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宋帝陵 |
中文名稱: 北宋帝陵 時間: 北宋 屬性: 陵墓 地理位置: 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境內 |
北宋帝陵位於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境內,嵩山北麓與洛河間丘陵和平地上。[1]
簡述
七帝八陵
陵區以芝田鎮(宋永安縣治)為中心,南北約15公里,東西約10公里。北宋9帝,除徽、欽二宗被金人擄走死於漠北之外,其餘7帝均葬此,加上趙匡胤之父趙宏殷的墓由開封遷此(稱永安陵),所以人們稱七帝八陵。依次為宣祖(趙弘殷)永安陵、太祖(趙匡胤)永昌陵、太宗(趙光義)永熙陵,真宗(趙恆)永定陵、仁宗(趙禎)永昭陵、英宗(趙曙)永厚陵、神宗(趙頊)永裕陵、哲宗(趙煦)永泰陵。宋代靖康建炎年間遭金兵破壞,元代時地面建築全部被毀。
北宋國家權力高度集中於皇帝,這為后妃參與政事提供了條件。母后臨朝聽政,在北宋歷史上不乏其例。這種后妃政治地位的提高,反映在陵寢制度上,表現為皇后單獨起陵。宋陵區共有21個後陵,其建制全同帝陵,只是在規模上稍遜,另有宗室及王公大臣陪葬墓100多座,形成龐大的陵墓群,現已發掘了永厚陵祔葬的魏王墓和永熙陵祔葬的李後陵。
崇文抑武
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紛爭割據的局面,天下歸於一統,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皇權,並以崇文抑武為國策,保證了社會的長期安定和經濟的持續繁榮,又為傳統陵寢制度的復興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但崇文抑武的國策同時也造成了宋朝軍事力量的薄弱,尤其在對遼、西夏、金的戰事中,一再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賠款割地,屈膝求和,以至于靖康變亂,中原淪陷,這又必然影響到復興起來的陵寢制度,在精神氣魄方面不能不有所減弱。
一反常例
北宋帝陵一反歷代帝陵或居高臨下,或居山面河的傳統,它面對嵩山而背依洛水。陵區內的帝後陵中軸線的方向率皆北偏西6度左右,正對嵩山主峰少室山。由於受到當時堪輿學說之影響,認為趙姓在五音學中屬於"角"音,利於北方偏西的丙、壬方位,"吉方則要山高才來",因此,諸陵地面皆為南高北低,由鵲台到置陵台逐漸斜降,從而把作為中心建築屬於最崇高地位的陵台置於最低處,這是宋陵建築的一大特點。
布局一致
北宋的八座皇陵按同一制度建造,布局也基本一致,由南向北依次為鵲台、乳門、華表、石像生、陵台、後陵和下宮。每陵皆有兆域、上宮和下宮。兆域,或稱塋域,四周植荊棘等為標記。兆域內除皇陵之外,還有祔葬的皇后陵以及宗室子孫和當朝重臣的陪葬墓。上宮,即陵台四面所築陵垣以內部分。陵台居上宮中心,夯土築成覆斗形,底邊長55米,高約16米,象徵帝王的豐業和尊嚴。陵台四周柏樹成林,縱橫如織,故有"柏城"之稱。陵台之下為皇堂,是安放皇帝棺槨的地宮,全部用條石鑲砌。圍繞陵台囚周的是神牆,呈正方形,邊長約230米,牆的四面正中各設一神門,四隅有角闕,在東、北、西3門之外,各置石雕蹲獅1對,一牝一牡,相視而立,象徵着皇權的威嚴和帝陵的神聖不可侵犯。
南門為正門,門道內置石雕宮人1對,門外置石雕武士、奔獅各1對。南為神道石刻,夾神道建鵲台、乳台各1對。乳台以北為列石,自南而北依次為望柱2、象及馴象人2、瑞禽2、角端2、仗馬4及控馬官8、虎4、羊4、客使6、武將4、文臣4等,共計60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陵的石刻數目也是整齊劃一的,這是宋代帝陵的又一特點。後陵在帝陵之西北,規模僅及帝陵的一半。沿陵台神牆西北角延伸350米處為下宮,是皇帝死後供其靈魂衣食起居的地方。每朝皇帝朝謁先帝諸陵時,在上宮行祭祀禮之後,還必須趨步下官,謹拜先帝聖容。
後陵玄室
永熙陵三座後陵中最南的一陵,疑為元德後李氏陵,早年被盜,現可由陵台前盜洞進入玄室,玄室為近園形的多邊形,磚砌仿木結構,穹窿頂,頂塗青灰色蒼穹,其上以白粉繪出銀河及星辰。周壁繪建築、雲朵等彩畫,可辨認的具體建築形式有版門、直欞窗、挾屋、四注屋頂和鴟尾等,隨葬品殘存有玉冊及80多件青釉、白釉、黑釉瓷器殘片,其中帶"官"字的定窯瓷器和越窯龍紋大盤,頗為難得。
地宮設計特點
宋陵是"封土成陵"形制,建築結構每座大體相同,由上宮、下宮、祔葬皇后阮三大部分組成。上宮是關鍵區域,下宮在上宮的下方30米處,是地面建築。
動土時,在"甲"字型的地面開始挖掘,前面伸出那塊是斜坡,即一豎,便是墓道,後面就是"皇堂"。相比於漢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宋陵節約多了,但相比南宋諸陵,則顯得相當豪華。
宋陵儘管沒有漢唐帝陵奢侈,但花費也巨大。如宋仁宗趙楨的永昭陵,動用民工46700人,耗銀達50萬兩、錢150萬貫、絲絹250萬匹,費用占了當時國庫年收入的一半。
皇堂,就是通常所說的地宮,也稱玄宮,是放置棺槨的地方,一般往地下深挖20米一下,為陵墓核心部位。皇常最上面正中便是陵台,也就是通常明清帝陵中的寶頂,民民俗稱墳頭。陵台都是用黃土夯築而成,呈方形覆狀;分為三層,最上層廣植松柏。
挖深地宮,其實是反盜墓的最常手法,當年秦始皇將自己的地宮挖到得不能再深,"達三泉",便有這個意思。南宋諸陵永安陵地宮可能最淺,據《宋史·凶禮志·山陵》(卷一百二十二),"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陵台三層,正方,下層每面長九十";地宮最深的可能是永熙陵,"皇堂深百尺,方廣八十尺,陵台方二百五十尺。"宋四尺約合現代的一米,永熙陵就是25米深,而永安陵近14.25米。
北宋皇陵的地宮很漂亮,確實是"皇堂"。有一現代盜墓者曾由盜洞,爬進過永熙陵地宮。發現,永熙陵地宮由14層青磚砌成,上下四周彩繪着天象、樓閣、樹木、人物等圖案,建築得十分堅固。
從盜墓者的描述來看,北宋皇陵在營建時,顯然也考慮到了反盜墓因素。事實也這樣,如宋陵在地宮封堵上便充分考慮了反盜墓因素。
宋李攸著《宋朝事實》一書中,透露了宋英宗地宮當時封閉過程。該書卷十三"英宗葬永厚陵"條是這樣介紹的,進入地宮與宋英宗最後告別的皇室人員、臣僚全部退出後,開始點燃上地宮內的長明燈。
關地宮石門時,留一個人在裡面,將門裡的槓子支撐好,人從石門中間的缺口爬出來。然後,將石門上的大鐵鎖鎖上,將鑰匙扔到地宮時面。負責封陵的大臣,親自復土,插入尖頭鐵棍,並在缺口的中央豎一根大石柱,用鐵索固定石柱。地宮的石門關好後,開始封堵通往地宮的墓道,全部用大石頭填塞,最後用土夯實。
這樣的安全處理,雖然沒有武則天的乾陵反盜墓手段高強,但也夠嚴密的。
但宋陵卻存在明顯的易盜缺陷。比如地宮的位置,布置太過明顯,再沒有經驗的盜墓者也能找到進入地宮。宋陵"積土成冢",不如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那樣"因山為陵"。北宋陵因不是建築在險峻的高山上,所以,建築得再堅固,也比石質地宮好挖,難不倒盜墓者,這是先天性缺陷。
再者,宋朝皇帝生前不預築壽宮,都是死了以後才卜址挖穴,造陵比較倉促,也容易留下安全隱患。
宋朝皇帝死後下葬為什麼那麼急,因為當時宋朝皇家執行"天子七月而葬"的遠古禮制,即皇帝死後七個月必須下葬。迷信地認為,超過了七個月,則靈魂不能祔入祖廟。負責宋真宗永定陵督建的雷允恭等人,擅移皇堂、影響了工期,最後被"杖死"。
7個月內要造好一座帝王陵,難度確實是非常大的。宋陵的石頭都取自百里之外偃師境內的萬安山。據《金石萃編·永泰陵採石記》(卷一百三十一),在2月10日到5月11日,開採成營造永泰陵需要的石料,共動用了9744名士兵和匠人,不少累得病死了,就就近埋在山裡。由於趕工期,陵造成了,不少屍體還沒來得及掩埋。
帝陵分區
西村陵區
距縣城15公里,位於常封村西2.5公里處,稱為"龍窪", 包括永安陵,即太祖(趙匡胤)之父宣祖(趙弘殷)和其母杜氏合葬陵;永昌陵,即宋太祖趙匡胤陵。另外,還葬有皇后陵10座及子孫墓140多座。
蔡莊陵區
在西村陵區東北約3公里蔡莊附近,主要包括
永定陵,即真宗趙恆陵, 以及高懷德墓,蔡齊墓,包拯墓,寇準墓等。永定陵現存地面石刻是宋陵中保存最好的。
縣城陵區
在宋陵的最北部,是東西咽喉要道,包括永昭陵,即仁宗陵;永厚陵,即英宗陵。兩陵東西排列,相距200米左右。
八陵陵區
陵區距縣城15公里,包括永裕陵,即神宗趙頊陵;永泰陵,即哲宗趙熙陵。
四處陵區中,縣城陵區永昭陵於1993年被國家批准為大型皇帝寢陵搶救保護示範工程,經過整修重建,1997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
參考來源
- ↑ 北宋皇陵為何很少被提及? 搜狐 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