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区域经济理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区域经济理论是中国专有名词。

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2]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

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是由经济地理学逐步演化而来的,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学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基础,形成了日益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

区域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

20世纪20年代之前是区域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由于工业化发展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地区内经济联系的空间不断扩大,“在经济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产业的空间布局成为一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看到了主流经济学忽视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空间过程,于是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活动,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

(一)古典区位理论:以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核心,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进行考察

1、农业区位理论:冯·杜能对运输费用最小的农业最佳布局的思考

冯·杜能通过多年亲自经营土地的经验,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他认为在同一集约程度下,单位产品的土地投入量体现在自然条件和离市场远近两个因素上。认为农业收益与运输距离成反比,运输的距离越远,获得的利润越少,反之亦然。所以农民选择的经营种类与市场的距离密切相关,且距离市场越远,可供选择的范围就越小。距离市场越近,区位地租就越高,即农民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就越多,这就刺激农民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

冯·杜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农场生产的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距离,即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农场种植什么作物获利最大,主要不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与特定农场(或地块)与中心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密切相关;农业经营规模,也与距离密切相关,增加投入必须使价格与边际成本之差能偿付追加的成本与运费。当生产成本一定时,离中心城市越近,追加的运费越低;边际产量需偿付的越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该书中,能还创建了著名的农业圈层理论。通过这个理论,杜能证明了决定各地区农业布局最佳类型的是级差地租,而非自然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孤立国)构成了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基础。

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其目的是探讨土地利用所能达到的最大纯收益。杜能的区位理论“首次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这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被推广到了其他的研究领域,即他的研究不仅仅停留于农业的土地利用上,而且也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工业化区位理论:对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的思索

劳恩哈特第一个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系统完整地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则,严谨地表述了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工业是如何布局于各个区域的,受区域性因素影响;而在工业区域内,厂商为什么集中于此地而非彼处,则受集聚因素影响;工业在某个地方集中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结果。集聚力受技术发展、劳动力组织变化、市场化因素及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分散力则可归结为伴随工业集聚而带来的地租增长的影响。韦伯设计了一个集聚函数,精确地表达大工业单元对小工业单元的吸引程度。其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所,即生产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地点。他认为运费、劳动费用以及集聚等因素是工业区位指向的决定性因素。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起点是区位因子分析,他认为“区位因子,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或者一般在某特定类型的地点进行时,能得到的利益。”他根据不同标准,对区位因子进行分类:按区位因子的作用范围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按区位因子的作用方式分为区域因子和集聚因子,按区位因子的属性分为自然技术因子和社会文化因子。在众多的区位因子中韦伯认为决定因子是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作用。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以成本-收益分析为研究方法,以成本最小为目标,从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和集聚指向三个方面研究了资源空间配置的决策过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过程。”

(二)近代区位理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合理结构的关注 随着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商品的实现成为企业经营最关键的问题,也即市场问题成为工业企业能否赢利,甚至能否存在的关键。因此,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关注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合理结构,是市场学派的近代区位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1、费特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从市场空间视角对市场竞争力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费特认为,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费特假定有两个生产基地:甲地和乙地,根据两地的成本和运输费用的不同,利用等费用线方法,得出两个生产地贸易范围,从而提出两个生产地贸易分界线。如果甲乙两个生产地各自的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以及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地的贸易分界线是一条平分两个贸易区的中心垂直线;若甲乙两地的生产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线是一条弯向生产费用较高贸易区的曲线;如果两个生产地运输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线是一条弯向运输费用较高贸易区的曲线。

2、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在资源禀赋的视野中对工业区位形成的探讨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是在地域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假设下而形成的。俄林认为,不管是在一个区域内,还是在一个国家内,在一个综合的时间里,所有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在需求方面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消费者的欲望、要求和爱好;二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状况。这种分配状况影响一个人的收入,从而影响到需求情况。供给方面也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即资源禀赋状况;二是生产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决定了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的结合比例,表现出要素密集的性质。这就造成了国内外各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

由于国外和国内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因此各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是不能代替的,各地区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商品可以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商品。俄林认为,国际分工、国内分工和商品流向应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家或地区。而资本丰裕的国家或地区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或地区。这样既能刺激国际贸易或区域贸易的产生,又决定了国际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的变化会导致有差异地区的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工业区位的改变。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3、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用城市层级对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

中心地理论,也称为城市区位理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estaller)提出的。克里斯泰勒从“地域面积具有同质性和所有方向上交通体系相同这两个假定出发”,认为城市和城市周围地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一定的生产地必将产生一个适当的城镇,这个城镇是周围地区的中心,并且这个城镇向周围地区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克里斯泰勒根据基本假设,提出了他的理论模式。他认为,当只有一个服务点市场区,最理想的服务范围为圆形服务面。但是,当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同级中心地时,圆形服务面之间就会出现空挡,处于空挡地区的居民得不到最佳的服务。如果不留空挡,圆形之间必须相互重叠,这样圆形市场区转变为最稳定的六边形空间结构市场区。如此一来,每个次一级中心地则称为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的递减的多级六边形图形,即为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

根据区域的度数,可建立体现中心地分布的三种变化模式。第一种模式:以市场最优为原则,中心地要以最有利于商品和服务销售,即中心地以最大的市场服务区为出发点。第二种模式:中心地分布应以交通为最优原则,即各级中心地都应位于高级中心地之间的交通线上,小城镇应该位于较大城市间的交通线上,因此,各级中心地均应分布在高级中心地六边形市场区边界的中点处。第三种模式:中心地应以行政职能为最优原则,每一个次一级的中心地必须在高一级中心地行政管束范围之内,不能像市场一样同时接受两个或三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影响。

4、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

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

廖什认为,每一单个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的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挡,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挡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这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很相似。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在区位理论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区域会存在,它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之间的关系的节点区。这样,不仅失去为分析由单纯的生产扩展到了市场,而且开始从单个厂商为主扩展到了整个产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