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北管

增加 4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汉族]]民间丝竹音乐。中国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统称为“泉州北管”,与“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姐妹花”,素有“天子传音”的美誉。与[[台湾]]中部的北管、日本琉球乐、东南亚北管同属一个乐种。
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ref>[http://wmf.fjsen.com/wmcl/2015-08/28/content_16555142_all.htm 泉州北管 南音姐妹花],2015-08-28 15:11:14 来源:泉州网</ref> 。2014年泉港区荣获国家“中国北管音乐文化之乡”。2019年11月,泉州北管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中文名北管
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演唱采用官话(湖广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在曲的前奏和乐句、乐段结束处常有演唱者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为之伴奏,给曲子增添很多生气;演唱常采用提高八度并借鉴了莆仙音乐、南音的一些演唱方法,使歌声高亢有力、悠扬柔婉和秀丽。
谱演奏时一般不用锣鼓,只用板或木鱼鼓打强拍,演奏主要运用民间常见的“支声复调” <ref>[http://dict.youdao.com/w/eng/%E6%94%AF%E5%A3%B0%E5%A4%8D%E8%B0%83/ 支声复调],有道</ref> ,拉弦乐器多用短弓、一弓一音和在主要骨干音的基础上略作变奏,加以“变征、变宫”进行润饰。在曲式结构上,以多首曲牌联缀的形式为常见,也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
==泉州北管==
[[中国]]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又叫[[泉州北管]],泉州的北管只剩下器乐演奏,常用于节庆阵头(艺阵) <ref>[http://qz.fjsen.com/2015-11/24/content_16938517_all.htm 专业培养传承人加强两岸交流 北管之花泉港怒放],2015-11-24 10:09:28 王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ref> ,主弦是吊规子([[京胡]])、提弦(提琴;[[壳子弦]]),昆腔(吹腔)用曲笛(昆笛)伴奏。
2006年5月20日,泉州北管音乐被[[中国国务院]]列进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14,4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