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貢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貢院 |
中文名稱: 北京貢院 建於: 明永樂十三年(1415) 原系: 元代禮部衙門 景點: 龍門、明遠樓 |
北京貢院,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原系元代禮部衙門的舊址,坐北朝南,大門5楹。往裡有二門五楹、龍門、明遠樓、致公堂、內龍門、聚奎堂、會經堂、十八房等處。最大時占地範圍:東起貢院東街,西至貢院西街,南起建內大街,北至東總布胡同,包括貢院頭條、貢院二條、貢院三條在內。[1]
簡介
貢院是原來會試的考場,即開科取士的地方。各地舉人來此應試,好象向皇帝貢奉名產,故名貢院。貢院之設始於唐朝。明、清兩代貢院位於今北京建國門內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故稱"北京貢院",也被今人簡稱作"貢院"。現今還有貢院東街、貢院西街、貢院頭條、貢院二條、貢院三條等路名和地名。民國初年,科舉制度廢除了,貢院建築被另作他用。現如今,古考場的蹤跡已蕩然無存,僅留下了"貢院街"這麼個地名。
北京貢院建築布局嚴謹,牆垣高聳,環境陰森,公堂、衙署高大森嚴,考棚則十分簡陋。外層圍牆三重,有外棘牆、內棘牆、磚牆。考棚計有9000多間,按《千字文》排布。貢院的四角還有瞭望樓,主要起到監視作用。東、西磚牆各開一磚門,門內有牌坊東為"明經取士",西為"為國求賢",南牆外有磚影壁,牆之左右各闢一門,門內正中有"天開文運"牌坊,正中軸線有大門、二門、龍門,亦稱三龍門,門內有明遠樓,樓為三重檐,歇山十字形屋脊,樓下四隅各開券門,至公堂七間,尖山式懸山屋頂,前出抱廈五間,兩側有東、西大庫,東、西更道各設木柵,為東、西文場,各有號房五十七連(排),東文場內有官生號房六十一間,西北隅有小號房四十連(排),其它建築尚有總裁、副總裁、考試官、御史等官員的公堂、居室、點名廳、守備廳、監試廳及刷印刻字、謄錄、受卷、彌封等處所。考生進貢院時要經唱名、搜檢、領卷等極嚴的手續,並有軍隊彈壓、形如囚犯。
北京貢院既是全國會試的考場,也是順天府(北京)鄉試的地方。鄉試每三年一次。在秋天,故叫"秋試"又叫"秋闈",為九天,農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場,每場三天。全國的會試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試",又叫"春闈",也為九天,農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場,每場三天。
貢院歷史
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北京貢院 建成,原系元代禮部衙門的舊址,坐北朝南,大門5楹。往裡有二門五楹、龍門、明遠樓、致公堂、內龍門、聚奎堂、會經堂、十八房等處。明遠樓前有株明朝載的槐樹,稱文昌槐。
明天順七年(1463年),北京貢院內史無前例的一場大火,監察御史鎖門不許出入,曾造成燒死舉子九十餘人的慘禍,燒死前來會試的考生達90多人,傷者無數。
明萬曆二年(1574),張居正為相時,吸取天順年間失火的教訓,擴建貢院,考棚達1.3萬間,並把木質考柵改為磚牆瓦頂的房屋。
乾隆二十七年(1762 )增南圍牆二磚門,擴充大門、二門等建築。
清光緒初年,因應試人數大增,號舍(考場)擁塞不堪,遂將院址北擴,共設號房114連(排)考棚1.5萬間。此時占地範圍達到最大,東起貢院東街,西至貢院西街,南起建內大街,北至東總布胡同,包括貢院頭條、貢院二條、貢院三條在內。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因在貢院附近曾擊斃德國克林德公使,此處被德軍管理。德軍每日拆房,將建築材料變賣,數月間並成一片斷壁殘垣,以致此後的會試只能安排在河南開封舉行。
1905年科舉廢除後,清政府擬在北京貢院舊址建國會大廈。聘請"京津營畫式司"的德國建築師羅斯凱格爾做了一個仿德國柏林國會大廈的設計,但終因耗資太大而擱淺,只留下了一份設計藍圖。
民國初年,百廢待興,政府無暇顧及此地。至1921年,在貢院遺址上建起樓房式"模範商場",但因生意不興隆,商家逐漸離去,大部分改成民居。1927年,張作霖的最後一屆北洋政府為了籌集軍餉,將殘存的貢院"商街"拆除拍賣物料,留下了一片空場地。
1941年,日偽政府在此空地上建造"神社",供奉亡靈。為方便進出"神社",在東南舊城牆上開鑿"啟明門",此為今長安街的發端。
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設在這裡。1953年11月,《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的要點》批准後,北京城按功能分區進行建設。1956年,海軍司令部遷入現址,貢院舊址則由學部(社科院)搬入。
如今,當年的古代考場貢院已矗立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樓等多座大樓,明清時代的北京貢院已經看不到原貌。
文化意義
北京貢院的興衰見證了科舉制度的興衰。我國的科舉制度,從隋朝起,興盛於唐,一直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歷經一千餘年。因"戊戌變法"取消了科舉制度,興辦學堂,北京貢院也逐漸退出了中國讀書人的視線,那個無數士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從宣統年間開始閒置。而民國之後,北京貢院的民用進一步使貢院和科舉制度一樣退出了人們的視野。
北京貢院的興盛,代表了中國古代統治者對文化的尊重。貢院一度的門庭若市,也是古代統治者主觀意願上公開公正選拔官吏的明證,有利於統治與社會安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襲和蒙蔭的暗箱操作,開拓了普通百姓的求官之路。
而隨着時代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萌芽發展,科舉制度已經不符合時代的潮流,於是,北京貢院和科舉制度一同湮沒在歷史前進的腳步之中。而北京貢院的閒置和荒廢,正是符合了時代的發展,有利於新的文化教育方式和官員選拔制度的出現。
如今北京貢院附近鯉魚胡同,已成了街邊的綠地和大街的一部分,再也不會出現擁擠的車水馬龍,天下考生齊聚貢院,以圖"鯉魚跳龍門"的那種好彩頭的繁華景象,當然,如今到了每年的6月7日-6月9日,古有的那種熱鬧非凡,已經轉移到了大大小小的高考考場。自古至今,選才方式變化巨大,但不變的是,北京貢院和高考考場所代表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態度,以及"公開、公正、公平"的精神。
參考來源
- ↑ 北京貢院:明清時期為國取士的「格子間」 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