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应真图(宋.李公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十六应真图(宋.李公麟)局部
|
|
|
宋 李公麟《十六应真图》
《十六应真图》是李公麟一幅非常杰出的佛像画,描绘的正是十六位罗汉在传法和生活的情景。 应真是佛教中的罗汉,十六应真均是释迦牟尼的弟子, 佛经上说他们常驻人间,受供养又为世人谋福音。 画面上的十六位罗汉形态逼真, 各具神采,他们有的经禅祐坐, 有的净发挑耳,憨态可掬的笑容, 怡然自得的神态,整幅画面宁静祥和, 特别是罗汉自在超然的气质神韵跃然纸上。
天价国宝--《十六应真图》详解
元朝大德年间的一个深秋,江南一座大宅院的书房里,著名画家赵孟𫖯缓缓的打开一幅长画卷,仔细端详一阵后,心中那些烦闷似乎被一扫而光,那么这幅能让人心思平静的古画,到底画着什么内容能有这样的魔力呢?
这幅让赵孟𫖯赞不绝口的画正是北宋李公麟的《十六应真图》。
应真,指的是佛教中的罗汉。 相传,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他们受了佛祖的嘱咐,不入涅槃,永住世间守护正法,广种福田,是受到人天供养的真人,所以也被称为十六应真。
这幅《十六应真图》长894厘米,宽31.5厘米,是一幅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描绘的正是十六位罗汉在传法和生活的情景。
画卷一开始,就是一个云雾缭绕的奇妙场景,只见一尊罗汉坐于孔雀翎羽的蒲团之上,右手拿着一个法物在震慑神龙,神态肃然; 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神龙呈惊慌奔逃之态,却又受法力所制无法飞升。
再往后看,进入平地丘陵,一尊罗汉苍发慈颜,神态祥和,正在为前来求法的人传说秘要,该人为蛮夷装束,高鼻深目,跪在罗汉面前,双手合十,神态谦恭之极。而松虬枝下的巨石上,另一位罗汉双目如炬,正以目力为前面的众生解脱其苦。
画卷再往前展,只见四位罗汉坐于仙山石窟,谈禅说道,手执法杖比划指点,连一旁的小鹿也聚精会神听得入迷。这时有土地神手执笏板,禀报说龙王前来请斋。此时,另一位罗汉正禅坐于淙淙溪流边上,浴足宁心,怡然自得。在溪流边上,还有三位罗汉神态祥和,慈颜微笑,似乎在静观那肩挑荷花采荷归来之人传说方外之事。
这时,在山涧溪流旁,一位罗汉在岩石上双目圆睁,正以心法解除邪魔,降服猛虎,那只猛虎神色畏惧,好像刚刚在一场争斗中吃亏落了下风。小溪对面,一位罗汉坐视这惊险的一幕,却依然挑发净耳,神态可爱。
还有那得到解脱之人,正欲举钵供奉罗汉,其神貌专注而虔诚。树上机灵的小猴唯恐漏掉它的一份,从树上伸爪来取食,在一旁观看的罗汉,不由会意一笑。在其右侧,一位有侍童相伴的罗汉深目髯虬,正手持法物逗弄眼前的麒麟,情景交融,欢乐祥和。
画卷末端,一位护法天王手持卷轴,衣衫飘拂,脚下尘土飞扬,似乎刚从云端落定。树下一位慈颜善目的罗汉正在专心致志地捧读经书。整幅图画在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中圆满结束。
《十六应真图》是李公麟一幅非常杰出的佛像画。画面上的十六位罗汉形态逼真,各具神采,他们有的经禅祐坐,有的净发挑耳,憨态可掬的笑容,怡然自得的神态,整幅画面宁静祥和,特别是罗汉自在超然的气质神韵跃然纸上,将一切凡尘俗事都置之度外,使得欣赏者也能将一切烦抛诸脑后,得到片刻的安宁、平静。 [1]
参考文献
- ↑ 十六应真图(宋.李公麟)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9-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