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文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期刊名 | 南国文艺 |
---|---|
创刊时间 | 昭和16年(西元1941年)12月1日 |
停刊时间 | 昭和17年(西元1942年)?月?日 |
起迄卷期 | 第1卷第1~2期,共2册 |
刊期 | 月刊 |
出版地 | 台北市日新町三丁目二五 |
发行单位 | 南国文艺社 |
《南国文艺》,“南国文艺社”1941年12月1日于台北市日新町发行,月刊型态。第二号遭禁,仅存创刊号,16开本56页,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藏有。收录创刊文字及汉文贺诗,台湾作家短篇小说及小品创作9篇,现代诗10首,学术论文1篇,诗论1篇,时人汉诗辑录1则,明清台湾汉诗辑录1则,台湾史话1篇,作家短讯1篇,日、俄小说译作3篇,巴金小说1篇,另有读者回函、编辑文字、征文启示、投稿简章、订购说明等,总计68篇。封面由知名画家林玉山以单色水彩绘制,画题〈晓发〉,洋溢台湾乡间情调。
历史定位
《南国文艺》在台湾文学史上,长久遭到遗忘。一般误认战争期除了《风月报》、《南方》外没有其馀中文现代文艺杂志,或认为通俗杂志是战时媒体箝制下中文杂志发刊的唯一形态,实则不然。该志以现代文艺为主流,间杂通俗文艺作品,亦刊载旧诗文。除了林荆南、吴庆堂、吴漫沙等核心成员外,多数新进作家创作活动开始于事变后,作品不脱习作性质;在文化统制及中文教养快速流失的殖民统治后期,该志言论空间与作品水准亦受限制。然而,在皇民化运动施行之战争时期,他们可谓台湾殖民地时期最后一批坚持中文现代文艺公开创作/发表的写作者。创刊文〈血书〉,虽提及“东亚新秩序的建设”,却指明不以“整个东亚人”、“整个大日本帝国国民”、“整个台湾岛民”为目的,而以“文化人对于文化方面的工作使命”、“文化工作的义务”表明呕心沥血、耕耘文献的文化本位态度,并标举“整理台湾未整理的文献(考古学上的文学)”为创刊宗旨。林荆南等发起人,不以通俗文学奖励汉文作标榜,变改文坛既存的发刊策略与宗旨符号,催生了一个兼融传统汉诗、民间文学、现代文艺、通俗文学、台湾研究、世界文艺的现代文艺杂志。它提供了中文创作与知识传递的舞台,并在混杂的文类中夹杂战时罕见的批判性作品或,上溯台湾古典文学遗产及事变前台湾新文学杂志之文艺理想。
发刊过程
追溯其发刊过程可知,由于林荆南、林清月(林怒涛)对歌谣整理工作的投合,延伸出《风月报》人士与当时台北帝大助手稻田尹的合作关系,开启了汉文文艺界与帝大东洋文学教授之间的接触交流。而后,以无法满足于《风月报》通俗路线的林荆南及吴庆堂薪传新文学杂志精神的理想为主导,部份《风月报》新文学作家及汉诗人受邀为基本执笔群,终于催发了太平洋战争前夕最后一份中文现代文艺杂志的创刊。发型人
发行人
《南国文艺》编辑兼发行人林为富,即林荆南本名。林荆南(1915-2002),彰化人。1935年参加《台湾新民报》征文获佳作,登上文坛。1937年担任“台湾新闻社”记者,首次撰稿便因揭露日人经营的三五株式会社源成制糖厂欺压农民事件,险遭日警收押。吴庆堂(1911-1995),彰化市人,带有无政府主义思想,曾在“黑色青年联盟”及“劳动互助社”检举事件中两度被拘。出狱后于1934至1937年间,赴厦门中华医学校就读。两人文艺理念,皆受到同乡前辈赖和影响。
内容
在主要创作者及作品方面,林荆南、吴漫沙为战争期活跃的中文作家,吴庆堂作品不丰,但创作不辍。在中文作家停笔或赴大陆的时期,这几位“跨越事变”的作家成为中文现代文艺领域的主力。在《南国文艺》上,吴漫沙以其一贯的浪漫言情笔致,发表高女学生与大学生之清纯恋爱小说〈梅〉。林荆南则尝试多类型写作,采用南、懒糸、余若林、岚映、竹堂哲夫、哲夫、汀零、薇郎、同人等笔名或匿名,发表〈血书〉、〈东宁兵燹纪要〉(台史纪要)、〈爱虫公主〉(翻译)、〈海洋悲愁曲〉(翻译)、〈海风〉(诗)、〈徬徨的小鸟〉(诗)、〈猫〉(诗)、〈我的生活断片〉(随笔)、〈鲲岛诗选〉(明清汉诗辑录)、〈网溪观菊呈啸霞先生〉(汉诗)、〈编辑室日记〉等多篇作品及记事。他亦翻译日本古典小说《堤中纳言物语》〈爱虫公主〉,以及在台日人作家多田道子以台沪跨国恋情为主题的小说〈海洋悲愁曲〉。林荆南曾于《风月报》中发表战争诗、也曾翻译火野苇平战争小说〈血战孙圲城〉(《麦与兵队》节选),在《南国文艺》里却未见类似国策作品。在创作或编辑上,林荆南皆采取比《风月报》更为严肃与批判的态度。〈海风〉祈求战争杀伐停息,〈徬徨的小鸟〉则流露了内心的惊惶和反战情绪。吴庆堂,则以绘声、孤丁等笔名,发表现代诗〈情书─寄给一个女性〉,以及诗论〈诗是什么?〉。与事变前尖锐立场相比,其言论显得低调平实。
影响
《南国文艺》隐微的批判立场,显现在下列方面。该志以介绍中、外创作为由,刊载巴金描绘革命青年受难故事的小说〈雨〉,以及黄渊清翻译、鼓吹基督精神的托尔斯泰短篇小说〈爱与神〉。另外,林荆南也以整理林爽文事件文献为名,探讨“造逆或革命”的真意;并从《台湾县志》中辑录施肩吾、沈光文、高拱干等人书写台澎风土历史的汉诗。透过编辑者胆大心细的规划,《南国文艺》成为事变前新文学作家;《风月报》、《南方》民间歌谣研究者、汉诗人、现代通俗文艺创作者;以及帝大教授,三种不同文化人脉络交会的接合点。在严苛的战时文化界,其成果虽然短暂,却是罕见而振奋人心的。[1]
注释
- ↑ 柳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