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通土特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通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全市辖3个区、1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85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31.8万人,城镇人口498.4万人,城镇化率67.1%。

地理位置

  1. 南通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濒长江,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千米,“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被誉为“北上海”。
  2. 南通地处北纬31°41'-32°43'、东经120°12'-121°55'之间,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温和宜人。

历史

南通,因涨沙冲积成洲,成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简称“通”,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辛亥革命后改通州为南通县,(建国后历经数次行政区划调整)南通县域全境置南通市(简称南通),南通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资源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1万公顷,是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油、天然气、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

荣誉

南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是“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发源地,是中国、江苏省重大精神文明先进典型最多的地区之一,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并先后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1]

南通脆饼

脆饼,是南通著名特产,以面粉、糖、油为主要原料,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别致、层次分明、香酥松脆、富有营养,是家庭食用、旅游携带、馈赠亲友之佳品。

品种

传统的脆饼主要分为南通脆饼、丁堰脆饼和西亭脆饼三个流派。其中,西亭脆饼以脆著称,丁堰脆饼和南通脆饼则以酥闻名。三者在制作工艺和产品形态上又各有千秋。南通脆饼在制作时,经过配料、和皮、制馅、包馅、压皮、成型、烘烤等十数道程序,其成品成型饱满,饼面弧度明显,口感酥松香甜,是南通人逢年过节必备的茶食糕点之一。 [2]

吃法

南通脆饼有两种吃法:干吃和用开水泡了吃。干吃则松脆香酥,因面上沾有芝麻,所以越嚼越香;用开水泡了吃,则鲜甜适口,特别适合老年人的胃口。

赞誉

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南通脆饼十八层,层层分明能照人,上风吃来下风闻,香甜酥脆爱煞人。”这大概是对这个传统食品最简炼概括的写照和褒奖吧!

南通脆饼的用料

皮子

面粉(普通,低筋粉都可以150克)、糖20克、油(色拉油)25克、 酵母2克、泡打粉1克、温水70克。

内酥

猪油50克、糖40克、低筋粉110克。

南通脆饼的做法

皮子

把所有材料混合揉成团,醒20分钟;

内酥

  1. 把所有材料揉成团;
  2. 皮子每个13克,内酥每个9克。一共20个包好;擀长叠起来竖过来再擀长;
  3. 叠起来,两头压一下,在轻微的擀一下,刷水粘上芝麻;
  4. 烤箱上下火各180度,大约十分钟左右,表面微黄,迅速上下火调到60度,时间1个小时;
  5. 成品内外酥脆,层次分明。[3]

金钱萝卜饼

金钱萝卜饼是江苏南通著名的地方小吃。以油水面包油酥再包萝卜丝和猪板油馅,用平底锅隔层烘烤而成。成品形如金钱,色泽和谐悦目,酥层呈螺丝状,纹路清晰,皮酥松微脆,馅肥美鲜香。

起源

创制于清朝末年,七十年代南通点心师又根据《随园食单》加以改进,使成品色泽和谐悦目,形如金钱、纹路清晰,皮子酥松,馅心腴美鲜香。“南通金钱萝卜饼”已经载入《中国小吃》、《中国大百科全书》。

制作方法

原料

(制120个)上白面粉1500克、葱花200克、味精10克、虾米100克、白糖25克、杨花萝卜3000克、猪匠油1000克、绍酒50克、精盐17.5克、熟猪油500克。

制作

  1. 将萝卜洗净刨成细丝,加精盐(2.5克)拌和腌渍半小时,挤去汁,松开待用;猪板油去膜,片成薄片,撒上精盐(15克)腌渍1天,切成细粒;虾米用绍酒浸泡1小时,发软后剁成细末;将猪板油粒、虾米末、葱花、白糖、味精拌和成油馅;
  2. 取面粉(600克)放入熟猪油(300克)拌匀,搓揉成油酥。另取面粉(900克)放入熟猪油(200克)及温水(30℃)350克,拌和均匀,摅揉至光滑绵软,成油水面;将油酥、油水面分别搓条,各摘成15个剂子。
  3. 先将油水面剂逐个揿扁成圆形皮子,包入油酥剂,制成油酥面坯。轻轻揿扁,擀成0.3厘米,厚33厘米长的薄皮,由两头向中间折叠成3层,再擀成27厘米宽、33厘米长的长方形皮,顺长由外向身边紧卷成圆棒形(卷紧,才能使纹路均匀、细致、不脱壳,不乱酥),切成大小相同的8段,逐个竖起揿扁,擀成直径6厘米的圆皮(螺丝顶要擀在中心),放入油馅,萝卜丝,包拢封口,收口向下,揿扁成金钱状,成饼坯。
  4. 取平锅,锅底铺一层元书纸或表芯纸,(元书纸用前先放火上燎去毛),将饼坯正面朝下,排到锅中纸上,加盖,放入大圆底锅内,置火上,小火烘烤40分钟,适当翻面,饼成淡黄色即成。

特色

色泽和谐悦目,成品形如金钱,酥层呈螺丝,纹路清晰,皮子酥松微脆,馅心肥美鲜香。[4]

草炉烧饼

草炉烧饼之所以得名,在于它是用稻草和麦秸秆做锅塘里的燃料,使烧饼有一股秸秆的清香。 草炉烧饼味美价廉,响名于扬州,被人们形容为“金顶铜底玉镶边,松脆绵软味甘甜”。过去主要在扬州地区流行,是人们日常充饥的美食,后传至扬州周边及南京、上海等地区。沈括在《梦溪笔谈》对这种手艺就有了记载:“炉丈八十,人入炉中,左右贴之,味香全美,乃人间上品。”

草炉烧饼的做法

原料配方

(制250只)上白面粉11.75公斤,酵种1.125公斤,油渣500克,去皮芝麻425克,饴糖250克,烧饼末350克,食碱175克,精盐250克,香葱7.5公斤,菜籽油1.25公斤,猪网油1.15公斤。

制作方法

  1. 取面粉(9公斤)放缸内,用85℃热水(春秋季用75℃热水,夏季用70℃热水)4.7公斤拌成面絮出缸。放在大圆匾中揉拌成卵石状,把酵种撕碎放入,用双手握拳不断搋揉至软韧、发光,无疙瘩为止。盖上棉被(夏季用单布)保温,静置发酵约4小时;
  2. 取面粉(2.75公斤),用菜籽油拌和成油酥面。将香葱择净,洗后吹干,切成细末,将油渣、猪网油切碎,一起在砧板上剁碎拌匀,盛入盆中,加精盐和烧饼末搅匀成馅;
  3. 在案板上撒些面粉,放上发面团,将用沸水溶化的碱液分次对入,搓揉至面团光滑不粘手,然后搓成长条,摘成大小相等的面剂250,将油酥分成相同份数;
  4. 逐个将面剂拍扁,在边上摘1小块面皮包上油酥,放在面剂中心,用手压成直径约8厘米的片,挑入馅心后包拢捏紧,用面杖擀成直径约10厘米的圆饼。用250克温水稀释饴糖,然后刷在烧饼表面,撒上芝麻;
  5. 用柴草5公斤烧热炉坑,把烧尽的草灰分拨炉膛两侧,再用柴草5公斤分数次放入炉内燃烧,用叉铲在燃烧的草上压一下,将炉膛两侧冷灰覆盖上面,随即用水刷把炉壁刷洗干净,自炉膛两侧下部向上贴饼,最后贴至炉顶;
  6. 贴满后,将覆盖的冷灰拨向两侧,将未燃尽的柴草翻身,挑在叉铲上,手举叉铲进行烘烤,直至饼坯呈蟹壳黄色,起鼓出炉,用小扫帚扫去烧饼上的浮灰。

产品特点

干松,爽口,香脆,边白面红。[5]

视频

2018南通城市宣传片

参考文献