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美红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美红鸟(学名:Cardinalis cardinalis):体型中等,体长24厘米,翼展25-31厘米,体重 42-48克。

雄鸟呈鲜红色,面部呈黑色,一直伸延至上胸。背部及双翼最为沉色。

雌鸟呈灰棕色,双翼、冠及尾羽上有红彩。 雌雄异形,均有羽冠。

北美红雀的学名意义是天主教会的枢机,因枢机有着明显的红袍及帽子。

皇冠般傲立的穗状头冠和一身烈焰般的羽毛异常醒目,是世界上最美丽耀眼的鸟类之一。

北美红雀原图链接

留鸟。栖息在林地、花园、丛林及沼泽。

它们主要吃谷物,也会吃昆虫及果实。雄鸟是地盘性的,

会以歌声来定界。分布于加拿大南部,经美国东部缅因州至得克萨斯州,

南下至墨西哥,在夏威夷的大岛及瓦胡岛也有分布。

食性

北美红鸟主要吃野草、农作物及果实。它们会在地上寻找食物。

它们也会吃甲虫、草蜢、蜗牛、野生果实及草莓、玉米及燕麦、向日葵种子、榆树的树皮及花卉,

并会喝枫树的树汁。14于夏天,它们会选择吃容易找到的种子。它们及其雏鸟也会吃昆虫。

形态特征

北美红鸟体型中等,体长24厘米,翼展25-31厘米,体重42-48克。

雄鸟呈鲜红色,面部呈黑色,一直伸延至上胸。背部及双翼最为沉色。

雌鸟呈灰棕色,双翼、冠及尾羽上有红彩。雌鸟面部呈灰至黑色,但不怎么明显。

喙是鲜珊瑚色,呈圆锥状及很强壮。幼鸟的颜色像成年的雌鸟,到了冬天就会换羽成为成鸟。

幼鸟上身褐色,下身红褐色,胸部、前额、双翼及尾巴呈砖红色。脚部呈深粉红褐色。

雌雄异形,均有羽冠,雄鸟喙周围有黑色羽毛而雌鸟喙周围有灰色羽毛,

雄鸟呈鲜红色,面部呈黑色,一直伸延至上胸,背部及双翼色较深,

雌鸟呈灰棕色,双翼、冠及尾羽上有红彩。高耸的红色羽冠与红色体羽融为一体,

与面颊的黑色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使得这种鸟种非常上镜。

虹膜呈褐色。雄鸟主羽的颜色是来自所吃的类胡萝卜素红色及黄色色素。

雄鸟具有代谢类胡萝卜素色素来制造主羽色彩。当只吃具黄色色素的食物时,它们会变得较为淡红色而非黄色。

分类

北美红鸟属于红鸟科下的红鸟属。

它们最初是由卡尔·林奈2,并被分类到交嘴雀属中。于1838年,

它们才被分类到红鸟属,且名为Cardinalis virginianus。于1983年,其学名改为Cardinalis cardinalis。

北美红雀的学名意义是天主教会的枢机,因枢机有着明显的红袍及帽子。[1]

繁殖

北美红鸟通常是单配,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雄性可能与多个雌鸟交配。

筑巢时间取决于地区,南部的亚种在2月筑巢,北方的亚种将于4月开始。

在爱荷华州繁殖的亚种筑巢时地面仍然覆盖着积雪。

在伯利兹的亚种,在6月中旬还发现开始筑巢。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每年4月筑巢,持续到10月。

北美红鸟中有些鸟的婚姻关系可以维持数年或数月。

筑巢时领地有交叉。雄鸟有时会带筑巢的物料给雌鸟,让雌鸟筑巢。雌鸟会用喙分开树枝,

用身体来弯曲树枝及以脚来造成杯状。前窝的成鸟会成为的父母的助手,帮助筑巢。

鸟巢有四层,底层为粗糙的树枝,其上以树叶覆盖,树皮围边,最后再铺上草、茎、小根及针叶等。

一般需要3-9日才能完成鸟巢。鸟巢高5-8厘米,10厘米阔,内径8厘米。它们只会使用鸟巢一次。

雌鸟会在丛林中或1-3米的树上筑巢。在完成鸟巢后的1-6天就会生卵。

雌鸟每次会生3-4枚卵。卵约有2厘米大小,卵的颜色为白色、绿色、蓝色或褐色色彩,并有薰衣草色、灰色或褐色的斑点。

一般会由雌鸟负责孵卵,雄鸟很少及只会孵很短的时间。孵化期为11-13日。

雏鸟到了10-11日大就会换羽。19天后飞行,在40日龄完全独立。每年会生育2-3次。

当雌鸟生产或孵化另一胎时,雄鸟就会负责喂养上一胎的雏鸟。野生北美红雀的寿命平均在16岁。

巢穴中会有牛鹂属的褐头牛鹂或铜色牛鹂定期寄生。

参考文献

  1. 北美红鸟和它的蛋, 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