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机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机关(南机関;Minami Kik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大本营缅甸成立的特务机关,其成立目的是削弱英国对英属缅甸的统治,阻止英美经由滇缅公路运输物资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南机关成立于1941年2月,在机关长铃木敬司大佐的领导下,支持缅甸从英国独立出来,给予缅甸民族主义者Thirty Comrades军事训练与武器,支持其成立Burmese Independence Army,该部队成为后来缅甸国防军[1] 的前身。

成员

南机关成立时对外使用“南方企业调查会”的名义加以掩护,其主要成员包括:

  • 陆军 - 铃木敬司大佐(机关长)、川岛威伸|川岛威伸大尉、加久保尚身大尉、野田毅中尉(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百人斩”比赛)、高桥八郎中尉、山本政义中尉(川岛大尉、加久保大尉、山本中尉出身陆军中野学校
  • 海军 - 儿岛齐志大佐、日高震作中佐、永山俊三少佐
  • 民间 - 国分正三、樋口猛(陆军中野学校出身)、杉井満、水谷伊那雄

战后影响

由于南机关援助的三十志士包括了缅甸独立后的军政要人如国父翁山奈温(后任总理及总统)等人,南机关成为日缅友好关系的象征之一。1981年1月4日,尼温总统在缅甸独立33周年时,将翁山勋章授与铃木敬司的遗孀以及南机关尚在人世的六人,感谢他们对于缅甸独立的贡献。

相关著作

英文著作有缅甸国防军出版的A History of the Minami Organ (outline) : (Minami Kikan Gaishi)(《南机关概史》);铃木敬司的部下Izumiya Tatsurō关于南机关的回忆录英译为The Minami Organ(《南机关》)。三十志士中最早的成员之一巴莫的回忆录中也提到南机关。日文著作则有泉谷达郎著《缅甸独立秘史——它的名字是南谋略机关》、三十志士成员之一Bo Min Gaung著《昂山将军和三十人的志士:缅甸独立义勇军和日本》等。

历史

1940年5月铃木敬司大佐化名“南益世”,以《读卖新闻》记者身份潜入仰光,在Judah Ezekiel街40号成立办公室,称为“南机关”,与缅甸独立人士联络,准备迎接日军进攻缅甸。1940年8月翁山等人在德钦党同志的金援下前往福建省厦门,寻求外国对缅甸独立的军事援助。11月翁山与铃木敬司在东京会面,双方同意合作。1941年2月1日,南机关正式成立,直属日本大本营。1941年3月翁山回到缅甸,招募到的30人称为三十志士,南机关将他们送到日本占领的海南岛三亚接受军事训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缅甸独立义勇军于12月28日在泰国曼谷正式成立,三十志士是其核心人物。1942年3月,日军攻陷仰光,但是南方军并不支持南机关让缅甸独立的主张,不让三十志士插手。南方军支持原与英国殖民政府合作的巴莫,于6月在缅甸成立傀儡政府,人数已达三万人的缅甸独立义勇军改组为约三千人的缅甸国防军。南机关解散,铃木敬司被调回东京,军队指挥权交给翁山,成员一些留在缅甸国防军(例如野田毅中尉),一些调到其他地方。

参考文献

  1. 缅甸国防军,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