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中杜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方中杜鹃 |
---|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Cuculus optatus 目/科/属 鹃形/杜鹃/杜鹃 迁徏状态 过境鸟 普遍性 普遍 体长/体重 28-30cm/约90g |
别名:筒鸟、中杜鹃、公孙鸟,雌雄相似或相异。虹膜橙褐至褐色。眼圈黄色。嘴黑褐、下嘴基黄色。脚黄色。
- 雄鸟
- 头、颈至上胸及背鼠灰色,翼深灰色。
- 腹面近白色,通常有约10条黑色横纹。横纹较粗且间隔较大杜鹃宽。
- 尾下覆羽染皮黄色,有黑横斑。
- 尾羽灰黑色,羽轴具白斑,末端白。
- 雌鸟
- 灰色型,上胸及颈侧染棕褐色。
- 赤色型,头及体背赤褐色,密布黑横斑。
- 尾羽愈近末端黑横带较宽。
- 亚成鸟羽色黯淡,头及体背有白色羽缘。
栖地&习性
栖息于山区温带森林,丘陵地带树林或已开发森林的疏林地。
托卵寄生。单独于树林中、上层活动鸣叫求偶。
饮食昆虫,主要是毛毛虫,蝗虫。
繁殖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最不关注)。
鸣声
雄鸟在黎明和黄昏时最常唱歌,似吹竹筒般低沉,似"布布、布布"音。有时在之前会有比较急促或稍高亢,似"叩、叩、叩、叩"音的前奏。
外观相似性
喜马拉雅中杜鹃体型较小,翼较短,翼面褐色较浓。鸣声不同,为四音节重复"呜、布-布-布"。
大杜鹃体型较大,虹膜黄色。羽色较浅,腹面较白,黑横纹较细,间隔较窄。
小杜鹃体型较小,虹膜暗褐色。体背羽色较深,腹面黑横纹较少,间隔较宽。尾下覆羽黑横斑甚少或无。
赤色型雌鸟头上至后颈、腰及尾上覆羽均有明显黑横斑。
四声杜鹃灰色头,暗褐色背,尾下黑、白分节明显。近末端有明显粗黑横带。
分布
亚种和分布
- C. s. optatus Gould, 1845 – Oriental Cuckoo – 欧洲俄罗斯E穿越西伯利亚到达堪察加,S到达哈萨克斯坦,阿尔泰,蒙古以及中国,韩国和日本;从东南亚到澳大利亚的冬季。
- C. s. saturatus Blyth, 1843 – 克什米尔,途经喜马拉雅山,阿萨姆邦,缅甸西北部(包括Shan邦)和泰国,到达中国和台湾;从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半岛和菲律宾南部到Lesser Sundas和新几内亚的冬季。[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参考文献
- ↑ oriental cuckoo,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