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欧两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欧两项

北欧两项起源于北欧,由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组成,在挪威、瑞典流传很长时间,成为北欧的传统项目,故又称北欧全能。

北欧两项于1883年被列入霍尔门科伦滑雪大奖赛,20世纪初开始向世界推广。

=基本内容

中文名:北欧两项

起源地:北欧

外文名:nordic combined

构成:越野滑雪、跳台滑雪

起源

北欧两项(nordic combined) 起源于北欧,由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组成,在挪威、瑞典流传很长时间,成为北欧的传统项目,故又称北欧全能。19世纪中期,北欧两项运动首先出现在挪威。1924年第1届冬季奥运会北欧两项即被列为比赛项目。1988年第15届冬季奥运会开始设团体项目。2002年美国“冬奥会”上新增加了个人追逐(竞速)赛。

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地区冬季雪多,适于开展滑雪运动,但因缺乏阿尔卑斯山脉那样的高山,高山滑雪不够普及和发达,而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却得到较好的开展。于是出现了既要求越野滑得快,又要求跳雪跳得远的北欧两项比赛项目。 这个项目是北欧几个国家的体育强项。19世纪中期,挪威开始出现北欧两项运动,但直到20世纪初才成为一项全国性的比赛项目。

奥运史

1883年被列入霍尔门科伦滑雪大奖赛,20世纪初开始向世界推广。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1984年以前只设个人赛,1988年起增设团体赛,仅有男子项目。比赛按跳台滑雪、越野滑雪的顺序进行。跳台滑雪初为70米级,1992年改为90米级;越野滑雪原为18公里,1956年起改为15公里。确定名次的方法原来根据单项成绩换算成得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1992年冬奥会开始有所不同:①个人赛第一天进行跳台滑雪,每人跳两次,以姿势分和距离分计算总成绩。姿势分由5位裁判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完美性、稳定性以及整体稳定性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将剩下的3个分数相加,最高分为60分;距离分要根据K点距离确定每米分值,运动员的跳跃距离达到K点距离为60分,短于K点距离,将所短距离乘以每米分值,再从60分中减去,超过K点距离,将所超距离乘以每米分值,然后加上60分。两次比赛的姿势分与距离分之和为运动员的总分,得分多者名次列前。第二天进行越野滑雪,跳台滑雪成绩最好的运动员第一个出发,其他运动员要根据跳台滑雪与第一名运动员的得分差换算成时间差,依次间隔出发,最后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排列名次。②团体赛跳台滑雪各队4名运动员依次出发,得分方法同个人赛。越野滑雪时,跳台滑雪成绩最好的队首先出发,其他队要根据与跳台滑雪成绩最好的队的得分差换算成的时间差,依次间隔出发,各队的第二、第三、第四名运动员在接力交换区出发,以第四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排定名次。1988年起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1]

发展简介

北欧两项

19世纪中期, 北欧两项运动首先出现在挪威,到20世纪初才成为挪威全国性的比赛项目。因为此项运动起源于北欧,所以也称为北欧滑雪。2002年美国“ 冬奥会” 上新增加了个人追逐(竞速)赛。北欧两项在奥运会及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一般设3块奖牌,即个人单项赛、个人追逐(竞速)赛、4人团体赛。

北欧两项的跳台滑雪,最初在奥运会比赛中为K70m级跳台,由于1992年跳台滑雪项目将K70m级跳台改名为K90m级,所以1992年后北欧两项的跳台滑雪比赛也变名为K90m级跳台。在经过大会组委会同意的情况下,北欧两项的跳台滑雪也可以在K120m级台上进行。

北欧两项的越野滑雪距离原为18km,1956年改为15km,个人追逐(竞速)赛在2002年被定为短距离,一般为7.5km的比赛。

挪威是这一项目的传统强国,到当前为止在国际大赛中的奖牌总数和金牌总数均列首位。其中1924、1928、1932和1936年冬奥会中,挪威连续届包揽全部个人比赛的奖牌。但是在20世纪末期,欧洲的芬兰德国奥地利等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队都已成为北欧两项的强国,在1994~2002年3届冬奥会中芬兰队德国队奥地利队日本队都取得过前3名的好成绩。

具体项目

个人赛

在北欧两项的个人赛小项之中,运动员需进行90米高的跳台滑雪和15公里的越野滑雪。当中,运动员会于第一天进行跳台滑雪,每位运动员跳两次,以“姿势分”和“距离分”计算运动员的总成绩。在“姿势分”方面,5位裁判会从运动员由开始起动至落地时的“准确性”、“完美性”、“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作出严格的评分(由最低的从0分到20分),并把最佳和最差的成绩去掉,将剩下的3个分数相加起来,最高的限额分为60分。而“距离分”方面,若运动员在跳跃后未能到达“K点”(原定目标),则会将距离乘以每米分值(1米两分),从原来得分中扣减。但如超过原定目标的“K点”,则会将距离乘以每米分值,从原来得分中增加,得到第一日的总成绩,得分愈高排名愈高。在赛事的第二天中是决赛日,在第一天成绩最佳者将首个于起点出发,其后的运动员会根据与首名运动员分数之距离,按名次出发,进行15公里的滑行,最早到达终点的就是优胜者。

竞速赛

在竞速赛方面,型式类似个人赛:运动员要在120米高的跳台上进行跳台滑雪以及进行7.5公里的越野滑雪,在两天的赛事中,第一天为跳台滑雪,第二天为越野滑雪。赛事的第一天是跳台滑雪,但所有的运动员只有一次跳台的机会,是与个人赛最不同之处,但同时都是以“姿势分”以及“距离分”作为评分,名次也是以成绩的高低作次天赛事的出发次序。第二天的越野滑雪中与个人赛相同,都是以第一天中运动员成绩名次作为出发先后次序的根据,进行7.5公里的越野滑雪,最先到达终点的则为胜利者。

团体赛

团体赛之中,都是分两天作赛,首天是跳台滑雪,次天为越野滑雪,运动员会在越野滑雪中滑行5公里以及进行90米高的跳台滑雪。在团体赛的跳台滑雪内,一队中有4位运动员,各运动员会按先后次序出发,每位运动员都有两跳,每跳都会以“姿势分”和“距离分”评分,一队共有8次的得分,8个得分会合并计算。而在越野滑雪上,在第一天成绩最好的一队最先出发,及后的队伍要根据第一天的成绩,与最好的队伍得分之差,换算为出发时间距离,滑行5公里。而所有队伍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名运动员会在接棒区等候,成功交换后即出发,以第四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排定名次。在接力中要注意的是每队的运动员排名次序是一定要与第一天跳台滑雪运动员出场次序一样,不可作出改变。

基本要求

北欧两项是跳台滑雪及越野滑雪2个项目的体育竞技比赛。当前只有男子组比赛,在奥运会及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一般设3块奖牌,即个人单项赛、个人追逐(短距离)赛、4人团体赛。比赛一般分2天进行, 第1天是跳台滑雪,每人跳2次,以姿势分和距离分计算出总得分(规则与跳台滑雪项目相同),第2天是越野滑雪(规则与越野滑雪项目相同)。规则要求要先进行跳台滑雪比赛,再进行越野滑雪比赛。通过把运动员跳台滑雪赛上的得分, 计算转换成秒数,由此计算出的秒数差就是运动员在越野滑雪比赛中的出发顺序,即跳台滑雪赛中的第1名运动员在越野滑雪赛中是第1个出发者,而跳台滑雪赛中的第2名运动员,把他在跳台滑雪赛中的得分和第1名运动员的得分差, 通过计算转换成秒数,得出的秒数就是比第1名运动员晚出发的时间(得分与秒数的计算方法依照北欧两项竞赛规则),这样以此类推地出发后,第1个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为第1名。

因为北欧两项需要跳台滑雪及越野滑雪2个项目结合的比赛,所以要求运动员同时掌握2个项目的技术特点,既需要有跳台滑雪“ 准确的技术动作”, 又需要有越野滑雪的“ 体能”。

比赛装备

北欧两项

一、雪板

越野技术有传统式和自由式之分,在雪板方面也存在这一区别。传统板和自由板的区别主要是在构造和长度上:

1、自由板:自由板的板底非常光滑,从而形成一个较大的涂蜡层。这个表层的作用就是滑行。在选择一副自由式越野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雪板的长度应该在自己身高上加长10到15厘米,但同时也要考虑雪板的硬度(张力)和自已的体重相适应。雪板上一般都标注了适合的理想体重。

2、传统板:传统板具有很明显的弓型弧线(即有一定的张力),并被划分为登坡部分和滑行部分。雪板的长度为身高加上30厘米。同样,雪板的张力要和体重相适应。这一点可以用如下方法来测量:站在雪板上,测量板底和地面之间的缝隙,具体测量位置是在从脚跟到雪板上的每二个标记之间这一段。如果这个缝隙正好可以通过一张纸,则雪板的张力是合适的。如果只用一只雪板测试(即全身重量落在一只板上),则纸张应该无法通过这个缝隙。二、雪鞋

1、自由式滑雪鞋的鞋帮应该高出踝骨,以形成一定的支撑,同时要保证踝关节能自如的活动,以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以最佳姿势站在雪板上。

2、传统式滑雪鞋:在滑传统技术时,人们通常穿鞋帮较低的鞋。这样即保证了有一定的支撑,同时也能让脚踝有最大的活动范围,从而达到理想的滑雪动作。

3、多用滑雪鞋:如果不想受项目的限制来选鞋的话,也可以选用一种多用鞋,这种鞋适合自由式和传统式两种技术要求。

北欧两项

三、滑雪杖  可供选择的滑雪杖有很多,应该根据不同的项目来选择合适的长度。原则是:传统式:身高×0.85;自由式:身高×0.9。

四、服装

选择服装一定要保证身体能自如活动,不能太紧。所有的服装都应该具有高弹性,并应防风,防水,良好,易保养,可水洗的。选择手套时应注意,开始戴时感觉稍紧更好,一定不能选有褶皱的,以免以后手上磨出水泡。

运动员年龄情况

1984年冬奥会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最高,达到了27.20岁,其中1988 年平均年龄最低22.67岁。从运动员的总体情况来看,可以发现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在22~28岁,其中2006年前6名的平均年龄为25.83岁,与参赛所有的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相比差距不大。[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