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匡章

移除 10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屢建戰功==
===桑丘之戰===
{{main|桑丘之戰}}
齊威王末年,[[秦國]]借道魏韓向齊國展開軍事行動,齊威王派將軍匡章率兵迎戰,兩軍交錯扎營。開戰之前,雙方使者來來往往。匡章藉機變更了部分齊軍的徽章,混雜到秦軍中待機配合齊國的主攻部隊破敵。齊威王派往前線的人探不明匡章的用意,悄悄向威王打小報告說:「匡章可能要帶兵降秦。」威王聽了置之不理。過了不久,又有前線回來的人向威王報告說:「匡章可能降秦。」威王仍不理睬。如此再三。朝延眾大臣見此情景向齊威王請求說:「言章子人(匡章)之敗(不良行為)者,異人而同辭,王何不發兵擊之?」威王胸有成竹地說:「此不叛寡人明矣,曷(何)為擊之!」果然,時過不久,從前線傳來齊軍大勝的捷報。左右很吃驚,詢問威王何以有此先見之明。威王告訴他們,從匡章的日常表現便可推斷出。
===齊破燕之戰===
{{main|齊破燕之戰}}
齐国长期奉行北进南抗战略,即北灭燕赵,南拒楚魏。齊宣王六年(前314年),[[燕國]][[子之]][[篡位]],爆發內亂,齊國乘機派匡章率齐国五都之兵十萬,從[[渤海]]進發,[[齊破燕之戰|進攻燕國]],三十日占领燕都(今[[北京]]),攻灭燕国。齊軍攻佔燕國後,並無撤回之意,匡章又不管束軍隊,纵使齐军在燕国烧杀淫掠,燕人紛紛起來反抗,驅逐齊軍。此时秦国、赵国等列国惧怕齐国吞并燕国做大齐国实力,便屯重兵于燕赵边境,威胁齐国不撤军即开战。不久,秦国于丹阳—濮水沿线与齐国沿河展开决战,[[宋康王]]临阵连夜撤军致使齐军侧翼暴露,秦军大败齐军,迫使齐国放棄對燕国的佔領,因此燕国得以复国。
===垂沙之戰===
{{main|垂沙之戰}}
前303年,[[孟嘗君]][[田文]]為齊國[[宰相]],這時秦楚聯盟,齊以楚負約為藉口,聯合[[韓]]、[[魏]]攻打楚國。[[楚國]]以[[楚襄王|太子橫]]為質於秦,秦派客卿通率軍救楚。聯軍聞訊後,當即退兵。次年,楚太子橫因私鬥殺死秦大夫而逃回楚國,秦楚聯盟告破。
===伐秦===
{{main|函谷關之戰 (前298年)}}
前298年,[[田文]]回齊為相,發起齊、魏、韓三國聯合攻秦,由匡章統帥聯軍,前後有三年之久,先是攻到秦國的[[函谷關]],駐屯大軍,加以封鎖,之後趙、宋兩國也參加,最後終於攻入了函谷關,迫使秦國求和。秦國歸還了魏、韓一些侵地後,三國聯軍才退去。
23,7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