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字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十字街镇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地处东港市北部,东与前阳镇为邻,南与新城街道、长山镇接壤,西接长山镇、合隆满族乡,北与长安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119.8平方千米。

十字街镇前身分别归属前阳、长安、合隆管辖;1985年6月,建立十字街镇。截至2018年末,十字街镇户籍人口有25735人。截至2020年6月,十字街镇下辖13个行政村。

2011年,十字街镇财政总收入2642.7万元,比上年增长6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85.7万元,比上年增长95.2%。农民人均纯收入9703元。2018年,十字街镇有工业企业30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2021年10月,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1]

镇情简介

十字街镇位于辽宁省东港市中部,镇政府驻地十字街居委会。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100个村民组,7个居民组,总人口26294人。十字街镇区域总面积150.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57315亩;其中水田25905亩,交通网络。

风景秀丽的十字街镇,是东港市中北部的中心乡镇。镇域面积150.5平方公里,有耕地4019公顷,山峦4624公顷。镇辖13个行政村107个村民组。总人口2.7万人。

十字街镇是东港城郊镇,为东港市的城市后花园。南与港城相连,东与丹东市振兴区接壤、与前阳镇毗邻。境内大黑山、铁甲水库、十字街水库、大楼房水库和田家沟水库"一山四库"得天独厚,主河道地疃河横贯东西。境内有东边线、胜三线、石龙线、光瓦线、黄龙线、集龙线六条公路干线交汇贯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贯穿东港中北部的快速干道已纳入全市发展规划。坐落于太安村的十字街工业园区是东港市六大园区之一,园区毗邻建设中的丹大高铁车站和丹大高速公路东港站。

十字街镇区位优势十分优越。中心镇区距东港市中心12.7公里、大东港18公里,距民航丹东机场20公里、丹东新区中朝新桥31公里。

近年来,十字街镇党委、政府确定了"南部打造工业新地标、中部建设幸福新村镇、北部发展生态新农村"的总体规划思路,大力招商引资,三次产业项目同步推进。双增食品、金桥企业、东珠塑品、天利铝塑等一大批规模企业快速发展,德润模具、新型建材、成泰食品、鸿川实业等投资超5000万元的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并开工建设,集贸市场移地新建项目开工建设,龙泽裕景商住开发项目正式启动,馨艺旅游度假休闲项目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镇域经济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自201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结合"四城联创",全力抓好小城镇建设。完成镇域总体规划修编,并确定了"以小城镇为中心、以主干路网为主线、以中心村为节点的章鱼式的镇村发展体系"。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契机,投资近千万元实施"四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努力创建"洁、美、绿、亮、畅"的美丽宜居镇村环境。新建标准化村部及文化广场,不断改善村级办公条件,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集中力量完善村级路网,2015年又完成11.6公里屯堡路硬化工程,彻底改变了我镇无硬化屯堡路面村的历史。

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始终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小城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教育环境有效改善,文化事业红红火火,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经过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十字街镇实现了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工业经济稳步崛起,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字街镇发展后劲和潜力得以彰显。

当前,十字街镇党委、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实施"1334"发展战略,明确发展规划和发展梯次,以项目建设为关键,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镇村建设为突破口,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统筹推进全镇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综合实力、项目建设、环境建设和民生事业新的突破,打造"工业新地标、幸福新村镇、生态新农村",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型乡镇。[2]

基本概况

十字街镇位于东港市中部,镇政府驻地十字街居委会。中共十字街镇党委书记于宇,副书记李志超、周树和。十字街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肖君荣(女)。十字街镇镇长李志超,副镇长李维平、江成国、曲瑾。人武部长王国强。镇机关干部68人,其中行政编35人,事业站、所33人。十字街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共有100个村民组,7个居民组。2004年全镇总户数8187户,总人口26294人。其中男性14133人,女性12161人。居民多为汉族,还有满、回、锡伯等少数民族。

十字街镇区域总面积150.5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57315亩;其中水田25905亩,到2004年,十字街镇程控电话装机总量5200余部,移动电话3000部,有线电视人户2593户。[3]

历史沿革

1961年设十字街公社,1983年建十字街乡,1988年改建为十字街镇。1997年十字街镇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十字街、太安、棋盘、龙潭、龙源、安全、龙山、小楼房坎子下孙家店、黑山、东升、赤榆、瓦房、通天沟15个村委会。

农村建设

十字街镇以"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为宗旨,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强力推进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造福千家万户。2010年,镇党委政府累计争取各种项目资金达4265万元,完成了十字街水库的除险加固、农业开发、小开荒、退耕还林土地平整、自来水改造、水毁工程项目、农建工程、高产示范田以及屯堡路维修等十余个项目,使全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办好民生实事工程,提高保障水平。十字街镇共有分散五保供养对象154人,几年来,镇政府为他们争取资金以及政策扶持发放各类款项560余万元。2010年,争取10万元资金,为3户水毁户建了新房。争取危房改造专项资金125.4万元帮助全镇212户贫困户翻建和维修了房屋。2010年镇农村医疗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参合比例达99.7%。

提高教育教学投入,优化办学条件。几年来,镇政府累计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完善全镇的教育教学设施。先后为学校购置了室外大型玩具,更换桌椅;配置多媒体教学设施;解决中学学生宿舍取暖问题;为各中小学改扩建了教室、操场和篮球场;为龙山小学维修道路,解决学生出入难问题。2010年全镇自筹和争取专项资金总额达到582.3万元,投资490万元的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宿舍和食堂的生活区,目前正在建设中,可望于2011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推进小城镇建设,美化家居环境。2010年镇政府投资90余万元,新建十字街农贸市场,镇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80万元安装路灯,结束了十字街镇没有路灯的历史。[4]

自然状况

水文状况

十字街镇境内地疃河、大新沟、东地河、西地河为境内的主要河流。大新沟、东地河由北向南注入黄海。地疃河北起十字街北部的通天沟,全长共20余华里,流经镇内宏天、赤榆、盛山3个村流入前阳的石佛沟,最后流入黄海。地疃河水量充足,水体清澈见底,无污染,实属少有的淡水资源。

地形概况

十字街镇境内群山环抱,苍翠欲滴。境内的大黑山为东港市第二大名山,海拔267米,山势雄伟,树木挺拔,景色迷人。山中的仙人洞更为大黑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对我镇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字街镇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地势起伏,多为丘陵,是玉米、大豆、板栗、水果生产的重点区域;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水稻生产的黄金宝地。

气候类型

十字街镇地处北温带,属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800到1000毫米,降雨期都集中7、8月份。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无霜期170天,冰冻期120天,年平均日照数2450小时。可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农业概况

境内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兼有高粱、花生、大豆、蔬菜等。盛产板栗、柞蚕茧、水果等特长。水果主要有苹果、梨、桃、葡萄、山楂等。2004年粮食总产18302吨,其中水稻10618吨;玉米6578吨;板栗产量1200吨;水果产量6384吨。[5]

经济发展

发展成就2004年,十字街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积极带领全镇人民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力度,使全镇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果。全镇农业总产值达5250万元,保护地面积848亩,经济田1665亩,荒山荒地造林82.2公顷;工业企业总产值80728万元,企业总产值88472万元,工业增加值12291万元,企业增加值1501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7.8万美元,外贸出口97万美元,财政收入784.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581元。

绿色农业经济

打造两个"第一镇",是十字街镇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手段。该镇拥有板栗园4.8万亩,年产量3840吨,年产值可达1917万元,从事板栗生产的农户达6000余户。为解决卖难和互相压价问题,镇里规划建设3个高标准板栗示范园区,并成立板栗专业合作社,把农民拧成"一股绳",目标直指"板栗第一镇"。

苗木花卉是十字街镇的另一张"名片",全镇现已发展苗木花卉面积5000余亩。他们还通过土地租赁,在邻近乡镇发展苗木3000余亩。为叫响"龙潭苗木"这个老品牌,十字街镇政府积极引导苗木产业由分散化向集约化发展,品种由大众化向精品化发展,以产业合作社为主体,建立苗木市场,组建绿化工程专业队伍,努力打造丹东苗木花卉产业第一镇。

小浆果是十字街镇富民强镇的另一大特色产业。采取包片包地块的方式抓好示范区建设。年底,一个集草莓、蓝莓、软枣猕猴桃等精品水果于一园的50亩示范园将落成,可接待游客观光采摘。

十字街镇的特色产业红红火火,根本原因就在于引进了两家龙头企业。万钧制米厂是一家年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的稻米深加工企业,既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又为企业找到了可靠的粮源。

祥和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十字街镇的板栗、食用菌、草莓、蓝莓,大多是通过这家企业走出国门,出口到日本和欧美地区的。通过大力发展农事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企对接,化解了市场风险,实现了农企"双赢"。

在这两家企业带动下,十字街镇林下经济和中草药产业发展形势同样喜人。其中五味子550亩、刺五加150亩、玉竹1100余亩、桔梗200亩。同时,药材还长在地里林下,就找好了"婆家"。[6]

地方特产

草莓

东港草莓品种多,个头大,味好型正,最大的草莓一斤能称八、九个,很是喜人,深受人们的欢迎。在我们丹东地区春节期间价格在每斤8至12元左右。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期,东港就开始对草莓的研究开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筛选、推广了10多个新优品种,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惟一一家"优质草莓生产基地"。

大米

东港大米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努力,两个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影响不断扩大。"东港草莓"证明商标在2009年、2010年分别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被辽宁省社科院等部门评为"辽宁省农业十佳品牌"。"东港大米"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在2008年第三届全国粳稻米大会上被评为 "全国优质食味粳米"、"全国优质品牌粳米",上海绿色国际博览会上荣获"畅销产品米";2009年第四届全国粳稻米大会上被评为"全国金奖大米"。[7]

旅游资源

铁甲水库

铁甲水库位于十字街镇,东港人有口吃水的大"水缸",64万人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都离不开它,于是群众称它"天下第一缸"。这口大缸就是集吃水、灌溉、养殖、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大二型水库--铁甲水库。铁甲水库最大容量为2、34亿立方米。

传说古人曾在长安小城山脚下,挖出过将士的铠甲,铁甲便由此得名。日伪时期,铁甲房身警察署就设在这里。铁甲水库淹没了旧政权和李家堡子。长泡子、雪洼、铁甲等自然村屯,水库也因此而定名。

铁甲水库为拦截长安红石河、广老河、杨家河三河之水而成,坝址位于鸭绿江水系支流柳林河中上游的汤池镇万家村,交通十分便利。

大黑山

大黑山位于十字街,海拔267米,山不算太高,但是地势险要,扼守东港市进入北部山区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西向穿越可以登高望远,春夏秋自然风景各异,别有品位。

古人有言"仁者近山,智者近水"这源于古人对山的图腾取向,黄帝封禅于泰山以祈祷风调雨顺,即是对山和自然的一种尊重与崇拜;而佛道修行之人多隐于山野以利于修身养性,所以有"寿比南山"之说;山里人多纯朴,城里人多机巧,是所谓"仁者近山"。同时从心理来讲,山体高大巍峨,给人一种稳固、踏实被包容的感觉,傍山而居亦是人们追求安全性的意识反映,所谓"靠山"是也。再者,山以巍峨著称,登高望远,胸襟开阔,"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对此种宽广胸怀的追求亦是人们挚爱山景的一个理由。

十字街水库

十字街水库是境内最大的一座水库,也是东港市近郊最大的一座水库。它始建于1956年,设计占地面积186.7公顷,正常库容量52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7000亩。搞好十字街水库农业生态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开发东港市的旅游资源,推动十字街水库农业生态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建设,对开发十字街镇的旅游资源,振兴东港经济具有战略意义。

行政区划

辖十字街、太安、棋盘、龙潭、龙源、安全、龙山、小楼房、坎子下、孙家店、盛山、赤榆、宏天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十字街村街东组8号。洋龙、石龙公路横穿全境,距丹东民航机场20千米。大黑山位于境内。[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