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歌子 山中夜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歌子 山中夜坐》

作品名称: 《南歌子 山中夜坐》

创作年代: 南宋

文学体裁:诗

作者:辛弃疾

《南歌子 山中夜坐》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1]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

诗词正文

译文注释

①山中夜坐静思,对社会人生有所求索。上片就溪水声响起兴作问,令人想到韩愈“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之句。下片就月白鸡鸣起兴发问,令人悟到山村僻壤也非绝尘之地,仍有名利其中。

②“世事”两句:言忘却世事,胸无尘埃,如溪水一般清澈。从头减:言彻底消失。

③“夜深”两句:枕边传来溪水声响,试问清溪何以不平常鸣。底事:为什么。

④“月到”两句:言月色苍白,斜照愁人,远处响起第一声鸡鸣。

⑤“是中”两句:言山村本无名利之争,何以天色未晓,山前已有人行!是中:这其中,指山村生活。

简介

辛弃疾[2] (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3]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4]

视频

9分钟看辛弃疾的一生,不看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男子汉?

品读经典--辛弃疾《永遇乐》_标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