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厝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厝镇位于福建省平潭海坛岛中南部,南、北、东侧分别与敖东乡、岚城乡、澳前镇接壤,西面隔海,与福清市小山东相望。北厝镇面积50.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705亩,山林20684亩,滩涂浅海13050亩。北厝镇下辖18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7242户,3.49万人。[1]

中文名称: 北厝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辖18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591

邮政区码: 350400

地理位置: 平潭

面 积: 50.89平方公里

人 口: 3.49万人

方 言: 闽语—闽东话—福州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机 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火车站:平潭站

车牌代码: 闽K

辖区代码

350128104:~201湖西村 ~202北洋村 ~203厝祥村 ~204澳尾村 ~205务里村 ~206跨海村 ~207先建村 ~208红山村 ~209红湖村 ~210北厝村 ~211庄上村 ~212娘宫村 ~213芦山村 ~214山利村 ~215天山村 ~216大厝基村 ~217美楼村 ~218湖南村 ~219吉钓村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属于敖网区、北海区、庄上区。民国20年,县境内设5区辖15乡,属于五区辖下的复兴乡、潭南乡。民国26年,属二区辖下的湖南、北厝联保。民国38年9月16日后,属二区,区公所驻地北厝,1958年3月设立湖西乡,8月并入敖东人民分社,1961年复设北厝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北厝乡人民政府。1992年撤销北厝乡,设立北厝镇。娘宫金井建有5000吨级散杂货码头。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148万元。镇境内的南寨山,因象形山石众多,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基础建设

北厝镇水力资源丰富,大小电站5座,装机容量3.67万千瓦,供电充足稳定。通讯设施完善。移动网络覆盖北厝镇,固定电话通村率达100%。骨架逐步拉大,有机关企事业单位20个,个体工商户近200多家,商品品种齐全,市场繁荣。北厝镇内公路网全面完成了水泥路面硬化,交通质量大大改善。抢抓时机、多措并举,利用农闲时机,在北厝镇开展声势浩大的村组道路整修活动,掀起了村组公路建养热湖。北厝镇募集修路资金42.9万元,组织劳力2000余人、车辆450台套,整修道路104公里,北厝镇主干道和村组循环道路基本成为高标准、高质量砂石路。

海洋经济

北厝镇西北部、东部地区有滩涂浅海,养殖业历史悠久;西部、西南部盛产贝类。1961年后,竹屿口海堤填筑后,西北部逐步发展为综合养殖区。1973年火烧港围垦后,南部浅海建设成为盐场。北厝镇水陆交通便捷。竹屿港、娘宫港是平潭与内陆交往的主要港口。娘宫金井建有5000吨级散杂货码头,已辟为二类口岸。由于滩涂宽阔,海水养殖发展迅速。竹屿、娘宫、吉钓、小湾、南后澳等处已辟为养殖基地,养鱼6000多网箱。有镇办化工厂、养鳗场、石板材厂各1家,小盐场3家,运输船30多艘,1000多吨位。北厝镇工农业总产值4148万元。

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海洋经济新模式。加大与大专院校和科技部门的产学研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培育低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模式,全面推进有机化养殖。

加强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养殖。一市港经过近两年的内塘改造后,已发展成近5000亩的对虾养殖基地。北厝镇经过基础设施改造,已建设成为有机青蟹的养殖基地。这些基地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加强合作社建设,形成规模效益。北厝镇已成立10多家水产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合作社在产、购、销方面的优势,加大土地流转,降低养殖成本,拓宽销售渠道,促进海洋经济朝集约化方向发展。

风景名胜

北厝镇镇境内的南寨山,因象形山石众多,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动工兴修环山路。三十六脚湖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环境清幽,是县域内重要的生态自然保护区。典型景观有骆驼岩、鸳鸯理翅、花豹巡山、神龟石等等,堪称岩石动物园……南寨山位于平潭岛南部的北厝镇,是岛上独特的海蚀地貌景观。在方圆0.6平方公里的低丘陵,遍布着风化花岗岩体,体积硕大、形态各异,其中奇特与象形山石景观40余处。南寨石林的海蚀景观集中于五峰一谷,即鳄鱼峰、仙女峰、绵羊峰、神雕峰、青蛙峰与神龟谷,山势不高,易于攀登,景点众多。

特色农业

北厝镇大力培育生态经济。北厝镇低产林改造10000亩。成立了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3050亩,总产量7050吨。北厝镇现有生产茶园300余亩,幼龄茶园百余亩,建成标准化加工厂房1500平方米,拥有各种生产、加工、贮存等机械,并在中国大小城市开设销售店(点)150余家,实行“市场牵基地联农户”的现代茶业经营模式,企业规模逐渐扩大,销售业绩不断提高。北厝镇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高山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一是投资19万元进一步完善浪广高山蔬菜基地的微蓄微灌工程,并落实管理人员,保证微蓄微灌设备正常运行;二是建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站,定期与不定期进行全程测检,严防农残超标蔬菜出乡上市,确保北厝镇高山蔬菜市场信誉;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邀请专家举办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无害化安全生产技术等技术培训;四是做好病虫情测报,根据各生产季节,及时编辑《病虫情简报》,并发放到农户,指导生产;五是做好“绿色通行证”发放管理工作,确保蔬菜能低成本、及时运抵市场。

视频

福建经济频道《今日八闽》走进平潭县北厝镇先建村西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