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半索动物亚门

半索动物亚门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学名:半索动物亚门

拉丁学名:Hemichordat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半索动物亚门

分布区域:浅海和潮间带

半索动物亚门(学名 Hemichordata)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Adelochordata),是一些口腔背面有一条短盲管(口盲囊,俗称口索)前伸至吻内的海栖动物类群。 [1]

目录

半索动物亚门概述

半索动物亚门(Hemichordata)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Adelochordata),是一些口腔背面有一条短盲管(口盲囊,俗称口索)前伸至吻内的海栖动物类群。1825年黄殖翼柱头虫最早被发现,现已有90多种,包括身体呈蠕虫状的肠鳃纲和形似苔藓动物的羽鳃纲两大类。

分布在浅海和潮间带,营单体自由生活或集群固着生活。身体蠕虫状,多穴居在泥沙中,体长2-250 cm。典型的代表是柱头虫。

半索动物亚门主要特征

1、有鳃裂:咽区背侧排列着许多(7-700)成对的外鳃裂。 2、口索:口腔背壁向前突出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部,盲管的腹侧有胶质吻骨,称口索。 3、背神经索,前端呈管状。背、腹神经索在领部相联成环。 4、身体分三部:吻、领、躯干。

半索动物亚门形态构造

外部形态 1、身体长蠕虫形,分吻、领、躯干三部分。吻在最前端,具体腔,吸水可膨胀;

2、躯干部分为鳃裂区、生殖区、肝囊区和肠区,末端为肛门。

内部结构 1、体腔包括一个吻体腔、成对的领体腔和成对的躯干体腔,3个部分间有隔膜。

2、躯干部前端两侧有鳃裂孔,咽壁有鳃裂。 3、躯干部细长,前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翼状板,内有生殖腺,称为生殖翼。 4、肛门在躯干部未端。 5、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生殖腺的外形相似,呈小囊状,成对地排列于躯干前半部至肝囊区之间的背侧。性成熟时卵巢呈灰褐色,精巢呈黄色。受精卵经过辐射卵裂,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再经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也有前、中、后三分体腔。幼虫与海参的短腕幼虫相似,称为柱头幼虫,游泳数日或数周后沉人水底变态为成虫。有的种类以长有纤毛的原肠胚形式自由生活,然后直接发育为成体。发育过程类似于棘皮动物。

6、具原始的开管式循环系统。 主要由纵走于背、腹隔膜间的背血管、腹血管和血窦组成。背血管在吻腔基部略为膨大呈静脉窦,再往前则进入中央窦。中央窦内的血液通过附近的心囊搏动,注入其前方的血管球,由此过滤排出代谢废物至吻腔,在从吻孔流出体外。从血管球发出4条血管,2条分布到吻部,2条汇合成腹血管。

参考来源

  1. 半索动物亚门, 动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