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境内,分布于北票三个乡镇、五个村民委的22个自然屯之中,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45′22″―120°52′38″,北纬41°32′21″―41°37′53″之间,总面积4630公顷,其中核心区两处:即上园镇的四合屯、尖山沟,面积200公顷,缓冲区面积680公顷,实验区面积3750公顷。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龙鸟原始祖鸟[1]孔子鸟等珍稀古生物化石,是辽宁省唯一的一个古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史

1997年辽宁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域范围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境内,分布于北票三个乡镇、五个村民委的22个自然屯之中,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45′22″―120°52′38″,北纬41°32′21″―41°37′53″之间,总面积4630公顷,其中核心区两处:即上园镇的四合屯、尖山沟,面积200公顷,缓冲区面积680公顷,实验区面积3750公顷。

保护目标

综述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孔子鸟等珍稀古生物化石

动物化石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产出重要的鸟类化石(原始中华龙鸟、粗壮原始祖鸟、邹氏尾羽鸟横道子长城鸟、圣贤孔子鸟、川州孔子鸟、孙氏孔子鸟、长趾辽宁鸟等),而且还发现众多门类的其它化石。计有6个门、14个纲、20类化石,动物化石除鸟类外,还有爬行类、鱼类、叶肢介类、介形虫类、昆虫类、双壳类和腹足类,此外还有蛋及足印类化石,共3个门、8个纲、46个属、83种。

植物化石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化石从蕨类植物到高等的被子植物计2个门、3个亚门、6个纲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硅化木、种子及孢子花粉化石等。如:热河眼子菜、陈氏辽西草、常氏似画眉草、古尔万果(未定种)、单子叶植物、辽宁古果[2]、梁氏朝阳序等。

保护意义

保护区内完备的中生代地层及其所含门类众多的化石,在全世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已陆续发现鸟类化石(11属、14种)250余块,其中中华龙鸟、原始祖鸟被专家们认为接近于鸟类的始祖,远比德国始祖鸟为早,孔子鸟的时代也基本可与德国的始祖鸟相比,这一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古生物界认为德国始祖鸟是一切鸟类祖先的传统看法,为解开生命发展史上世界四大难题之一——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取得了突破。

视频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视频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十二五”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