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温哥华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温哥华市
图片来自TRADE AND INVEST

北温哥华市City of North Vancouver)是加拿大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内的一个城市,位于布拉德内湾(Burrard Inlet)的北岸。它是大温地区三个北岸城镇(North Shore)中面积最小但也最都市化的一个市镇。虽然它有自己的航运、化工、影音等重要制造产业,但它普遍仍被认为是温哥华郊区的小城镇。

发展过程

北温市是布拉德内湾沿岸最早开拓的地方,甚至也早于温哥华;在整个大温地区内也只次于菲沙河上的新威斯敏斯特。开发初期,杜格拉斯杉(Douglas Fir)遍布了北温未被砍伐的森林,也造就了伐木业的发展。1860年代,塞维尔·慕迪(Sewell Moody)于慕迪维(Moodyville)设立了一座水力伐木场;随后,邮局、学校和村落如雨后春笋般竖立。北温也正式成为一个市镇,范围遍布布拉德内湾的整个北岸。但好景不常,市政府在1890年代和1907年先后陷入财务问题而破产,导致西温区北温区脱离北温市而自组成新市镇;北温市的面积也大幅缩小至现时的市界线内。

北温市的财务问题,某程度上是为了开发市内崎岖的地势和临海处的沼泽地区而造成的。宽阔的河谷也阻碍了发展进度;越过河谷的桥梁,每隔数年就被洪水冲断。纵使如此,北温市于朗斯代尔大道(Lonsdale Avenue)周围的发展却渐见起色;大道的尽头处正是北温渡轮码头的所在,交通便利,居民只需乘搭渡轮便可往温哥华市上班。市内后来也铺设了有轨电车系统,地段亦被投机者所觊觎。在工业方面,瓦莱斯船坞(Wallace Shipyards)和太平洋大东方铁路(Pacific Great Eastern Railway)皆为市内工人提供就业机会,但市内的工业发展却因横跨内湾的铁路桥迟迟未落成而受到阻碍。

伐木业和小型的畜牧业在一战二战期间继续发展。经济大萧条导致北温市政府再度破产,但市内的经济则在二战期间被繁盛的造船业再度带旺。为了安置船坞工人而兴建的住宅区,带动了市内到战后仍然持续的建筑潮。到战后,北温市已成为热门的住宅区。

环境位置

北温市和温哥华隔著布拉德内湾(Burrard Inlet)遥相对望,而其他三边则被北温区所包围。而中朗斯代尔和下朗斯代尔等商业区人口相对密集,且有一定数目的住宅和高楼大厦等建筑物。

而温哥华“北岸”通常是指和北温市一样为自治单位的北温区和西温区。两个“北温”之间最大的不同便在于它们的居民,但大抵来讲,其馀内陆居民很少会去区分两者间的不同。

运输

从北温市到温哥华市有两座桥可通行:狮门桥(Lions' Gate Bridge)和钢铁工人纪念第二海峡桥(Ironworkers Memorial Second Narrows Crossing)。市民亦可选择乘搭SeaBus到温哥华;海上巴士和市内的公车服务同由运输联线(TransLink)旗下的岸山巴士公司营运。市内公车服务的枢纽位于朗斯代尔码头(Lonsdale Quay)。

市内最主要的道路为朗斯代尔大道(Lonsdale Avenue),由北温码头一直向北到29街,并延伸到北温区的Rockland Road为止。横加公路(卑诗省一号省道)跨越北温市北部,共有三个交流道位于市内,分别为Lynn Valley Road(出口19)、Lonsdale Avenue(出口18)和 Westview Drive(出口17)。

人口统计

根据20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调查结果:

  • 人口: 44,303人
  • 人口成长率(1996年-2001年): 6.8%
  • 住宅数: 21,217户
  • 土地面积: 11.95 km²
  • 人口密度: 3706.2 人/km²
  • 在加拿大是一个高水准的城市。

根据卑诗省的人口估计: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43,268 43,725 44,550 44,938 45,489 46,236 46,977 46,496 46,831 48,037 4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