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遺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唐遺事》,崑劇《南唐遺事》1987年北方崑曲劇院首演,是劇作家郭啟宏新編的歷史劇。全劇共十一出:《備戰》、《品簫》、《偷歡》、《邂逅》、《喪變》、《發兵》、《辭廟》、《受降》、《論詩》、《邀宴》、《乞巧》。
劇目介紹
寫宋太祖趙匡胤正馳騁中原、雄踞天下時,偏安一隅的南唐後主李煜卻在寫詩填詞,吹簫弄笛,並與其姨子周玉英陶醉於"純情」的歡樂之中。一日李煜正為生祭胞弟來到江北,適逢趙匡胤微服巡視長江防務,二主邂逅。李懾於趙的「神威天表」,趙則欽羨李之「文採風流」,劍拔弩張之局面剎時瓦解冰消。南唐國大周后病故,趙匡胤派將前去議婚,李煜因情有所鍾而婉言謝絕。趙匡胤尋找藉口發兵渡江,李煜攜小周后(周玉英)倉皇辭廟,作了趙匡胤的階下囚。故國之思使李煜寫岀了[浪淘沙]、[虞美人]等傑出詞章。某日,趙匡胤興沖沖前來論詩,見軟禁中李、周相濡以沫的情狀,頓時悵然若失。七夕之夜,太監奉命傳旨周玉英進宮陪宴。李煜在惶恐之中沉痛地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吞下趙匡胤欽賜裹有牽機毒藥的巧果。周玉英天亮後屈辱而歸,悲愴地服毒殉情。趙匡胤趕到,見狀,頹然垂首。
該劇導演夏淳、叢兆桓,作曲陸放,舞美設計鄢修民、王龍根。劇中人李煜由馬玉森飾,趙匡胤由侯少奎飾,周玉英由洪雪飛飾。該劇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報紙上評介、讚揚文章很多,北京市授予優秀編劇、優秀導演、優秀表演等多項獎勵。後與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成四集戲曲電視連續劇。在1988年、1989年全國性的電視劇評獎中,連獲金三角獎一等獎和飛天獎二等獎。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南唐遺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儺戲是什麼?儺戲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網,2015-07-18
- ↑ 歷史知識 > 參軍戲,國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