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無編輯摘要
==一、应用场景==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明确了我国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北方防沙带是“两屏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最新划定的北方防沙带跨越中国北方地区,涉及吉林、北京、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疆6省(区、市),208个县级单位,总面积达到220万km2。区域内土地沙化严重,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针对区内的各项环境问题,国家大力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进一步增加林草覆盖度,增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提高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北方防沙带是我国防沙治沙 <ref>[https://www.sohu.com/a/686498527_121443915 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搜狐,2023-06-17</ref> 的关键地带,是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区域,对保障北方生态安全、改善全国生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四、应用成效==
根据Collect Earth验证数据 <ref>[https://www.sohu.com/a/479663880_114819 数据的来源以及数据是什么?],搜狐,2021-07-26 </ref> 集的检验,RSDI方法总体精度达到了89.2%,Kappa系数达到了0.80,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该方法能实现大尺度生态状况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快速监测,对[[科学]]评价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成效具有重要的推广示范意义,可为生态工程的实施、管理与生态提升提供科学参考价值。
研究表明,2000年至2020年北方防沙带RSDI年平均值在0.45至0.52之间波动,整体呈显著下降的趋势,表明[[工程]]区内由于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实施,沙化程度在减轻,生态呈现恢复的态势。其中,显著恢复的区域占比34.1%,显著退化的区域占比6.0%,保持稳定的区域占比59.9%,说明20年来北方防沙带内生态状况整体向好发展。
714,2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