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碚区是重庆市辖区。位于市境西北部。东接渝北区,南连接沙坪坝区,西界璧山区,北邻合川区。总面积755平方千米。 63万人(2012年末)。全区辖5个街道、12个镇:天生街道、朝阳街道、北温泉街道、东阳街道、龙凤桥街道、歇马镇、澄江镇、蔡家岗镇、童家溪镇、天府镇、施家梁镇、水土镇、静观镇、柳荫镇、复兴镇、三圣镇、金刀峡镇[1]。区政府驻北温泉街道双元大道196号。【注:水土镇、复兴镇为两江新区直管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管理工作由两江新区管委会负责,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由北碚区政府负责】
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地区,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华蓥山脉延伸丘陵地,嘉陵江由东北至西南流经境内,水源充足,年降水量1150毫米,年均气温18.7℃。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硫铁矿、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天然气等。襄渝 、国道212和省道过境,嘉陵江全年通航。有缙云山、北温泉等风景旅游区。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烈士陵园建于北碚市郊,王朴烈士陵园在静观镇境内。
历史沿革
北碚,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南齐时曾设东阳郡,清代为巴县之白碚镇。1923年设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1936年,划江北、璧山、巴县的2镇3乡成立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1942年改为北碚管理局。1949年改称北碚管理处,1951年为川东行署辖北碚市。1953年撤市改区,为重庆市第六区。1955年改为北碚区。
1995年初,重庆市进行 调整,北碚区辖天生、朝阳2个街道和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9个镇,以及从原江北县划入的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偏岩6个镇和皮家山、石坝2个乡。全区总面积753.4平方千米,总人口约62万人。区政府驻天生街道碚峡西路。
2000年,撤销石坝乡,设立石坝镇;撤销皮家山乡,设立金刀峡镇。调整后,北碚区辖天生、朝阳2个街道和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偏岩、石坝、金刀峡17个镇[2]。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北碚区常住总人口 646577人,其中:天生街道87054人、朝阳街道35027人、东阳镇47623人、歇马镇56346人、澄江镇38974人、蔡家岗镇29543人、童家溪镇17837人、天府镇44737人、龙凤桥镇31958人、北温泉镇35217人、施家梁镇11757人、水土镇44993人、静观镇54490人、柳荫镇26589人、复兴镇38745人、三圣镇12170人、偏岩镇14058人、石坝镇15902人、金刀峡镇3557人。 2002年7月31日,重庆市 (渝府[2002]124号)批复同意北碚 驻地从碚峡西路9号迁至新区9—11号地。
2002年末,北碚区户籍总人口64.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46万人。辖天生、朝阳2个街道和东阳、澄江、歇马、蔡家岗、董家溪、天府、龙凤桥、施家梁、北温泉、水土、静观、柳荫、复兴、三圣、偏岩、石坝、金刀峡17个镇,73个居委会、301个村委会。
2004年4月,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北温泉镇、龙凤桥镇、东阳镇,设立北温泉街道、龙凤桥街道、东阳街道;7月,3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2005年8月23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05]172号)批复同意撤销偏岩镇、石坝镇,调整金刀峡镇、三圣镇行政区域。具体为:撤销偏岩镇,并入金刀峡镇;撤销石坝镇,并入三圣镇。至此,全区辖5个街道、12个镇:天生街道、朝阳街道、北温泉街道、东阳街道、龙凤桥街道、歇马镇、澄江镇、蔡家岗镇、童家溪镇、天府镇、施家梁镇、水土镇、静观镇、柳荫镇、复兴镇、三圣镇、金刀峡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北碚区常住总人口680360人,其中:天生街道124728人,朝阳街道38127人,北温泉街道84847人,东阳街道40143人,龙凤桥街道33981人,歇马镇60933人,澄江镇28056人,蔡家岗镇35564人,童家溪镇21820人,天府镇30980人,施家梁镇8773人,水土镇44551人,静观镇43674人,柳荫镇17505人,复兴镇33621人,三圣镇19305人,金刀峡镇13752人。
视频
北碚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权威解读“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 ,搜狐,2019-08-12
- ↑ 全国有多少地级市、多少县级市、多少县、多少乡、多少村 ,搜狐,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