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北投區

增加 33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歷史沿革==
北投地區早在距今6,500年前已有人類居住,目前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遺址共有15處,文化內涵豐富,從最早的大坌坑文化,到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以及距今最晚近的鐵器時代十三行晚期文化,另外,也有可能為平埔族舊社的遺址。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center>'''北投車站'''<br><img src="https://www.taiwan.net.tw/pic.ashx?qp=1/big_TownTrip/pic_123_3.jpg&sizetype=2"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42291&uid=123#lg=1&slide=0   圖片來自交通部觀光局]</small> |}
北投區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主要社群,包括北投社、唭哩岸社、嗄嘮別社。北投社人在17世紀西荷時期已開始以硫磺與外人交換日用品。唭哩岸社在1654年的紀錄中顯示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嗄嘮別社亦見於1654年地圖中。隨著漢人入墾,該二社清治時期應已併入北投社。
  
清康熙52年(1713)鄭珍、賴科、朱焜侯、王謨等人,以「陳和議」戶名,請墾北投庄、海山庄、坑仔口,漢人開始大規模拓墾北投。雍正、乾隆年間,七星墩圳、八仙圳與唭哩岸圳等水利設施開鑿,乾隆年間唭哩岸街發展成淡北最早的街肆,是北投的政治、商業中心。石牌地區於雍正、乾隆之初,漢人墾民與平埔族人因土地問題時起爭端,乾隆年間淡水同知曾曰瑛於埔漢交界處立界碑,以絕埔漢爭域,遂有石牌地名。嗄嘮別(關渡)地區於清康熙54年(1715),通事賴科鳩集北投住民,將天妃廟(今關渡宮)易茅以瓦,可知康熙末年漢人已開墾淡水、關渡一帶有成。北投地區早期漢人移民祖籍地及區域分布,在平原地帶漳泉移民混雜,但又以泉州同安人為多;山區頂北投、竹子湖區域,則以泉州安溪移民為多。
  
北投區在荷西與鄭氏時期,荷蘭設置半自治型態的「地方集會」之中,境內的唭哩岸與北投二社,屬「淡水集會區」管轄;鄭氏時期則設置天興縣,並以「上淡水通事」管理臺北地區。<ref>[https://btdo.gov.taipei/Content_List.aspx?n=C253E3483E1646C6 北没區],臺北北投區公所</ref>
 
==歷史發展==
31,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