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南区面积6.8101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划分为22里,计608邻。辖内有台铁高架化五权站、大庆站,建国北路南往高铁站,复兴路衔接国道1号,五权南路连接中投公路及国道3号 ,交通非常便利。
历史沿革
光绪13年(西元1887年)台湾建省,台中市属台湾府所辖之台湾县,南区属台湾县蓝兴堡,初议以蓝兴堡桥仔头庄为省治中心,并著手兴建省城,大南门建在现本区南门里南门路与明德街交叉口,小西门在现积善里国光路与建成路交叉口西南边,惟省城兴筑未完成,即移设省会于台北,遂未及实现。
日治以后(1895年)改台湾县为台湾民政支部,翌年设台中县,本市隶属台中县台中办务署,台中之称实始于此,盖居全台之适中位置,而本区属台中县台中办务署辖管。明治34年(1901年)废台中县置台中厅,大正9年(1920年)废厅为州,废支厅为郡市,现本市昔属台中州台中市及大屯郡之南屯、西屯、北屯各庄辖域,本区隶台中州台中市辖管,昔为老松区、若叶区,区内分老松町、敷岛町、有明町、顶桥仔头、下桥仔头、树仔脚、番婆、半平厝等行政区,1945年后老松区、若叶区合并改隶为台中市南区。
文化特色
- 番仔火故乡
民国27年(1938年),日本人经营的“日本燐寸工业组合”与“日本燐寸共贩会社”两大公司在台湾总督府的支持下,决议共同集资,在前“台湾燐寸株式会社”的台中市桥子头242番地原址,沿用原名重新复厂,计画制造火柴供应全岛所需。由于投产规模扩大,生产面积不足,附近土地为桥子头“宝树堂”谢家所有,乃采取以地换地方式,取得建厂用地。谢姓主人以“多雇用桥子头居民”为同意换地的唯一要求,开启了本区长达半世纪的火柴制造生产。后来几经转折,“台湾燐寸株式会社”于37年改为民营化,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台湾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鼎盛时期拥有24家火柴工场,台中厂特别于60年全面引进自动化生产,每月生产量达三万篓之多,占全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可说是台湾火柴工业的龙头老大,也因此南区有了“番仔火故乡”的美誉。
- 人文荟萃
南区拥有多元的人文风貌,包括全国唯一的“台湾火柴故事馆”,纪录在地文化及产业历史;获得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定位为“台湾建筑、设计与艺术展演中心”,作为台湾文创产业推展基地的“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前台中酒厂),提供中部地区大专院校与艺文界人士策展与文化交流;在地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有香火鼎盛的城隍庙(本市立案古迹)、醒修宫、林氏宗庙(国家三级文化古迹)等,是教育部、行政院文化部指定为国中小学校本土教学题材与导览参观的历史文化古迹。
文风鼎盛亦为本区特色之一,中兴大学、中山医学大学、台中高工、明德中学,引领著南区的学风发展。全国首座数位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亦于103年落成,奠定本区成为“人文荟萃、清新优质”的明亮愿景。[1]
观光景点
火柴故事馆 | 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城隍庙 |
---|---|---|
- 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前台中酒厂,提供中部地区大专院校与艺文界人士策展与文化交流。
- 台湾火柴故事馆:成立全台唯一,不定期举办活动,宣扬在地的火柴文化。
- 台中林氏宗祠:创建于清嘉庆年间,在民国19年时迁移至现址。
- 台中城隍庙:为在地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
- 醒修宫:大殿供奉关帝圣君,威武庄严,周平、沧渊配祀于左右,神像的艺术价值非凡。
- 忠孝夜市:邻近中兴大学及台中高工的忠孝夜市,源自日治时代,为常态型的街道夜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