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區域經濟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區域經濟理論是中國專有名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名詞解釋

區域經濟學是由經濟地理學逐步演化而來的,從區域經濟學的未來發展趨勢看,區域經濟學以空間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為基礎,形成了日益規範的空間分析經濟學。

區域經濟理論的初步形成

20世紀20年代之前是區域經濟學的萌芽階段。由於工業化發展使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地區內經濟聯繫的空間不斷擴大,「在經濟活動空間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如何進行產業的空間布局成為一國經濟發展中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經濟學家與地理學家看到了主流經濟學忽視經濟運行與發展的空間過程,於是從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和空間聯繫的角度來研究經濟活動,促進了區域經濟理論的初步形成。

(一)古典區位理論:以產業的空間布局為核心,以成本—收益分析為方法對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和空間聯繫進行考察

1、農業區位理論:馮·杜能對運輸費用最小的農業最佳布局的思考

馮·杜能通過多年親自經營土地的經驗,於1826年完成了《孤立國與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一書,他認為在同一集約程度下,單位產品的土地投入量體現在自然條件和離市場遠近兩個因素上。認為農業收益與運輸距離成反比,運輸的距離越遠,獲得的利潤越少,反之亦然。所以農民選擇的經營種類與市場的距離密切相關,且距離市場越遠,可供選擇的範圍就越小。距離市場越近,區位地租就越高,即農民支付給土地所有者的就越多,這就刺激農民增加資本和勞動投入來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產量。

馮·杜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函數,得出這樣的結論: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農場生產的品種選擇與經營方式的首要決定因素是距離,即生產地與市場的距離。農場種植什麼作物獲利最大,主要不是由自然條件決定的,而與特定農場(或地塊)與中心城市(農產品消費市場)的遠近密切相關;農業經營規模,也與距離密切相關,增加投入必須使價格與邊際成本之差能償付追加的成本與運費。當生產成本一定時,離中心城市越近,追加的運費越低;邊際產量需償付的越少,生產規模擴大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該書中,能還創建了著名的農業圈層理論。通過這個理論,杜能證明了決定各地區農業布局最佳類型的是級差地租,而非自然條件。在某種程度上,(孤立國)構成了經濟活動空間模式的基礎。

農業區位理論的中心思想是:農業土地利用類型和農業土地經營集約化程度,不僅取決於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其經濟狀況,其中特別取決於它到農產品消費地(市場)的距離,其目的是探討土地利用所能達到的最大純收益。杜能的區位理論「首次將空間摩擦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加以理論化和體系化,這一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被推廣到了其他的研究領域,即他的研究不僅僅停留於農業的土地利用上,而且也對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工業化區位理論:對工業運輸成本最小化的廠商最優定位問題的思索

勞恩哈特第一個提出了在資源供給和產品銷售約束下,使運輸成本最小化的廠商最優定位問題及其嘗試性的解法,系統完整地建立了工業區位理論,在前人基礎上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規則,嚴謹地表述了工業區位理論。韋伯將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分為兩類:區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工業是如何布局於各個區域的,受區域性因素影響;而在工業區域內,廠商為什麼集中於此地而非彼處,則受集聚因素影響;工業在某個地方集中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結果。集聚力受技術發展、勞動力組織變化、市場化因素及經濟環境因素影響,分散力則可歸結為伴隨工業集聚而帶來的地租增長的影響。韋伯設計了一個集聚函數,精確地表達大工業單元對小工業單元的吸引程度。其理論的主要思想是,區位因素決定生產場所,即生產費用最低、經濟效益最大的地點。他認為運費、勞動費用以及集聚等因素是工業區位指向的決定性因素。

韋伯工業區位理論的起點是區位因子分析,他認為「區位因子,就是經濟活動在某特定地點或者一般在某特定類型的地點進行時,能得到的利益。」他根據不同標準,對區位因子進行分類:按區位因子的作用範圍分為一般區位因子和特殊區位因子,按區位因子的作用方式分為區域因子和集聚因子,按區位因子的屬性分為自然技術因子和社會文化因子。在眾多的區位因子中韋伯認為決定因子是運輸費用、勞動力費用和集聚作用。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以成本-收益分析為研究方法,以成本最小為目標,從運輸指向、勞動力指向和集聚指向三個方面研究了資源空間配置的決策過程和生產力合理布局的過程。」

(二)近代區位理論: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對市場區劃分和市場網合理結構的關注 隨着古典市場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的過渡,商品的實現成為企業經營最關鍵的問題,也即市場問題成為工業企業能否贏利,甚至能否存在的關鍵。因此,在考慮成本和運費的同時,關注市場區劃分和市場網合理結構,是市場學派的近代區位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

1、費特貿易區邊界區位理論:從市場空間視角對市場競爭力的分析

美國經濟學家費特認為,任何工業企業的競爭力取決於銷售量,取決於消費者數量與市場空間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運輸費用和生產費用決定企業競爭力的強弱,並且這兩種費用的高低與市場空間大小成反比,運輸費用和生產費用越低,市場空間就越大,市場競爭力就越強,工業企業的生存和獲利的空間就越大。

費特假定有兩個生產基地:甲地和乙地,根據兩地的成本和運輸費用的不同,利用等費用線方法,得出兩個生產地貿易範圍,從而提出兩個生產地貿易分界線。如果甲乙兩個生產地各自的生產費用和運輸費用以及其他條件均相同,則兩地的貿易分界線是一條平分兩個貿易區的中心垂直線;若甲乙兩地的生產費用不同而其他條件相同,則兩個市場的邊界線是一條彎向生產費用較高貿易區的曲線;如果兩個生產地運輸費用不同而其他條件相同,則兩個市場的邊界線是一條彎向運輸費用較高貿易區的曲線。

2、俄林的一般區位理論:在資源稟賦的視野中對工業區位形成的探討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的一般區位理論是在地域是分工和貿易的基本地域單位假設下而形成的。俄林認為,不管是在一個區域內,還是在一個國家內,在一個綜合的時間裡,所有的商品價格和生產要素價格都是由它們各自的供求關係決定的。在需求方面包含着兩種決定因素:一是消費者的欲望、要求和愛好;二是生產要素所有權的分配狀況。這種分配狀況影響一個人的收入,從而影響到需求情況。供給方面也包含着兩種決定因素:一是生產要素的供給,即資源稟賦狀況;二是生產物質條件,這些物質條件決定了商品生產中生產要素的結合比例,表現出要素密集的性質。這就造成了國內外各地區生產要素價格的差異。

由於國外和國內各地區生產要素稟賦的不同,因此各地區的各種生產要素彼此是不能代替的,各地區生產的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國際貿易商品可以大致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資源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商品。俄林認為,國際分工、國內分工和商品流向應是勞動力豐裕的國家或地區集中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到勞動力相對缺乏的國家或地區。而資本豐裕的國家或地區應生產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到資本相對缺乏的國家或地區。這樣既能刺激國際貿易或區域貿易的產生,又決定了國際和國內工業區位的形成。在資本和勞動力可以在區域範圍內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工業區位取決於產品運輸的難易程度及其原料產地與市場之間距離的遠近;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能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工業區位取決於各地人口、工資水平、儲蓄率和各地區價格比率變動等,人口增長率、儲蓄率和各地區價格比率的變化會導致有差異地區的生產要素配置狀況發生變化,引起工業區位的改變。工業區位的移動既與已經形成的資本和勞動力配置的歷史格局有關,也是生產要素在各地區之間重新配置和均衡關係變動的結果。

3、瓦爾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論:用城市層級對中心地空間分布模式的研究

中心地理論,也稱為城市區位理論。這一理論最早是由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泰勒(W.Chrestaller)提出的。克里斯泰勒從「地域面積具有同質性和所有方向上交通體系相同這兩個假定出發」,認為城市和城市周圍地區是相互依賴、相互服務、密切相關的。它們之間的聯繫有一定的客觀規律,一定的生產地必將產生一個適當的城鎮,這個城鎮是周圍地區的中心,並且這個城鎮向周圍地區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務。

克里斯泰勒根據基本假設,提出了他的理論模式。他認為,當只有一個服務點市場區,最理想的服務範圍為圓形服務面。但是,當一個區域內存在多個同級中心地時,圓形服務面之間就會出現空擋,處於空擋地區的居民得不到最佳的服務。如果不留空擋,圓形之間必須相互重疊,這樣圓形市場區轉變為最穩定的六邊形空間結構市場區。如此一來,每個次一級中心地則稱為六邊形的一個頂點,各級中心地組成一個有規律的遞減的多級六邊形圖形,即為一般均衡狀態下的中心地空間分布模式。

根據區域的度數,可建立體現中心地分布的三種變化模式。第一種模式:以市場最優為原則,中心地要以最有利於商品和服務銷售,即中心地以最大的市場服務區為出發點。第二種模式:中心地分布應以交通為最優原則,即各級中心地都應位於高級中心地之間的交通線上,小城鎮應該位於較大城市間的交通線上,因此,各級中心地均應分布在高級中心地六邊形市場區邊界的中點處。第三種模式:中心地應以行政職能為最優原則,每一個次一級的中心地必須在高一級中心地行政管束範圍之內,不能像市場一樣同時接受兩個或三個高一級中心地的影響。

4、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以市場需求作為空間變量對市場區位體系的解釋

奧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場區位理論把市場需求作為空間變量來研究區位理論,進而探討了市場區位體系和工業企業最大利潤的區位,形成了市場區位理論。市場區位理論將空間均衡的思想引入區位分析,研究了市場規模和市場需求結構對區位選擇和產業配置的影響。

廖什認為,每一單個企業產品銷售範圍,最初是以產地為圓心,最大銷售距離為半徑的圓形,而產品價格又是需求量的遞減函數,所以單個企業的產品總銷售額是需求曲線在銷售圓區旋轉形成的圓錐體。隨着更多工廠的介入,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銷售範圍,由此形成了圓外空擋,即圓外有很多潛在的消費者不能得到市場的供給,但是這種圓形市場僅僅是短期的,因為通過自由競爭,每個企業都想擴大自己的市場範圍,因此圓與圓之間的空擋被新的競爭者所占領,圓形市場被擠壓,最後形成了六邊形的市場網絡。這種理論與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論很相似。

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以市場需求作為空間變量對市場區位體系的解釋,在區位理論的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進一步發展了區位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區域會存在,它定義了依賴於市場區以及規模經濟和交通成本之間的關係的節點區。這樣,不僅失去為分析由單純的生產擴展到了市場,而且開始從單個廠商為主擴展到了整個產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