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山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半山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北白塘,清溪路附近,今海军指挥学院院内。此地为城东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恰为半途,因以得名“半山”。[1]

景区简介

半山园原名“晋谢公墩”,为谢安故居。北宋时为王安石宅第,后王安石捐宅给佛门建造寺宇,宋神宗赵顼赐名“报宁寺”。王安石因新法被废悲忿离世,葬于报宁寺(半山寺)后半山园。

景区历史

王安石生在江西,却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金陵度过青年时代后,又来此两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后生活了20年,逝世后葬于钟山脚下。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56岁的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不久,与保守派发生争端,遂于当年10月复求罢相,赵顼应允,给王安石一个“判江宁府”的官衔。回到金陵后,王一直没去衙门视事,第二年六月辞官,在城东门到钟山途中的白塔为自己建造了这所居室。因主塘距江宁城东门7里,距钟山主峰也是7里,所谓半途上处,故将居室命名为半山园。在园内,王安石结交了许多高逸之友,包括米芾、李公麟、欧阳修和苏东坡等。有一次苏东坡乘船经过金陵,王安石特地骑着驴子,穿着粗布服到江边去迎接。苏东坡也不冠而敬揖,日:“轼今日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着说:“礼岂为我辈设哉!”既而两人说佛吟诗,王安石还邀请苏东坡同游钟山,并各自赋诗纪游。可见两个人政见虽不同,但私交和诗文之谊还是非常深厚的。王安石的文章峭拔深刻,卓然自成一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他的诗词,也“与众颇异。要之渊源风雅,洗削浮华,可谓无邪者也。”经粗略统计,他有关南京的诗词作品达三百首左右。

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王安石得了一场大病,神宗派国医到江宁府给他治病。病好以后,他上书皇帝请求以自己的住宅改建寺院,神宗赐额“报宁寺”,又称半山寺。

明朝时期,亮山国划入皇宫禁地范围内。 清朝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在半山国故址重建半山寺,咸丰时被毁。 清朝同治九年(1871年)重建,宣统时重修。[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