60预科班)。系教研室与教学小组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原定这个六年一贯制的教学班,在教学全过程结束后,根据教学效果深入进行总结办预料班的经验、得失和利弊,为培养电影演员探索招生与教学 的经验和措施。但,由于该班临近毕业时,文化大革命已开始,学院的全部工作陷于瘫痪,未及总结。 1961年,57班毕业生公演了舞台剧《北大荒人》。参加了短片《红小鬼》、《姐妹》、《姑娘的家信》、《半夜鸡叫》和故事片《五朵金花》等的拍摄工作。57班毕业留校任教的有李宁、刘诗兵、王淑琰3人。 1962年,59班学生参加了制片厂的故事片拍摄工作。如《水手长的故事》、《舞台姐妹》、《路考》、《英雄儿女》等。1963年夏,该班毕业。 1963年7月,学院决定电影演员系改称电影表演系。 1964年,60班师生先后排演了《粮食》、《婚事》、《故乡》、《雷雨》、《远方青年》、《千万不要忘记》等舞台戏到部队、工厂、农村公演,其中《故乡》曾在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演出,受到好评。并拍摄了短片《新任队长》、《公社的孩子》。有的同学还参加了北影厂《青年鲁班》、《千万不要忘记》的故事片拍摄工作。 1965年初,61班毕业生排演了舞台剧《年青的一代》的演出和短故事片《下班前后》、《贫农的孩子》的拍摄工作。 在表演艺术的教学中,学校始终重视表演艺术人员的深入生活深入工农兵群众的火热的头争。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的演员一班,演员二班,先后利用6-10个月时间深入湖北地区参加了土地改革,在学习和了解并参与贫下中农的土改斗争和生产劳动中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树立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观和文艺思想。 1964年至1966年春的两年多时间里,表演系师生分别轮流参加了北京市郊区密云县、山西省阳高县、河北省邢台地区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和生产劳动。时间短的有四周或半年左右,时间长的有10个月,1965年秋,一批教师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赴工厂、农村的文化工作队,1966年春,部分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了"华北文艺演出队"赴边远地区的农村进行文艺演出和宣传。此外,在教学计划中每学年都规定有公益劳动,下乡下厂参加劳动。在这些活动中,除了参加生产劳动还演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师生们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还及时创作、排演了反映当地农村的先进人物,好人好事的节目,受到农民群众的热情欢迎。这些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师生们更多地接触了农民,了解了农民的思想感情,体验了农村的生活。为青年学生树立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树立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人生观、艺术观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打、砸、抢、揪斗领导干部中,表演系老教师们倍受磨难。1968年,刘诗兵为表演系革命领导小组组长。 1970年5月,电影表演系全体教师随同全院教职工被下放到河省省保定4802部队农场继续进行"斗、批、改"运动。并参加种植水稻的劳动。在4802部队期间表演系教师同全院下放劳动的教师共同创作演出了舞台剧《新的篇章》、《重见光明》。 1973年9月,江青、于会泳等人把文化部原在京直属六所艺术院校均纳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把北京电影学院改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电影学校的同时,又把电影表演系全部教师合并到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剧学院表演系。电影表演教育,被扼杀。在戏剧学院期间,部分教师参加了1973级,1974级该院表导系的招生和教学工作,部分教师则下乡、下厂劳动锻炼。 1976年初,原电影表演系全体教师又回到电影学校。至此,停办了近10年的电影表演教育事业又开始复苏。学校任命刘诗兵为表演系领导小组负责人。 1976年夏,表演系筹办招收1976年级工农兵学员大专班。由于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等原因考试日期推迟,该班于1977年3月入学。这个班的学员除报考的之外,还经考试录取了由北影厂、八一厂、上影厂选派的部分学员,他们有:黄小雷、蔡明、张力维、李岚、赵小明、季平、翟乃社、毕远晋、侯克明等,共19人。这个班在校期间演出了舞台剧《我是解放军》、《好榜样》、《十六条枪》等,1978年夏,这个班毕业演出时,继教师演出之后,公演了《最后一幕》。? 1977年冬,表演系教师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80周年,排演了舞台剧《最后一幕》(导演:唐远之、海音),并向社会公演。这是建系以来由教师集体组织的首次大型舞台剧的演出。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实况录像转播,并向全国播出。该剧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赞誉,邓颖超同志在看过实况转播后,委托赵丹、张瑞芳带来对剧组的感谢与鼓励。邓颖超同志说:"这个戏政治好,艺术好,技术好"。邓颖超同志还给文化部部长黄镇同志打电话说:"这个戏,我看了一遍还不满足,又看了第二遍,看后还是想再看。……这个戏对周恩来同志处理的非常好。" 1978年春,学院任命欧阳儒秋为表演系负责人。 1978年夏,表演系恢复了本科生招生,这是文革10年后第一届本科生。应考学生近万人,超过历届报考人数。经考试筛选,录取了32名新生。78班主任教员:钱学格,表演教员有:孙* 、海音、齐士龙、文炜。同时,为补充师资力量,招收了表演师资进修班(两年制),学员26名。他们主要来自各表演艺术团体和艺术院校表演专业的毕业生,该班主任教员由唐远之担任,参与该班教学的有:邸力、张昕、马精武、刘诗兵等。电影表演系过去对表演师资的培养是邀请苏联专家来讲学,而这个班则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教师教学、实习。学员毕业后,留校担任师资的有:刘汁子、霍旋、崔新琴、涂塞中、朱宗琪、王民益、李克已、陈鲁、柳健。 1978年冬,表演系教师排演了舞台剧《于无声处》(导演:欧阳儒秋,安琪,张岱宗)并在京公演。 1979年,表演师资班排练并演出了舞台剧《醒来吧!弟弟》、《玫瑰》、《雷雨》、《哦!大森林》。其中《哦!大森林》剧组去东北伊春小兴安岭林区慰问演出,受到了林区工人的欢迎。该剧参加了文化部庆祝建国30周年文艺调演,并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还有部分同学参加了学院文革后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樱》,该片获得了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0年初,学院任命孙月枝为表演系主任。江韵辉,刘诗兵为副系主任。 1980年,78班学生先后演出了《雷雨》、《骆驼祥子》、《为幸福干杯》等教学剧目,参加了《百合花》、《端盘子的姑娘》教学实习片的拍摄。另外,学生们还参加了各电影制片厂约32部故事片的拍摄工作。1982年该班毕业,留校任教的有周里京,陈邑、谢园3人。 1981年,文化部和中央民委决定,为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制片厂培养表演人才,招收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表演本科班的两个教学班。在校期间,内蒙班学生排演了舞台剧《绝对讯号》,并到通辽地区演出。新疆,内蒙班学生还参加了《李自成》、《边城》、《琥珀色的篝火》、《成吉思汗》、《花园街五号》等20余部影视片的拍摄工作,1985年毕业时全部回到本民族地区的电影制片厂工作。 1982年3月,学院决定李宁任表演系主任,刘诗兵,王承廉任副系主任。 1982年9月,招收本科生12名。1986年该班毕业。在校期间排练并公演了舞台剧《外交官之家》,毕业实习期间参加了《夜半歌声》、《夜行货车》、《湘女潇潇》、《最后的冬日》、《临时大总统》等十几部影片的拍摄工作。毕业时娜仁花留校任教。 1984年9月,招收本科生18名。1988年该班毕业。在校学习期间排练并公演了话剧《茶馆》。并参加了《便衣警察》等一批影视片的拍摄工作。毕业时麦小琴留校任教,后出国。 1984年12月,学院决定钱学格任表演系主任,刘诗兵任副系主任。 1985年9月,表演系举办了表演干部专修班(大专学制),招生对象为影视界有实践经历并有较好成绩的青年演员。社会上称该班为"明星班"。在校期间,学生们排练并公演了舞台剧《赵氏孤儿》、《夏日烟云》。1987年夏,该班毕业。全部回到原工作岗位。 1986年春,表演系首先迁至新建成的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的新建院址进行教学。 1986年10月18日,学院在新院址召开建院36周年庆祝大会。表演系为此举办了表演教学展览,再现了表演教育专业的历程和成就。 1987年,招生本科生17名。1991年该班毕业。毕业时胡晓光留校任教。 1988年8月,学院任命刘诗兵为系主任。 1988年、1989年、1990年连续三年各招收本科生15名、14名、16名。1990年还招收了首届表演专业证书班(学制一年),学员30名,由长影厂、西影厂、珠影厂、八一厂、峨嵋厂等制片厂演员剧团及部分剧院,电视台推荐选送,考试合格后录取。 在表演系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规模不断提高、扩大之际,表演系从1991年首次开始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一名,研究方向为表演创作,导师:钱学格。1992年招收1名研究生。研究方向:表演创作和教学,导师:刘诗兵 1992年夏,88班毕业。在校期间,排演了话剧《北京人》。学生实习期间参加了一批影视片的拍摄工作。该班扈强,蒋文丽留校任教。 1992年4月,学院任命刘诗兵为系主任,刘斯民为副系主任。 1992年9月,招收本科生13名。经表演系研究决定,试行经过教学改革制定的新的教学方法,原多年执行的教学组教师的"四年一贯制"改为由主任教员主持,全系表演艺术课教师分别组成各教学阶段的教学组,按教学段参与教学。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可接受更多的教师授课和指导,对于教师来说,有更多的教师对学生负责。 1993年,89班学生毕业。该班俞飞鸿留校任教。 1993年、1994年表演系各招收本科生19名,16名,均按新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2009年 北京京教育考试院与北京电影学院正式签约,由北京电影学院承担影视表演艺术(专科)和影视美术设计(专科)的主考工作。 [3] 历届名单编辑 入学时间 姓名 表演系78班(本科) 周里京、汪粤、杨晓丹、梅兆华、朱晓鸣、王咏歌、陈浥、葛建军、贾东朔、张潮、张丰毅、谢园、张铁林、陈国星、张伟克、王玉璋、曹蓬、赵雍、王向红、郭靖、颜世魁、吕小刚、张志强、袁牧女、李小力、方舒、马静、金一康、刘佳、徐美娜、沈丹萍、刘冬 表演系81班(内蒙古本科) 其那日图、赵国华戈·巴图青格勒艾丽亚萨仁高娃、乌云斯琴、哈斯巴根、刘魁、乌兰托亚长虹 表演系81班(新疆本科) 帕合尔丁达列力汗胡尔西德古丽扎尔古孜丽努尔、叶尔肯阿尔斯朗木拉提帕丽达 表演系82班(本科) 张晓林、赵军、那仁花、李辉、张康尔、藏金生、王惠、张晓敏、李芸、严晓频、林芳兵 表演系84班(本科) 王志文、金宏、张建栋、孙松、胡亚捷、庞好、陆建民、罗刚、田少军、陈大明、朱碧云、常戎、纪玲、相峰、麦小琴、高菱薇、杨莉莉、张鸣鸣、高宝宝 表演系85班(大专) 郭凯敏、韦国春、唐国强、赵福余、何伟、韩再省、赵娜、刘继忠、张国民、王薇、梁同裕、赵静、方卉、寇振海、刘信义、郭旭新、宋晓英、姜黎黎、宋春丽、李凤绪、吴玉芳、肖雄、赵越 表演系87班(本科) 陈兵、胡晓光、邢岷山、钱雁秋、梁杰、刘岷、张建新、张小童、王全安、金铁峰、热合曼、陶青、孔琳、王昌娥、徐琳、郭晓、张嘉译 表演系88班(本科) 扈强、邵峰、刘江、谭峰、王维明、李婷、蒋文丽、杨青、孟馨、袁茵、许晴、周雪征、肖雪、米学东、赵燕国 表演系89班(本科) 王茜、柳永青、马川、邵兵、刘燕军、俞飞鸿、王烟蒙、刘爽、王朔、朱宏嘉、黄冲 表演系90班(本科) 黄磊、王劲松、张辉、汪洋、闾汉彪、姜武、赵宁宇、胡爱民、谢兰、刘丹、张蕾、李琳、贾妮、刘芳、林海海 表演系90班(大专) 赵秀丽、夏永华、李丹、陈旭、姚洋、张百爽、刘晓倩、王春丽、李涣、刘辉、夏峰、宋丽捷、陈长海、李显刚、陈忱、马伦、荆明华、冯恩鹤、张树强、赵敏杰、高勇、张平、郝淮、程相银、吕士刚、梁玉瑾、雪琴、刘健、靳德茂、淳于珊珊 表演系92班(本科) 朱洪波、丁君、高欣、许晓丹、王新军、刘薇薇、袁莉、周焰、李欣、高常林 表演系93班(本科) 刘磊、张宏、刘兴盛、徐静蕾、姜丽芬、李任、高峰、谢润、林林、李义、白雪云、王春子、侯俊杰、刘孜、刘琳、黄迎、李雪 表演系94班(本科) 刘宏宇、刘畅、富大龙、初星一、韩悦、肖辉、向进、常景茹、徐晓冬、刘栋、蒋勤勤、蒋竹青、陈创、周冰、向能、陈莎莎、金巧巧、李进荣、蒋竹青 表演系94班(大专) 张进、杨宏、刘亮、田鹏、陶海、胡灵灵、刘童、郁雯、林洁、嵇波、陈创、马壮、涂凌、刘思伟、王蓓、杨圣文 表演系95班(本科) 李壮、贾延鹏、邢佳栋、张佳楠、周健、谢民、易硕、陈勇、关旭宁、左小青、陈烈红、胡洋、余兰、孙莉、赵芸芸 表演系96班(本科) 赵薇、陈坤、黄晓明、刘牧、郭伦、郭晓冬、国庆、高敬瑜、许云帆、祖峰、矛毛、史光辉、郑泽凡、孔维、颜丹晨、张佳蓓、李佳、张恒、白云、赵雅莉、许还幻、吴桢、何琳 表演系97班(本科) 李解、杨冬、夏阳阳、肖显鹏、王东方、于乐、崔奕、张洺、李艺、林继东、温峥嵘、张棪琰、盖奕、康楠、吴丹、曾晖、赵娜娜、张晶晶、张为为、戴琦、王晴、滴妮、黄怡、陈巧玲、王慧娟、黄海波 表演系98班(本科) 潘雨晨、谢冰、齐伟娟、苗圃、周娟、付璐璐、张竞、刘爱华、杨静、阿斯茹、韩笑、魏微、李俊嵩、姜雪、冯国众、周乐、赵正阳、赵强、于滨、潘晓凤、李博、程武 表演系99班(本科) 白庆琳、成晖、崔波、杜淳、黄小蕾、贾延龙、于菲、李美蕙、马元、张帆、郭静、梁亚琦、凌潇肃、刘佳、那迎、春潘娟、宋嵩、姬他、沈小妍、苏依依、隋兰、王佳佳、叶静、于波、姚晨、王彭彭、王雪玉、刘莹、赵妮娜、赵宁、马路、杨志刚、孙颖飞、刘亭作 表演系99班(高职) 安嵘、陈鹏、陈嫣嫣、付武娜、郭妍、郭晓晨、韩雪、冯静、李鸿雁、李晓飞、李鹏、李晓龙、梁蓓、姜燕、铁伟光、战晓丹、于博、张庆庆、刘祎、王楠、田雪莲、王欧蕾、王琼、韩晓、刘磊、王宁、王晓丹、张国刚、杨蕊、于小宇、姜楠、周琳、周德华、周际州、朱婷、朱义、赵洋第五晨莹、古丽布斯坦·黑五斯丁 表演系00班(本科) 陈磊、崔鹏、高远、侯亮亮、李杰、李卓、连晨超、刘亚楠、董璇、侯玥、王辽、吕宏科、许双、张灵、赵志刚、赵子书、方艾、关悦、呼悦、兰晓霞、刘亭、张默、卢卓婕、栾萍、彭晖、宋茜、王迪、蒲燕莉、王莉、徐娟、童琪佳、祝琳媛、杨萌、杨洋、殷旭、俞珊珊、岳杨、杨静、张婉如、张雨提、前田知惠 表演系00班(高职) 车晓、张颂文、孙源、曹雪飞、夏馨、丁小强、齐楠、王今心、孙宇、王丽娜、林心、金盛宇、陈凡、白婷婷、林清、周一围、李鹏、江晓芳、于鹏、孙玉娇、杜岩、韩雯雯、陆阳、贾玉杰、刘静、刘玲辉、苏素、吴菲菲、吕楠、王娅楠、董亮、鲁冠廷、齐婧、王潇潇、鲁楠、林大川、刘樾、德泽、袁媛 表演系01班(本科) 曲路、戴航、边潇潇、郭真、黄圣依、贾乃亮、戚迹、高峰、孙海东、侯方、万思维、王宏宇、谢旗、许凝、王品一、季晨、王文光、王佳音、闫硕、姚岚、张子晨、王俊毅、王珞丹、赵柯、张迪、郑罗茜、爱新觉罗·启星 表演系01班(高职) 边辉、王晶、陈宇杰、马苏、练束梅、洪艳、郭亚婷、宫晓、梁静、窦晓源、刘慧、马京京、南凯、蒋珊珊、孙健、田浩、王孝瑜、闻洋、吴艳艳、张昱、夏海涛、林楠、姚笛、杨芊芊、马通、应启亮、张岩、张浩天、赵晶、李艺、赵姝琪、武强、赵正阳、张梓晨、张笑维 表演学院02班(本科) 邓紫飞、曹征、罗晋、刘亦菲、齐奎、吴健、吴相辉、杨佳音、尹键、张陆、周晶晶、张轶、陈姝、徐凌雪、李丹妮、李超、周杨、马文龙、王嘉、江燕、芦芳生、孙梅竞、刘竞、鲁昕、唐笑笑、马静、徐倩、王黎、张野、朱亚文 表演学院02班(专升本) 陈凌、李鹏、陆阳、王笑、张国刚、张新华、姜楠、栗安、连萌、陈凡、刘晓亚、鲁冠廷、孙源、孙玉娇、王丝菲、吴菲菲、朱挺慧、崔建宇 表演学院02班(高职甲班) 吴刚、张鑫、何禄、王建智、王励丹、孟磊、孟召重、李宇峰、任毅、吴迪、程远、徐津委、郭明翔、段然、李德智、周卫涛、程诚、丁飞、吴楠、陈天华、代笑盈、贺杨、李紫云、刘研言、王冕颜颜、张帅、樊昱君、朱红娜、魏丽娟、杨蔼玥、万瑶瑶、罗莹、吴芃、陈瑞、唐元元、陈玉林、杜娟、匡珂锌、张苇苇、张三子 表演学院02班(高职乙班) 郭志帅、舒燕、李琦、赵铁钢、李健、邢涛、周建涛、曾肖龙、丁明龙、普援、苗亮、张宪涛、马宁、李浩、陈建飞、张琳琳、杨妍妍、张昊、程浩、纪奥俊、宋伟、杨璐、潘婉麒、姜婷婷、温桂钰、张静、赵威、熊乃瑾、于博、范蕾、李怡焱、王晓婷、张晶晶、马昆、艾伦、武燕妮、郝旸、李莉、汪悦洁、吴婧 表演学院02班(高职配音) 邱丽娟、边江、常进、何山、陈子擎、何欣、黄渤、李劲涛、刘特、孟宇、孙雷、孙瑜、王凯、张健、邹少贇、白雪、楮珺、张静、张丽晶、张磊、王丹 表演学院03班(本科) 程瑾、陈哈妮、楚轶男、戴琦、侯京健、蒋婧、黄雨雨、沙枫、李杨、李玉伶、李悦铭、李源、刘广楠、杨磊、刘巍巍、屈玥、沈泰、唐于鸿、王奕楠、黄璐、徐翠翠、薛薇、钟月阳、杨雪、王锐、叶琪山、伊晓洁、张金、俞潇春、张阳、张宇鹏、朱侠、蔡家骏、周牧茵 表演学院04年 温桂钰、孟磊、张丽鲸、唐元元、李健、李紫云、代笑盈、丁明龙、潘琬麒、何山、李劲涛、   朱子岩、萧浩冉、黄楚涵、马容莉、刘娴、石天硕、张钧涵、胡 蝶、何亚男、刘文昊、叶项明、王帅、胡琨、许猛、张稷轩、秦伯坤、何珺、苏茜薇、刘博皓、赵仕瑾、赵婷婷、马庆伟、 朱锐、路晨 表演学院05年 杨幂、高小迪、宋雨、张璇、张小斐、张华鑫、崔婕、焦俊艳、王梦、周敏、端木崇慧、袁姗姗、唐婉、张然、唐增旭、张戈、包罗君、李熙、常晟、韩张、宋雷涛、季肖冰、吕蒙、王任君、白恩、曹满栋、朱晓华、田源、经超、孔令西、戚九洲、张子君 表演学院06年 张檬、翟天临、朱一龙、郭啸、周筱真、王艺儒、高叶、唐甜、王亦凡、王笛、彭冠英、芮伟航、杨洋、于仔、张傲然、陈伟栋、马晓灿、蒲冰墨、康馥麟、杨琦、张一鸾 表演学院07年 林源、郑爽、龙雨、张倩如、郝好庆子、柴碧云、卢杉、徐行、景甜、阚清子、钱柳吟、沈浩、孟醒、刘述、宋珂旭、孙强、刘鹏、王今铎、郭凯、高文峰、高骏、郝好、岳以恩(导演系) 表演学院08年 潘之琳、洪悦、施婷婷、乔乔、夏子涵、蔡文静、啜妮、种丹妮、张少轩、张少昂、张洋、伍冠峯、程雨轩、王维、段昊辰 表演学院09年 白卉子、马小茜、张驰、赵悦童、张云龙、黄梦莹、吴谨言、李纯 表演学院10年 杨紫、张一山、林思意 表演学院11年 周冬雨、古力娜扎、吴优、鲍天琦、杨采钰、辜承、洪顺辉、付梅、侯瑞祥、程梓、欧阳逸蕊、曾琦、徐晓璐、袁百梓卉、唐培彦、项婷、傅义伦、王英剑、高宇、刘延博、曲艺、刘逊、王燕阳、李易享、乔骏达、王子鸿、王嘉维、吴晓、李超、张瀚、廖诗琅、裴多歌、刘禹辰、王誉淼、田明鑫、王蕊、唐羽翰、常仕欣、何欣怡、陈薪璇、王诗淇、彭豆豆、吕晴、金泊含、牟雨晨、闫祺 [4] 参考资料 1. 北京电影学院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引用日期2015-11-26] 2. 发展沿革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2008-10-20[引用日期2012-08-26] 3. 北京电影学院成为影视艺术类自学考试主考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引用日期2015-06-1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